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要過招,先生不能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的人認為婆媳問題是千古以來難解問題之一,今天筆者就從心理學角度試著解解看,請拭目以待。

先從筆者所下的標題及經驗中,可以知道筆者主張婆媳問題的關鍵人物是在「先生」,對先生的媽媽來說,兒子的女友因為和兒子結婚了,所以叫做「媳婦」。沒有了先生,婆媳問題是不成立的;對成為太太的女友來說,先生的媽媽是法律上的母親,叫做「婆婆」。真實情況來說,這「婆婆-媳婦」兩人原本一點關係也沒有,先生的媽媽並沒有生養太太,他們原本是不相關、不認識的兩個人,後來和男友結婚了,自己的身份多了媳婦,也多了法律上的母親,叫做「婆婆」,這樣的情況是我們首要認識的,千萬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傳統想法,比如「媳婦像另一個女兒」、「媽媽只有一個,老婆可以再娶」,或者先生心想「娶了老婆,就要孝順我媽才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

為什麼要強調首要認識,因為在筆者的臨床經驗中,婆媳問題常會產生的根源之一是婆婆用傳統的角色來想像、預期媳婦;而媳婦則不認同,然後先生逃走了不表示意見(因為他認為照媽媽的說或依老婆說的都可以,不需要有爭執)或無能為力地被夾在中間埋怨:「我夾在中間很為難,一個是我媽.一個是我老婆,她們都很重要,她們為什麼意見不能一致?我好像夾心餅亁,左右為難。」,其實我們可以用兩個家庭的概念角度來看,婆媳問題其實是「先生」從「原生家庭」過渡到「婚姻再生家庭」的困難所致。也就是,「先生」要能從原生家庭系統「分化」出來,或是說先生要能「離家出走」和同是「離家出走」的太太共同建立一個家庭,而這個家庭會是他們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此代代傳承。

所以婆媳問題說穿了,是先生心理位移的問題,如果他仍守著對原生家庭的過度歸屬感,沒有要「分化」出來,就不容易移動到新家庭的歸屬,他會永遠像個「乖兒子」、「好寶寶」,以其爸爸媽媽的需求為主要。如果要讓伴侶作「好先生」或「好太太」就需要伴侶離開「原生家庭」,在傳統婚姻儀式上,總有一幕是女性跪在爸媽面前,拜別爸媽,其實在現代心理意涵上,男性也要「拜別」爸媽,然後兩個「離家出走」的人結合成立一個新家庭。

沿續這樣的認識,婆媳問題要能順利解決,除了剛才所說的首要認識外,可遵循下列原則來解:

第一,先生絕不能沒有意見,兩方討好,不要當「夾心餅乾」,而是當「緩衝板」。常見的錯誤是先生把太太對婆婆的埋怨告訴媽媽;然後把婆婆對媳婦的埋怨告訴太太,再來告訴自己在做兩方溝通,似乎沒有自己的事,這常會引發婆媳的戰爭。

第二,認知到自己(兒子和先生角色兼具)要能扮演關鍵的角色。

第三,我們運用海寧格所發展的家庭系統排列之概念:即新的系統優先於舊的系統,換言之,先生和伴侶所形成的新家庭已經是禍福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是同一單元,做為先生的要優先考量新家庭的需要,和伴侶一起協商一個共識之後,再去和原生家庭溝通這個共識。比如和自己爸媽說話時,言必稱「我們」如何想如何做,這時爸媽雖會覺得兒子被伴侶影響,但看到兒子這麼堅定陳述,久而久之也習慣了,也放心了,他們才會視兒子是一個和他們對等的成年人。在心理學角度來說,第二次的分化才得以完成。

這個過程,很多成年人跌跌撞撞,比如先生寧願當個好兒子也不願意長大、新家庭寄生在原生家庭分不清界限‥等。每個人在原生家庭所感受到的原始親密情感有其階段性任務,在適當的時機就要捨去它,告別它而離去,轉化成另一種形式,這雖然悲傷但卻是成長所需。

所以說,各位先生,婆媳問題的處理關鍵在各位先生身上。如果能按照上面所說的大原則處理,長久下來會有良好的結果,至於個別差異的部分,建議透過心理諮商或治療,由心理師和你討論出符合每個人實際需求的方式。

