一輩子不斷上演的能量奪取[控制戲]

 摩創羅漢果-avatar-img
發佈於探索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摘自與神對話-尼爾唐納沃許-書中內容,對人際關係修煉心性,情緒控管或調整。。等,可以當切入的參考。能接收到什麼訊息呢?。。]

我們控制別人的手段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那時是為了爭取別人的注意,奪取流向我們的"能量",但不幸的很,我們從此沈溺在這個惡習中,長大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行為。

我管這種現象叫心中無意識的一場『控制戲』(control drama)。

我把他當成一齣戲,因為戲裡頭的場景大都耳熟能詳,就像電影中的一個場景,而劇本是我們在小時候寫成的。

往後一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依然在重複這場戲。

我們只知道,同樣的事情一再的發生在我們身上。

問題是,如果我們成天只知道重複某一場戲,那我們人生的整齣大戲(更重要的)就進行不下去了,其他場景,尤其是充滿各種機緣的冒險戲,也就沒有演出的機會。

為了操控別人以取得"能量",我們老是重覆一個場景,中斷了整齣大戲的進行。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擺脫這種惡習的第一部就是正視我們上演的那齣「控制戲」,徹底了解他的本質。』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回到過去,回到小時候的家庭生活,看看這種惡習是怎樣形成的。』

有什麼樣的家人,就會發展出什麼樣的行為戲劇。

一但我們認清家庭中"能量"場的運作方式,我們就能超越控制的策略,面對真正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每個人都必須從進化的角度,精神的角度,重新詮釋他的家庭生活經驗,以找出他的真正身分。』

首先你必須弄清楚你那齣戲是怎麼形成的?

人類操控別人以奪取"能量"的方式有2種,

一種是積極的,也就是直接強迫別人屈從他,

另一種是消極的,也就是利用別人的同情心或好奇心,爭取別人的注意。

我們每個人演出的戲,都可以從「積極」到「消極」的光譜去檢驗,

如果這個人控制別人的手段比較巧妙,專門在對方的言行裡挑毛病,一步一步摧毀他的世界,奪取他的能量,那麼,在控制戲中這個人就是扮演「審問者」的角色,

手段最消極柔和是「乞憐者」,比乞憐者稍為積極一些的,就是「冷漠者」,

因此,根據積極度來排列,人間上演的就是控制戲大致可分為四類:脅迫、審問、冷漠、乞憐。

有些人在不同情況下會使用不同的手段來控制人,但大部分都認定一種方式,一生重複使用。

至於選擇哪一種手段,就得瞧他小時候和家人的關係而定了。

『但「審問者」是怎麼形成的呢?』

『如果你是小孩子,而你的家人成天忙著自己的事,沒有功夫理你,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面對那些冷漠的家人,你(小孩)只好扮演審問者的角色,探究他們的隱私,挑出他們言行裡的毛病,迫使他們對你另眼相看。對不對,「審問者」就這樣形成的』

我開始領悟了。

『冷漠的人製造出「審問者」!』

『「審問者」使別人變成[冷漠者],

同樣的,「脅迫者」製造出「乞憐者」,不然就是製造另一個脅迫者』。

『人間的控制戲就這樣一代傳一代,因此我們必須後退一步,好好看一看自己,了解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看穿自己表演的戲,然後又能怎樣呢?』

『然後我們就會變成真正自由的人,超越我們一輩子無意識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為自己的生命找尋一個更崇高的意義,同時為我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尋找一個精神上的原因,我們可以探索我們真正身分。』

如果一直沉溺在控制戲中呢?如何查覺或溝通

要自覺和改變自己的控制戲,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動態,並學會感受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透過自我反省,可以認識到自己的控制戲行為,並進一步思考如何改變或避免這些行為。此外,與他人的開放和誠實的溝通也非常重要,可以讓彼此更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感受,從而建立更健康、平等和支持性的關係。

控制戲的四種類型通常有不同的生長背景。脅迫者通常在童年時期受到嚴厲、控制或暴力的對待;審問者可能來自一個缺乏關注和支持的環境;冷漠者可能是因為在童年時期經歷了無法表達自己的經歷;而乞憐者可能來自一個不穩定或無法預測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希望逃避不確定性。

生長背景分別是如何?

