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我已忘掉當初接觸冥想的契機為何,可能是在疫情、居家辦公的環境下冥想成為熱門關鍵字,亦或者因公司專案而開始較深度探索不同的冥想練習。雖說冥想是多數人推薦改善睡眠、情緒的方法,而我在近期也固定有靜坐冥想的習慣,但我當時卻沒有因冥想練習而得到安穩的睡眠。
\n我想當初的癥結點在於急著想透過冥想獲得好的睡眠,而給予過份期待,因而失望。我忘記提醒自己冥想的好處是要慢慢累積的。\n
不過,過去這些冥想練習的經驗仍為我在身心靈的自我照顧上奠定下非常好的基礎。
\n當初我最常透過「數息」練習進行冥想,試著將專注力移動到身體各個與呼吸有關的部位,感受氣息從鼻子與胸口來回移動。而在相對上手後,我開始進行身體掃描與想像練習,揣想不同顏色、溫暖的光從腳底慢慢的照亮與呵護身體每一吋的肌膚,同時察覺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
\n儘管當時每日的冥想練習讓我對身體的感官更加敏銳,我感覺睡眠的狀態並沒有顯著提升,於是開始對冥想有些灰心。漸漸的,我找了各式各樣的藉口不持續練習,而冥想也漸漸在那段時間淡出我的生活。
\n\n
有鑒於前幾次的嘗試不如預期中順利:依賴補給品效果過猛,對於睡眠長期養成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若透過冥想讓自己平靜下來,進而改善睡眠則見效緩慢,效果不顯著。要怎麼找到一個短期有效,影響效果也較長遠的方法進一步強化睡眠品質,我開始從環境著手。
\n我知道我是個敏感的人,所以我先從阻絕環境干擾開始調整:我也因而發現光線變化對我的睡眠影響比起聲音更顯著,眼罩也因此成為我睡眠時不可或缺的良伴。
\n我也持續嘗試從不同感官層面來營造美好的睡眠環境,包含:味道改變(透過精油、香氛蠟燭,創造專屬於我的舒緩氣味殿堂)、寢具調整(讓自己能像躺在雲朵般那樣舒適)及床組改善(涼感床具減緩悶熱天氣帶來的不適,躺在床上彷彿躺在涼爽的微風那樣自在爽快)。\n
僅管這些改善或多或少都能提升睡眠品質,但環境輔助物畢竟不是藥品,改善睡眠的程度有限,我仍清楚感受到睡眠狀況時好時壞。雖然就醫看診並非我一開始所期望的解決方案,但幾經思考且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開始固定透過中醫調理睡眠。
\n\n
你的氣非常虛弱,就像剛生完病的老人;你現在沒有其他身體問題,單純是因為你年輕!
\n中醫師搭著我的脈,帶著愁容說出這段話,當下我非常驚訝:儘管我有個老靈魂,但我當時幾乎每天運動、飲食還算規律、健檢報告沒有紅字,難道我連身體都已衰老且虛弱嗎?
\n但仔細一想,我的身體狀態的卻在當時挺糟糕的:失眠問題明顯惡化,每天需要透過 2-3 杯咖啡外加一大堆維他命,才能勉強保持清醒。然而弔詭的是,當我準備入睡、最需要放鬆時,腦袋卻異常活躍,像遭受酷刑般被迫重溫白天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一在經歷負面想法。
\n當時我一點也不期待天亮的那一刻,因為我總是覺得我沒有睡著過。\n
於是中醫師開始透過不同藥物幫我疏通經絡:我還記得看病初期需要每隔兩天服用水藥,加速補充氣血;我也在藥單上看到如龜鹿二仙膠、逍遙散等藥品,苦中作樂想像我是幼時武俠電玩遊戲的主角,在過關斬將的同時透過這些補藥來恢復元氣。
\n而在療程初期睡眠品質顯著提升,但在穩定回診約半年後,我注意到醫生在把脈的時候反覆提到相同的關鍵字:情緒。
\n你最近壓力很大嗎?你的幾個穴位看起來都是封閉的狀態。
\n最近工作比較忙嗎?從你的舌苔、脈相來看你沒有濕氣,也沒有亂吃,照理說狀況應該還好才對。
\n除非你解決情緒壓力的問題,或...換一個個性(笑),不然靠藥物幫助真的有限。
\n我頓時明白醫生能做的事情有限,若要有更大幅度的改變,只能耐心處理根本的心結問題。雖然醫生也曾嘗試透過中藥材試圖幫我疏肝解鬱,但藥物畢竟也是輔助,根本問題沒有改變,症狀還是會持續出現。
