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要過招,先生不能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的人認為婆媳問題是千古以來難解問題之一,今天筆者就從心理學角度試著解解看,請拭目以待。
先從筆者所下的標題及經驗中,可以知道筆者主張婆媳問題的關鍵人物是在「先生」,對先生的媽媽來說,兒子的女友因為和兒子結婚了,所以叫做「媳婦」。沒有了先生,婆媳問題是不成立的;對成為太太的女友來說,先生的媽媽是法律上的母親,叫做「婆婆」。真實情況來說,這「婆婆-媳婦」兩人原本一點關係也沒有,先生的媽媽並沒有生養太太,他們原本是不相關、不認識的兩個人,後來和男友結婚了,自己的身份多了媳婦,也多了法律上的母親,叫做「婆婆」,這樣的情況是我們首要認識的,千萬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傳統想法,比如「媳婦像另一個女兒」、「媽媽只有一個,老婆可以再娶」,或者先生心想「娶了老婆,就要孝順我媽才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
為什麼要強調首要認識,因為在筆者的臨床經驗中,婆媳問題常會產生的根源之一是婆婆用傳統的角色來想像、預期媳婦;而媳婦則不認同,然後先生逃走了不表示意見(因為他認為照媽媽的說或依老婆說的都可以,不需要有爭執)或無能為力地被夾在中間埋怨:「我夾在中間很為難,一個是我媽.一個是我老婆,她們都很重要,她們為什麼意見不能一致?我好像夾心餅亁,左右為難。」,其實我們可以用兩個家庭的概念角度來看,婆媳問題其實是「先生」從「原生家庭」過渡到「婚姻再生家庭」的困難所致。也就是,「先生」要能從原生家庭系統「分化」出來,或是說先生要能「離家出走」和同是「離家出走」的太太共同建立一個家庭,而這個家庭會是他們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此代代傳承。
所以婆媳問題說穿了,是先生心理位移的問題,如果他仍守著對原生家庭的過度歸屬感,沒有要「分化」出來,就不容易移動到新家庭的歸屬,他會永遠像個「乖兒子」、「好寶寶」,以其爸爸媽媽的需求為主要。如果要讓伴侶作「好先生」或「好太太」就需要伴侶離開「原生家庭」,在傳統婚姻儀式上,總有一幕是女性跪在爸媽面前,拜別爸媽,其實在現代心理意涵上,男性也要「拜別」爸媽,然後兩個「離家出走」的人結合成立一個新家庭。
沿續這樣的認識,婆媳問題要能順利解決,除了剛才所說的首要認識外,可遵循下列原則來解:
第一,先生絕不能沒有意見,兩方討好,不要當「夾心餅乾」,而是當「緩衝板」。常見的錯誤是先生把太太對婆婆的埋怨告訴媽媽;然後把婆婆對媳婦的埋怨告訴太太,再來告訴自己在做兩方溝通,似乎沒有自己的事,這常會引發婆媳的戰爭。
第二,認知到自己(兒子和先生角色兼具)要能扮演關鍵的角色。
第三,我們運用海寧格所發展的家庭系統排列之概念:即新的系統優先於舊的系統,換言之,先生和伴侶所形成的新家庭已經是禍福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是同一單元,做為先生的要優先考量新家庭的需要,和伴侶一起協商一個共識之後,再去和原生家庭溝通這個共識。比如和自己爸媽說話時,言必稱「我們」如何想如何做,這時爸媽雖會覺得兒子被伴侶影響,但看到兒子這麼堅定陳述,久而久之也習慣了,也放心了,他們才會視兒子是一個和他們對等的成年人。在心理學角度來說,第二次的分化才得以完成。
這個過程,很多成年人跌跌撞撞,比如先生寧願當個好兒子也不願意長大、新家庭寄生在原生家庭分不清界限‥等。每個人在原生家庭所感受到的原始親密情感有其階段性任務,在適當的時機就要捨去它,告別它而離去,轉化成另一種形式,這雖然悲傷但卻是成長所需。
所以說,各位先生,婆媳問題的處理關鍵在各位先生身上。如果能按照上面所說的大原則處理,長久下來會有良好的結果,至於個別差異的部分,建議透過心理諮商或治療,由心理師和你討論出符合每個人實際需求的方式。
(類似內容刊登在自由時報家庭版)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222會員
417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由自殘現象之一看青少年「個性」與「群性」發展。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由自殘現象之一看青少年「個性」與「群性」發展。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 論及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就您的想法是「婆」還是「媳」或「兒」的問題?
前言 看完昨天《如何當公婆》一文,你或許覺得有點太過了,把親情弄得提心吊膽的,有必要嗎?如果你有此問,那麼你可能沒看過網上盛傳的《媳婦寫給婆婆的一封信》,以及《婆婆給鎴婦的一封信》(我把網址放在下面,請參閱) 界線要畫清 媳婦結婚後住進公婆家,然後呢?因為界線沒有畫清楚,權利義務沒有訂明白,結
前言 手機訊息經常出現"媳婦"議題,不是媳婦抱怨在家不受尊重,承擔所有家務,還得經常蒙受指責和喝斥,快要承受不下去了;就是婆婆抱怨媳婦懶,不愛乾淨,不知孝順等等,如果加上姑姑輩的說詞就更加熱鬧了。問題是:在以往父權當道時,小媳婦嫁入婆家,沒有經濟能力,加上顏面問題,加上以往的禮教文化,因此嫁人就像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 論及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就您的想法是「婆」還是「媳」或「兒」的問題?
前言 看完昨天《如何當公婆》一文,你或許覺得有點太過了,把親情弄得提心吊膽的,有必要嗎?如果你有此問,那麼你可能沒看過網上盛傳的《媳婦寫給婆婆的一封信》,以及《婆婆給鎴婦的一封信》(我把網址放在下面,請參閱) 界線要畫清 媳婦結婚後住進公婆家,然後呢?因為界線沒有畫清楚,權利義務沒有訂明白,結
前言 手機訊息經常出現"媳婦"議題,不是媳婦抱怨在家不受尊重,承擔所有家務,還得經常蒙受指責和喝斥,快要承受不下去了;就是婆婆抱怨媳婦懶,不愛乾淨,不知孝順等等,如果加上姑姑輩的說詞就更加熱鬧了。問題是:在以往父權當道時,小媳婦嫁入婆家,沒有經濟能力,加上顏面問題,加上以往的禮教文化,因此嫁人就像
Thumbnail
婚姻不僅是伴侶之間的情感投資,也常面臨與婆婆的矛盾。這些矛盾源於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女性常在婆媳衝突中感到自我否定。解決婆媳問題的關鍵在於堅守自我尊重,勇敢與伴侶溝通,共同維護婚姻的幸福。無論選擇何種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