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兵法是有流傳下來的,但並非全篇。
陳壽幫諸葛亮整理的「諸葛氏集」,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裡面就有《兵要》跟《軍令》。
唐代的《通典》與宋代的《太平御覽》,也都有部分輯錄。
先看這個。
「軍已近敵,羅落常平明以先發,絕軍前十里內,各按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內,數里之外,五人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看隱蔽之處。」
羅落的本意比較是是「陷阱」,三國時代也用來稱呼「偵察部隊」。
長知識了我以前也不知道。
平明就是黎明。
意思是,軍隊靠近敵軍,敵人領地時,偵察隊通常就要在黎明就先派出去。到離開我軍前鋒十里的時候,散開來警戒。
警戒的範圍是這個十里的空間,每五人為一個小隊,各持一面白旗,登上高處往外看,特別要注意隱蔽的地方。
老實說,有一個能給這麼精準指示的上司,真的工作起來比較輕鬆。不過現在大多台灣人可能有點難理解。
我最好我最棒,我自己會想,老人家囉嗦死了。
諸葛亮規劃到這麼細節,相對他在戰前的資材清單也會容易做。有多少偵察隊員,就有多少白旗。
反過來說你就知道,戰前能準備多少器具,就會影響他出征的編成。
近代的戰略遊戲有的有做這件事:不是你有一萬兵就可以出一萬槍兵,也得要有一萬槍啊。
「軍至,轉尋高而前。第一見賊,轉語後第二,第二詣主者,白之。凡候見賊百人以下,但舉幡指;百人以上,便舉幡大呼。主者遣疾馬往視察之。」
偵察點是固定的,部隊是持續往前的,早上吃完飯就往前了。
十里範圍你想像有個五圈偵察點,部隊每抵達一個偵察點,那邊的斥侯就要繼續登高或往前。
始終保持十里偵察範圍的意思。
不論哪一圈發現敵人,就要通知後面一圈。這一圈則要直接去通報元帥大將諸葛亮本人。
如果發現的敵人不足百人,那麼就是打旗語。
一旦超過百人,則除了旗語之外還需要大喊。
為什麼呢?
敵人數量少,就在不讓敵人發現的前提下,層層通報回去,由將軍來決定要戰要避。敵人數量多,則必然產生衝突,所以乾脆直接讓所有人知道馬上進入備戰狀態,打草驚蛇也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主將一定要派快馬去「複查」。
因為你的偵察兵,搞不好是被抓住在傳遞假消息。
某些臭屁將軍說自己認得每個士兵,我是不信啦,人的記憶就是拿來出錯用的。
退一萬步說,你知道今天黎明出動的偵察兵有哪些人嗎?
諸葛亮沒打算回答這個問題。他只要認得自己剛剛派出去的騎士就可以了。
只要這個騎士沒有按時回來:因為索敵十里,所以來回時間大致可以抓。那麼就該採取新的對策。
《通典》輯錄的「兵要」只有這麼幾句。
「兵法」也只有一句:「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不逆其虛:此兵之利也。故戰鬥之利,唯氣與形也。」
這個是這樣。
山地作戰,你不要抬著頭。
水上作戰,你不要逆著水流。
草地作戰,草深之處不要靠近。
平地作戰,不逆其虛這個就自己猜猜看囉。
我們大多沒打過仗,不過特種部隊會做一些類似的訓練。所以我也有點記憶。
有些人應該知道,在戰鬥的情況下,腎上腺素會比較發達,但並不會就此無敵。你壓下了恐懼跟疲勞,事實卻是體力成倍的消耗。
抬著頭逆著水,那消耗就是等比成長。
就算你無當飛軍,也是在縮減自己的「作戰時間」:原本訓練可以堅持三十分鐘,一般作戰十分鐘。在「逆形」之下,可能五分鐘就時間到,兵馬上敗如山倒。
啊,有高強度運動比賽經驗的人,應該也會有體會過。就像馬拉松要維持自己的步調,差不多的意思。
能夠幫助保持作戰時間的,除了形,還有氣。
正所謂「順風打球不覺累」,士氣高昂的時候就是這樣。
前菜就先上到這裡。
諸葛亮流傳到現代的兵法,統稱為《兵法二十四篇》。
老實說到底有多少是諸葛亮原文,難講得很。
比方這裡輯錄的四不戰,在《兵法二十四篇》裡面卻是五不戰。
而且也沒說到「氣」的部分。
不過得先說的是,兵法從來不只是「打仗的方法」。《兵法二十四篇》不論是不是諸葛亮寫的,我們都將能透過這些「不是故事」的部分,更進一步了解諸葛亮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