\n是以在因緣際會下,我開始接觸靜坐,透過近似於冥想的方式來打開心結、調節睡眠,而這次我有了不一樣的收穫。
\n\n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
\n這句話出自當時啟發我最深的一部著作,由 Dr.Joe Dispenza 所撰寫的《未來預演》,當初我看到這段話文字時,目光立即被吸引,也彷彿聽到靈魂深處傳來堅定的聲音,告訴我這本書就是我長久以來所需要的,並會很大程度轉變我的生活。
\n而這個直覺無比精準。
\n我花時間仔細閱讀這本書,並照著書中的步驟開始訓練大腦。我第一個練習,就是針對長久以來困擾著我的情緒下手。我明白情緒牽動我的睡眠,這也是醫生嘗試告訴我的事情;而說到在我內心時常掀起驚濤駭浪的負面情緒,一個是自卑感,另一個則是緊張。
\n經過數週的練習,我試著探索與歸納觸發我情緒的因子,學習接納情緒而非抗拒。此外,我也嘗試在腦中想像理想的自己會怎麼應對這些情緒,會怎麼看待這些影響我情緒的因子,幫助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這些情況時,能更從容反應或與情緒維持一段距離與空間。
\n即便至今我仍能感受自卑及緊張的情緒,但我顯著察覺在練習之後,這些情緒對我造成的衝擊減緩。而經過靜坐練習,我的身心狀態能在夜裡復歸平靜,入睡也開始變得更輕鬆。雖然我還是必須持續服用中藥,但睡眠情況漸趨穩定,也開始能請醫生調降藥量。
\n\n
回首過往的歷程,同時透過中醫療法與靜坐練習,是我成功與失眠分手的關鍵決定。中醫療程讓我先將身體狀態有了基礎的調整,才能讓我有餘裕慢慢透過靜坐練習,改善我的情緒,近一步強化我的睡眠;也在經過這些轉變後,不管在身體或心靈層面,我都更能將自己的能量、注意力放在我喜歡的事物上。
\n因此,我能自信的說,睡眠已經不是我的敵人,失眠的困擾也不再如影隨形。但我相信但這不會是終點,我將持續在自我照護的路上努力,才能持續將自身的能量用在美好的事物上。
\n\n
註:我察覺到過往的我可能對安眠藥有錯誤的認知;如果有嚴重的失眠問題,透過精神科或中醫的治療可能會比自行購買產品來服用對長期睡眠的幫助有更顯著的效果。
","keywords":["睡眠","失眠","靜坐","身體","生活","睡眠","失眠","身體","安眠藥","靜坐","中醫","環境","醫生","關鍵字","品質"],"author":{"@type":"Person","name":"Laarrryyyy","url":"https://vocus.cc/user/@laarrryyyy"},"image":{"@type":"ImageObject","url":"https://images.vocus.cc/9e1d6d15-12ff-4b85-a8b5-993973f18908.png"},"creator":{"@type":"Person","name":"Laarrryyyy"},"publisher":{"@type":"Organization","name":"方格子|放送你的知識與想像","logo":{"@type":"ImageObject","url":"https://images.vocus.cc/static/og_img/vocus_kv.jpeg"}}}原本轟轟鬧鬧的腦袋中心,突然之間安靜下來,彷彿我即刻獲准踏入寧靜的殿堂。我本以為就是最高層次的睡眠,但事情並沒有如我想像中那麼美妙。
我想當初的癥結點在於急著想透過冥想獲得好的睡眠,而給予過份期待,因而失望。我忘記提醒自己冥想的好處是要慢慢累積的。
我也持續嘗試從不同感官層面來營造美好的睡眠環境,包含:味道改變(透過精油、香氛蠟燭,創造專屬於我的舒緩氣味殿堂)、寢具調整(讓自己能像躺在雲朵般那樣舒適)及床組改善(涼感床具減緩悶熱天氣帶來的不適,躺在床上彷彿躺在涼爽的微風那樣自在爽快)。
當時我一點也不期待天亮的那一刻,因為我總是覺得我沒有睡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