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世界你愛不下去?】 〈從親子教育,談討好型人格要如何解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20210405舊文

這幾年中國很流行實境秀節目,藝人們在節目上「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觀眾想一窺明星日常的好奇心;再加上呈現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事,就跟我們一般人生活一樣,所以會讓觀眾特別有共情,很有代入感。

例如有的藝人,可能就在節目上不小心暴露出自己其實對家人,是很有控制慾的一面。想努力表現自己很有心,很樂意照顧家人,但觀眾看了卻感受到了用力與緊繃,甚至有人評論:幸好我不是他的家人,這種生活我會過不下去。

其實控制慾的另一面常常是「極其的討好」。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某些面向上如果很需要去壓抑真實的自己以得到別人的喜歡與認同時,他的靈是會變虛弱的,他會多了很多莫名的恐懼與焦慮,是他自己止都止不住的。所以他愛別人也常常愛的很恐懼,例如會比一般人更害怕無常,要把親人緊緊鎖在身旁,要人家按照他要求的標準去過生活,人家抗議,他就會說:「為什麼你都不聽話?我是為你好啊。」

以愛之名的綁架,常常出現在這類人的身上。

「那人活在這世界上,難道就能我行我素,都不在意別人眼光嗎?」有人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當然不是,真的有一條路,是可以讓人真正感到幸福與圓滿的;但在講述這條路前,我們先再深究一下討好型人格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當然基因裡帶來,是有的。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很多人說,他從小就沒有什麼自信,無論多少人誇他好說他讚,他骨子裡就是不喜歡自己,總是覺得一定有一個「還沒被看見的自己」,如果那個被掀開,現在說喜歡他的人,可能都會一哄而散了。所以他們骨子裡對人是沒有信心的,但其實又很渴求別人關愛,這種衝突矛盾如果沒有學習智慧去解套,是可以畢生痛苦不盡的。

而後天父母對我們「錯誤」的教育,也會把這個怕別人討厭,想討好別人的敏感性,更加誘發出來。而這裡「錯誤」要打引號,是因為所謂的錯誤,其實很可能也只是你的父母無意間,就複製了上一代的錯誤教育到你身上而已。

因為習性這種東西,不是只靠「提醒自己不要犯」就能拔除,而是要對它的一整套來龍去脈有很深刻的理解與清楚,以及靠「新的健康模式」去一點一滴覆蓋掉舊的,才能真正有一個嶄新的面貌孕育出來。

所以與其去怪罪父母,我們更有力量的作法,是從現在開始去學習智慧,為自己開拓出一條全新,不再重蹈覆轍的路,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

如果你讀到此很有感覺,也想去斬斷這個「不喜歡自己」,「討好模式」的舊習,那以下就是解套的辦法。今天我們先從有小孩的父母可以怎麼做說起。(以後有機會可以再聊聊其他族群)

第一,你要先能清楚意識到,你目前的教育方式,其實日後是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父母親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育他的方式就是比較強調「要對長輩有禮貌、看到人要會叫、要微笑才會得人疼」,「要好好念書,長大才會有前途」,「去學校要分東西給小朋友吃,才會有小朋友要跟你做朋友」,如果你的孩子剛好很聰明伶俐全做到了,一路上真的也獲得了你期許他得到的那些好處,但他潛意識其實是覺得:這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我不是做了某些交換,也得不到這些愛。雖然我知道別人現在喜歡我,但我對人還是很難信任,一切都是交易而來的不是嗎?就連爸媽的愛,也是如此啊。爸媽都常這麼說:你如果不聽話愛頂嘴,我就比較不愛你了;你如果聽話嘴甜,我就多疼你一點。」討好型的孩子長大後心裏是這麼想的。

但我講這個,並不是要說:所以那做父母的,就是要給孩子所謂「最無條件的愛」囉?例如無論他是什麼樣子都接納,儀容不潔也行,讀書怠惰只想玩只想打電動也行,看到長輩不想喊也行囉?絕對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變成沒有智慧的溺愛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沒辦法在社會上好好立足。

所以,既想讓孩子以後在社會上能好好立足(這也是剛剛一開始舉例的父母親,最想要的期望),且又是給出真正健康有智慧的愛,那是什麼模樣呢?