控制戲通常分為四種類型:脅迫者、審問者、冷漠者和乞憐者。脅迫者傾向於惡意攻擊他人,審問者總是抱怨不滿,冷漠者通常不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乞憐者則會採取可憐兮兮搏取同情的策略。

分成幾個類型呢?

這種心中無意識的控制戲通常起源於童年時期,為了爭取注意和能量而形成,但長大後卻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行為。

我們控制別人的手段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那時是為了爭取別人的注意,奪取流向我們的"能量",但不幸的很,我們從此沈溺在這個惡習中,長大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行為。 我管這種現象叫心中無意識的一場『控制戲』(control drama)。

「能量奪取」書中提到的四種類型:

  1. 請願者,乞憐者(Beggar):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不斷向別人尋求支持、關注和關愛,以獲得能量。
  2. 威脅者,脅迫者(Intimidator):透過威脅、批評、責怪等方式,從別人身上獲取能量,讓別人感到害怕、有罪或自責。
  3. 瞬間關注者,審問者(Interrogator):通常是問題解決者和諮詢者,但當他們過度關注別人時,會從別人身上獲取能量,因為這樣做可以讓他們感到更有價值。
  4. 能量冷漠者(The Aloof):對別人的需要和情感不予理睬,不表現出興趣或同情,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的情感被牽扯進去,同時也可以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


