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逆思維》~溫水煮不了青蛙,打破僵化思維,創造人生的可能性!

2023/03/2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名列全世界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學思想家。他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得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不到三十歲即成為華盛頓商學院的終身聘教授。過往幾本著作備受各界讚譽,引發廣大迴響,並入選多個出版社的年度最佳書籍。
如果只看中文名稱,會以為逆思維是在講如何反向思考。但讀完後發現,英文書名《Think Again》本書要傳達的核心內容應該是重新思考
你可曾懷疑過「溫水煮青蛙」這句話?溫水真的煮得了青蛙嗎?作者在書中開頭,便告訴我們,當水溫高過某個程度,青蛙會跳離鍋子,反倒是熱水會燙傷青蛙,讓青蛙無力跳出鍋子。
有許多概念,我們可能從小聽到大,深植在腦中,明明不曾經歷過,也不曾驗證過,卻深信不疑。事實上,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有可能是人云亦云,或是外在環境造就的刻板印象。若我們能放開心胸,啟發重新思考的能力,或許能為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
作者將本書分為三個主題,分別是「個人的重新思考」、「人際的重新思考」、「群體的重新思考」,並且透過許多案例來探索重新思考是如何發生的。是什麼因素阻礙我們重新思考?又要如何跨越這些障礙?作者並非說教式地灌輸他的觀點,而是透過案例實驗的過程,帶領讀者共同思考,找到答案。

三種封閉心態與一種開放心態

在思考或談話時,會常落入三種職業心態,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其中之一。
當別人與自己意見相左時,我們可能會像傳教士一般,努力地宣揚並保護自己的信仰。或是如同檢察官,攻擊對方論述中的破綻。又或政治人物那樣遊說群眾,尋求認同。
這三種心態的共通點是,從不質疑自己的理念是否正確,將問題聚焦在如何勝過對方。
我們不會永遠是正確的,常識與慣例都有可能隨著時移世易而改變,因此作者告訴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態像個科學家,啟動重新思考的能力,對於未經證實的事物抱持懷疑。
科學家不輕易下結論,他們會先經過假設,設計實驗流程,根據結果來驗證,再次修正,並提出新的假設,直到找到真相。
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必須積極地保持開放心態,坦然地接受自己可能有錯誤,藉由學習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個人的重新思考

是什麼因素阻礙的我們重新思考的能力?我覺得是過多的心理包袱,過於自信、害怕丟臉、害怕衝突等,書中提到幾個觀點,正好可以幫助我們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讓重新思考變得更自在。
以價值來定義自己:我們可能會認為改變看法是丟臉的事,會讓別人貶低自己。事實上,要贏得他人尊敬的關鍵,是擁有誠實、善良等美好的人格特質,而非你提出什麼樣的理論,或抱持什麼樣的看法。若求真、求善是我們應追求的核心價值,為此而改變看法,不僅不會降低自身評價,反而會讓人留下品格崇高的好印象。
校准信心:有些人只學了一點皮毛,便自以為高手,一經吹捧便會自信心爆棚,書中把這種自信大於能力的症狀稱為紙上談兵症候群。他們或許沒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也或許想掩蓋自己能力的不足,當信念受到挑戰,就會進入傳教士、檢察官、政治家心態,排斥一切不利的資訊。我們應該讓自己學會自信的謙遜,對自己的學習力、執行力充滿信心,而對知識滿懷敬畏,讓自己永遠走在學習的路上,不要讓專家的頭銜成為自己的包袱。
不要害怕衝突:我們傾向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玩樂,這樣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理念不同產生的人際衝突。這真的是好事嗎? 當所有人都只追求群體認同, 不敢提出意見,久而久之整個團隊將失去糾正錯誤與創新的能力。因此作者建議我們,應該主動打造自己的異議網路,與能夠提出反對意見的人相處。他們重視「事實」勝於他人的認同,與這樣的人一起工作,才能激盪出新的火花。