第二,開創新模式:讓孩子去意識到許多的「別人」,都對自己是有貢獻有愛的。

其實現在的父母親,比起我們小時候那一代,的確是更注重親子教育了沒錯。我們常常會在臉書上看到,很多年輕爸媽假日並不是閒散待在家,而是很認真的帶小孩去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例如捏陶阿、踏青阿、露營、或看各種展覽、參與親子一起diy手作等活動。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活動,能擴展孩子的心靈,而家長們的初衷也是希望孩子能藉由參加這些活動,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

願意付出愛與時間去陪伴的父母,孩子的心都是能體會到的。只是今天我們還要再多補充一點,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要在帶小朋友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更多去意識到,協助他的「別人們」的用心。

例如,我們可以跟小朋友有以下這樣的談話。

「今天不是只有爸爸媽媽起一大早帶你出門喔,現在攤位上的大哥哥大姊姊們,也是起一大早就在準備這些材料,就為了迎接你們今天的到來呢。」

「而且你有沒有發現,剛剛你這個環節做不好,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那位大哥哥雖然很忙,他要同時照顧好幾個小朋友,但他眼睛還是有注意到你需要幫忙,所以立刻過來協助你囉!」

「這是因為他的心一直有放在你們身上,就跟爸爸媽媽一直有用心在你們身上一樣,所以才可以常常看到你們的需要是什麼阿。你看,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真在為別人付出的哦!你以後要不要也成為這樣的人,去為別人服務呢?」

也就是說,除了以前你常會問小朋友的:「今天好不好玩啊?下次還要不要去?爸爸媽媽疼不疼妳啊,你會不會一直愛爸爸媽媽?(笑)」我們可以再多開幾條天線,幫助孩子去意識到別人為他服務了什麼,付出了什麼,而不是讓孩子很無意識的就把焦點一直專注在自己得到了什麼。

這種習慣性的「只注意自己得到了什麼」的思考模式,積累久了就會成了一種慣性,成年人的很多過度貪念,你以為是進入五光十色的社會大染缸才被汙染的,其實這樣的思緒是從小就種下了,只等待因緣環境成熟,便如蔓草般狂野無邊的生長開來!(例如你出社會後,就開始被這些慾望追逐給擺弄著,你常常以為是你在駕馭它,但往往是它在玩弄你!)

所以出去遊玩一趟,不是只有動物好可愛,滑草好刺激,或碰碰車撞起來真爽,腳踏車可以騎很快讓爸爸追都追不到這樣而已,幫助孩子,讓他的視角可以從「某項東西好好玩」、「我還要玩」、「爸爸媽媽都會帶我來這裡玩」,一點一滴的試著去延展出類似這樣的對話,「為什麼你喜歡的動物們可以看起來很可愛很健康呀?是因為有人很用心在照顧他們喔,就是動物園管理員的叔叔阿,他都有定時在餵他們喝水吃東西呀。」

當他玩碰碰車玩得很開心時,可以問他:「如果這裡只有你跟爸爸媽媽在玩,還會覺得很好玩嗎?是不是玩遊樂器材就是要有別人在,別人也在笑,也在開心的玩時,我們會覺得更好玩?所以別人的存在是不是也很重要呢?」

「在公園騎腳踏車為什麼你可以騎的很快呢?因為路很平對不對?如果路不平,或地上有垃圾,我們可能就會跌倒摔跤阿,所以那為什麼路可以很平阿?一定就是有人在維護的對不對?就是鋪路的工人有好好的在做他的工作啊!清掃阿姨也很認真把環境都打掃的很乾淨,所以你騎起來才可以這麼通暢喔。」

不要忽略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小討論小看見,當雪球愈滾愈大時,就會是一股很強大的正能量種在你孩子的心裡頭了。

這個正能量會真正為你的孩子帶來很多很多的福氣,因為他的心就會很暖,能打從心底去為別人著想與看到別人存在的價值,而不是汲汲營營於討好與算計別人。這樣的人自然而然會有一種明亮的氣質,就能將人世間許多的好人好事都吸到他的生命裡來,因為人就是趨光性的動物。

我們常說,想給孩子最好的,什麼是最好的呢?那就培養這樣的氣質給他吧!這才是他能綿延一輩子福氣的無價珍寶。

而這個新的看見角度,不只是幫助了你的小孩,對大人本身也有很大的助益!因為我們要怎麼樣能幫助小朋友看到更多值得感謝的角度呢?那一定是大人也要經歷一番學習的。所以說,有意義的親子教育就是如此,看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人自己也成長了好多!而所謂的討好型人格,就大人而言,也可以在這樣的學習過程裡,慢慢就剝落了!

想學習看見更多感謝角度的人,可以參看章成老師的奉獻一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135?sloc=main)。是的,感謝也是需要學習的!

----------------------------------------------------------------

《放過自己,正能量就來了》讀書會

**台中現場,亦接受遠距視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86173938366560&id=1000092194746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嘉誼的沙龍
10會員
48內容數
課程詳情與報名方式請看以下介紹
鍾嘉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20210405舊文 這幾年中國很流行實境秀節目,藝人們在節目上「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觀眾想一窺明星日常的好奇心;再加上呈現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事,就跟我們一般人生活一樣,所以會讓觀眾特別有共情,很有代入感。 其實控制慾的另一面常常是「極其的討好」。 ****
Thumbnail
20210405舊文 這幾年中國很流行實境秀節目,藝人們在節目上「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觀眾想一窺明星日常的好奇心;再加上呈現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事,就跟我們一般人生活一樣,所以會讓觀眾特別有共情,很有代入感。 其實控制慾的另一面常常是「極其的討好」。 ****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