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閱讀|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天賦自由〉——2009肯.羅賓森

雄獅廣告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台詞: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想像力為什麼重要?

因為有想像力我們才有能力能回憶過往、思考當下、預測未來,而擁有這些能力後進而能發揮創意。

創意和創造力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呢?

創造力的來源正是想像力的應用。要成為一位有創造力的人,首先要讓想像力自由,很多的創意產品正是因為有白日夢而誕生。創意人人都有,一句好笑的詞、一個創意的發現,都能帶給生活更多的色彩與快樂元素,就像廣告台詞一樣: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但很多人對於“創造力“卻有很大的誤解與迷思,以下就書中提到的三個創造力的迷思做討論:

1.只有才情特殊的人才有創造力?

書中提到,其實創造力人人都有且是與生俱來的!重點在於有沒有機會被開發!而學校正是最好開發的場所,卻往往被考試制度綁架,讓學生沒能真正的發現與發揮所長。

2.創造力只屬特殊領域?

許多人會以爲創造力只屬於藝能科目,例如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等,但事實上,任何領域都與創意有關,所有的領域都需要創意思維。沒有創意我們的生活能如此方便且精彩嗎?

3.某些人就是沒有創意、沒有天份?

很大一部分的迷思是:把天份視為天才行為。要表現得如天才一般才能被視為有天份嗎?只要你熱衷某件事,能在進行某件事時進入心流狀態並得到無比樂趣,那就是你天命的所在,而這樣的狀況相信人人都有,生活的大大小小事都可以很有創意!

在帶兒童美術和音樂課時,其實也很常遇到家長提出疑問:老師,我的小孩是不是沒什麼天份啊?在家也不練習,那這樣還要繼續學嗎?

而我的想法是天份和學習是兩件事,我們應該分開來看待。首先,大家普遍會有一個迷思就是學習一項事物時會不由得和將來的職業劃上等號,所以常常會聽到說:你學這個有用嗎?將來要怎麼賺錢?或是認為有天份就是要在這個領域很專精堪稱天才才算!但喜歡的活動不見得要成為工作,有時工作跟喜好分開反而更能為生活帶來調劑與平衡。天份是一種當你進入這個領域時,可以沈浸在其中或是熱衷學習某項事物,他不一定要完全專精於此,也不一定將來就要靠這項喜好糊口,而是當他在這個領域的當下,他是很開心的,這點才是學習最重要的。

有時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例如,身邊不乏有不少學生的狀況是,一開始很排斥學鋼琴,覺得還要練習好麻煩,只是每週有一搭沒一搭的上課,但練了一段時間,或是遇上了自己喜歡的曲子,心態一切都不一樣了,發現了學琴的樂趣後也願意開始一頭栽下去練習。

而學習是另一層面的培養,能在幼年時期接觸各方面的學習是很幸運的一件事,因為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天命所在。另外,學習一項事物時也不能忽略學習的恆毅力,畢竟學習是一項從無到有的練習,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過程中的挫折反而也能成為成長的養分,培養越挫越勇的勇氣。

馬雲曾在演講中提到:「工業時代是知識的驅動,知識的競爭;而數據時代是智慧的驅動,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和責任的競爭,更是獨立思考的競爭。」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想像能力,尤其在孩童階段更是大放異彩,別被觀念綁住而限制了每個人的超能力


歡迎收聽指教

歡迎收聽指教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avatar-img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