(類似內容刊登在自由時報家庭版)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8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婆媳過招男人怎麼辦? 媽媽和太太間的夾心餅乾 每個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都會經過他生命中兩個重要女人的洗禮,一個是生他的媽媽,一個是和他走一生的太太。 每個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都會經過他生命中兩個重要女人的洗禮,一個是生他的媽媽,一個是和他走一生的太太。 而婆媳戰爭自古有之,就是因為這兩個
Thumbnail
婆媳過招男人怎麼辦? 媽媽和太太間的夾心餅乾 每個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都會經過他生命中兩個重要女人的洗禮,一個是生他的媽媽,一個是和他走一生的太太。 每個男孩變成男人的過程,都會經過他生命中兩個重要女人的洗禮,一個是生他的媽媽,一個是和他走一生的太太。 而婆媳戰爭自古有之,就是因為這兩個
Thumbnail
婆媳關係是一門學問,不同專業有不一樣的建議,而不同角色看待這件事的觀點也不同,這一篇我要分享的是「心理師給未婚男性的建議」,談如何透過調整家庭成員間的人際關係,來預防未來的婆媳問題。
Thumbnail
婆媳關係是一門學問,不同專業有不一樣的建議,而不同角色看待這件事的觀點也不同,這一篇我要分享的是「心理師給未婚男性的建議」,談如何透過調整家庭成員間的人際關係,來預防未來的婆媳問題。
Thumbnail
很多受婆媳議題困擾的媳婦來晤談時焦點是婆婆,但身為婆婆的女性在晤談時多半都在談兒子,其實「婆媳」問題骨子裡是「母子」議題,一個女人會變成怎麼樣的婆婆,取決於她做母親時如何看待與兒子的分離,有些人比較放得下,走得順利輕鬆,有些人則傷痕累累,變得焦慮又憂鬱,有些人不光自己不開心,也把苦牽連到家人身上。
Thumbnail
很多受婆媳議題困擾的媳婦來晤談時焦點是婆婆,但身為婆婆的女性在晤談時多半都在談兒子,其實「婆媳」問題骨子裡是「母子」議題,一個女人會變成怎麼樣的婆婆,取決於她做母親時如何看待與兒子的分離,有些人比較放得下,走得順利輕鬆,有些人則傷痕累累,變得焦慮又憂鬱,有些人不光自己不開心,也把苦牽連到家人身上。
Thumbnail
有的人認為婆媳問題是千古以來難解問題之一,今天筆者就從心理學度試著解解看,請拭目以待。
Thumbnail
有的人認為婆媳問題是千古以來難解問題之一,今天筆者就從心理學度試著解解看,請拭目以待。
Thumbnail
進入婚姻圍城的女人,面對婆媳關係都覺得很難應付,可以說,婆媳關係直接影響這婚姻幸福及家庭的和睦,“婆媳關係”是僅次於第三者的破壞夫妻感情的心理“殺手”。 還有人戲稱其為影響婚姻品質的“惡性腫瘤”,是導致家庭內戰的一大誘因。可見,其影響力和傷害性非同一般,蔚然成為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門“必修課”
Thumbnail
進入婚姻圍城的女人,面對婆媳關係都覺得很難應付,可以說,婆媳關係直接影響這婚姻幸福及家庭的和睦,“婆媳關係”是僅次於第三者的破壞夫妻感情的心理“殺手”。 還有人戲稱其為影響婚姻品質的“惡性腫瘤”,是導致家庭內戰的一大誘因。可見,其影響力和傷害性非同一般,蔚然成為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門“必修課”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踏入婚姻的兩點重要考量。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踏入婚姻的兩點重要考量。
Thumbnail
婆媳問題是導致許多家庭發生爭吵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為什麼剛進到一個新家庭時,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呢 大家要知道,婆婆和媳婦是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一起的 對於這位男人而言,此時此刻,生命中有兩位重要的女性 但他可能沒有想過,要同時面對兩個女人的心情,兩位女人同時的占有 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Thumbnail
婆媳問題是導致許多家庭發生爭吵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為什麼剛進到一個新家庭時,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呢 大家要知道,婆婆和媳婦是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一起的 對於這位男人而言,此時此刻,生命中有兩位重要的女性 但他可能沒有想過,要同時面對兩個女人的心情,兩位女人同時的占有 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Thumbnail
我是媳婦,也是未來的婆婆。所以我不想當不分青紅皂白,看到婆婆兩字就倒彈的人……。 但「互相尊重」真的很重要! 婆媳本來就是兩個沒關係的人,因為第三方而走在了一起,誰都不欠誰也都別委屈誰。如果帶孫伺候晚輩真的不高興就拒絕,不要因為拒絕不了兒子,而把情緒發洩到媳婦身上。
Thumbnail
我是媳婦,也是未來的婆婆。所以我不想當不分青紅皂白,看到婆婆兩字就倒彈的人……。 但「互相尊重」真的很重要! 婆媳本來就是兩個沒關係的人,因為第三方而走在了一起,誰都不欠誰也都別委屈誰。如果帶孫伺候晚輩真的不高興就拒絕,不要因為拒絕不了兒子,而把情緒發洩到媳婦身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