跟這四種類型的人相處,會因能量被奪取而感覺不舒服,久而久之會發展出應對之道來奪回之前屬於自己的能量。造成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甚至無法再相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創羅漢果的沙龍
18會員
336內容數
氧氣。陽光。。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1/29
。對未來地緣政治發展可能性的排序和概率評估可以根據當前的趨勢與關鍵變數進行合理推測。以下是從高到低的概率排序(基於客觀情勢分析): --- 1. 全球對抗的長期化與分裂化 概率:50% 原因:當前美中對抗加劇,全球供應鏈和科技領域已出現分裂跡象。國際合作意願低,地區衝突(如台灣、南海、烏克蘭
Thumbnail
2024/11/29
。對未來地緣政治發展可能性的排序和概率評估可以根據當前的趨勢與關鍵變數進行合理推測。以下是從高到低的概率排序(基於客觀情勢分析): --- 1. 全球對抗的長期化與分裂化 概率:50% 原因:當前美中對抗加劇,全球供應鏈和科技領域已出現分裂跡象。國際合作意願低,地區衝突(如台灣、南海、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控制,是無意識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內心戲。也意味著在大家都想控制的競爭下,時贏時輸,情緒起伏、焦慮、失落、憂鬱...成了越來越多人的日常。 如何跳脫這“無法控制”的“控制”?從內容能找到參考答案。
Thumbnail
控制,是無意識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內心戲。也意味著在大家都想控制的競爭下,時贏時輸,情緒起伏、焦慮、失落、憂鬱...成了越來越多人的日常。 如何跳脫這“無法控制”的“控制”?從內容能找到參考答案。
Thumbnail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Thumbnail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Thumbnail
Netflix 影片平台,播出韓國邪教組織所做的操弄人心的紀錄片,披露這些組織與那些自稱為「神」的「人」,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然而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和驚嚇的是,當中有許多離譜、匪夷所思、毫無客觀性的操弄與洗腦手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似乎沒有辨識力的沈迷,或是非常困難去破解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行?
Thumbnail
Netflix 影片平台,播出韓國邪教組織所做的操弄人心的紀錄片,披露這些組織與那些自稱為「神」的「人」,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然而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和驚嚇的是,當中有許多離譜、匪夷所思、毫無客觀性的操弄與洗腦手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似乎沒有辨識力的沈迷,或是非常困難去破解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行?
Thumbnail
我們控制別人的手段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那時是為了爭取別人的注意,奪取流向我們的"能量",但不幸的很,我們從此沈溺在這個惡習中,長大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行為。 我管這種現象叫心中無意識的一場『控制戲』(control drama)。 我把他當成一齣戲,因為戲裡頭的場景大都耳熟能詳,就像電影中的一
Thumbnail
我們控制別人的手段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那時是為了爭取別人的注意,奪取流向我們的"能量",但不幸的很,我們從此沈溺在這個惡習中,長大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行為。 我管這種現象叫心中無意識的一場『控制戲』(control drama)。 我把他當成一齣戲,因為戲裡頭的場景大都耳熟能詳,就像電影中的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武俠小說一再被翻拍,我們用累世習性的眼,討論著幾年版、誰飾演的男女角色最經典。短暫的戲劇影射人生的縮影,男女主角的痴愛癲狂繫著我們的心。無論誰飾演男女主角都是一場戲,俗話說:「演戲是瘋子,看戲是傻子」,看戲時隨劇中角色痴怒顛倒,自己宛如投身情境中而樂此不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武俠小說一再被翻拍,我們用累世習性的眼,討論著幾年版、誰飾演的男女角色最經典。短暫的戲劇影射人生的縮影,男女主角的痴愛癲狂繫著我們的心。無論誰飾演男女主角都是一場戲,俗話說:「演戲是瘋子,看戲是傻子」,看戲時隨劇中角色痴怒顛倒,自己宛如投身情境中而樂此不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20210405舊文 這幾年中國很流行實境秀節目,藝人們在節目上「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觀眾想一窺明星日常的好奇心;再加上呈現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事,就跟我們一般人生活一樣,所以會讓觀眾特別有共情,很有代入感。 其實控制慾的另一面常常是「極其的討好」。 ****
Thumbnail
20210405舊文 這幾年中國很流行實境秀節目,藝人們在節目上「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觀眾想一窺明星日常的好奇心;再加上呈現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事,就跟我們一般人生活一樣,所以會讓觀眾特別有共情,很有代入感。 其實控制慾的另一面常常是「極其的討好」。 ****
Thumbnail
人們的第一個家 是原生家庭的家 第二個家 是原生家族的家 家族是我們傳承父母血脈的上一輩 若家族的能量豐盛、關係和諧 自然而然後輩的生命之流也很順遂 若家族中出現許多紛爭不平、甚至有重大的事件 對於後輩的生命就會種下許多隱藏的炸彈 我自己本身的家族業力也很巨大 許多八點檔連續劇都在成長過程
Thumbnail
人們的第一個家 是原生家庭的家 第二個家 是原生家族的家 家族是我們傳承父母血脈的上一輩 若家族的能量豐盛、關係和諧 自然而然後輩的生命之流也很順遂 若家族中出現許多紛爭不平、甚至有重大的事件 對於後輩的生命就會種下許多隱藏的炸彈 我自己本身的家族業力也很巨大 許多八點檔連續劇都在成長過程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我現在發現,我在這個專題裡寫的東西,對於大部分不想要走上靈性旅途的人來說都是「無用」的資訊,因為對於一個想要「正常、安穩地生活在這個有限制的世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都是不必要的,反而會增加生活的混亂性甚至變成一種「想太多」或「偏執」。也因此,在這個專題裡所分享的一切東西,都是你有一個「想要真正的自
Thumbnail
我現在發現,我在這個專題裡寫的東西,對於大部分不想要走上靈性旅途的人來說都是「無用」的資訊,因為對於一個想要「正常、安穩地生活在這個有限制的世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都是不必要的,反而會增加生活的混亂性甚至變成一種「想太多」或「偏執」。也因此,在這個專題裡所分享的一切東西,都是你有一個「想要真正的自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