人際的重新思考

與立場相對的人溝通並不是簡單的事, 人總是容易受到情緒左右, 難以時時保持冷靜客觀。
當產生分歧時,防備通常是第一個直覺反應,會把對方放在假想敵的位置,甚至覺得對方不懷好意。
要如何改變他人的看法呢?我想化解敵意是最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唯有打開他人封閉的心房,才有機會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想法。可以怎麼做呢?書中提到幾個技巧。
與他人共舞」:溝通是一場舞蹈而非戰鬥,我們共同的追求應是一場完美的演出,不是你死我活的廝殺。不需要咬著對方的破綻步步逼近,這樣只會強化雙方敵意,最終不歡而散。要打破心防,聆聽是很好的敲門磚。透過傾聽先了解對方的動機、理念,並對共同點給予肯定,讓對方意識到,我們也許觀點不同,但絕非敵人。
過去在工作中,我曾就設計方案與其他部門同仁展開討論,雙方都堅持主張,認為自己的方案最好,若是被否決等同於專業能力受到質疑,就這樣僵持數週無法取得共識。眼看期限將至,我想起以前學過的溝通技巧,試著透過聆聽先釋出善意,了解對方的設計理念並給予讚美。他的方案便於管理,我的方案能節省資源,我們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系統的品質,初衷並不衝突。當對方感受到肯定後,良性的討論就此展開,同時思考兼具雙方優點的可能性,最終成果在穩定性與效能上比最初的設計好上許多。
「用問題代替陳述」:我們或許急於說服對方,總是一股腦地陳述觀點,端出一個又一個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方案更好,但這只會讓對方感受到壓力。作者建議用問題來引導對方,讓他們察覺自己想法的不足之處,進而主動重新思考。 例如:若採用你的方案,具體該如何做才能實現呢?,當對方發現無法自圓其說,自然會考慮接納其他方案。
「將選擇權交還給對方」:不論過程如何,在結尾,我們可以加上一句,你有選擇的權利。 這會讓人感受到尊重,讓對方意識到,我沒有輸,只有我自己能做出決定,我仍保有思想上的自由。對方有了這樣的感覺,轉變想法就更不會有心理負擔。
這章節提到的技巧, 讓我得到最大的啟發是,說服的關鍵不在於自己的理論到底有多好,而在於是否能讓對方心理感到舒服。

打造群體的終身學習

能力行終身學習群體,在這快速變革的世代當中,較能長期保有競爭力。而如何啟發群體的重新思考呢?
將具有爭議的主題複雜化:故事的主題都有兩面以上的說法,不像銅版只有正反兩面。我們應該用多元的角度去看待議題,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例如:墮胎、同性婚姻、槍枝持有合法化,這些爭議性的社會議題,不管選擇贊同與否,都有其優缺點。簡單的陣營區分,容易引發對立,聚焦在攻擊對方的破綻。因此作者鼓勵將主題複雜化,讓大家思考更多存在於黑與白之間的可能性。
放棄最佳典範:最佳典範意味著沒有進步的空間,這在無形中傳達給團隊成員一個訊息,不需要費心思考其他可能性了,標準答案就在這裡。長久下來,將扼殺員工的創造性。
建立心裡安全感: 要鼓勵人們學習與思考,首先必須要讓他們知道,他們能夠質疑並且挑戰現狀,不會因此而受罰。
這兩個段落帶給我一些省思,在職場上,部屬找我討論問題時,我常會提出建議並說「我認為這樣做應該比較好,給你們參考」,最後大家做出來的東西,跟我建議的方案幾乎完全相同。其實我的原意僅是給一個提示並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但很顯然,大家的感受更偏向於這是老闆的指導方針,照做就對了。未來我或許可以這樣說「我提供一個可能性,但這不一定是標準答案,讓我們多嘗試幾種做法,不要擔心犯錯,一起找出最適合的方案吧」
以開放心態思考未來:作者認為,不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長期的計畫,因為我們的興趣可能會隨著年齡、經歷甚至心境有所變化。在每一個時間節點,我們都可以透過思考,在新的領域找到熱情。
近來,ChatGPT在全世界引發熱潮,讓很多人意識到,這世界真的不一樣了,AI賦予人們許多想像空間,也可能重新定義我們的工作型態,唯有保持開放的心去接受改變並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如此才能為職涯探索出新的方向。

心得總結

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書,每個章節都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不論是在待人接物或是領導管理等方面。讀後讓我察覺到一些做法上的不成熟,期許以後自己多轉個念頭,或許能讓處事變得更圓融。
總結來說,引發重新思考的契機在於保持「好奇心」,帶給我們尋求真相的動力。而「謙遜」則是讓我們去除心理的包袱,讓思想更自由,讓思考更活絡。
人生不是寫好的劇本,當下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結局,除了心態外,我認為重新思考做出改變也需要勇氣,我們不知道改變的後果是好是壞,但能夠找到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幸福。
若想看更多「閱讀筆記」分享,歡迎到我們的臉書粉專「知識拼圖」按讚追蹤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菲力
菲力
菲力牛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