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法過生活,用加法過人生

2023/04/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eibon這陣子拜訪兩位長輩,一邊聽著他們的分享人生經驗,一邊細嚼兩種殊異又相似的故事。

我囤故我在

高媽媽很好客,燒得一手好菜,手路菜信手拈來不用說,每每客人來訪總是端出豐盛(台語"豐沛phong-phài"),她說這樣才不失禮,但熱情滿滿的結局常常是「吃不完倒掉」。
還有看到折扣促銷活動時,忍不住手癢買入,家裡時不時有各種開封的餅乾糖果。量販店、超商幾乎每個月都有特價標語,加入附近的超商群組還會主動推銷,一不小心買了不少,光是衛生紙就有七八串,因為她說:「反正是消耗品,遲早都會用到,買起來放沒關係」。
上星期拜訪時,高媽媽住處挪出不少空間,她開心地說清出了八箱衣服,還有把兩台冰箱裏頭的食材、醬料都清空,還沒把戰果分享完畢,門鈴響了,是送貨的宅配業者,原來是高媽媽電視購物的料理包到了,我眉頭一皺,覺得內情並不單純,悄悄走到廚房,冰箱打開一看,哇,高媽媽怎麼又變回「空間精算師」!

精算人生

另外一位是Devon阿姨,數十年如一日的節儉是她的金字招牌,每期水電費幾乎都只有雙位數,一個月生活花費不到三千元。
她有很多省錢絕招,冰箱不能常開,真的要開,前提是有東西必須進出;到自助餐店打包兩三袋紅茶或湯品放在冰箱。
掃貨全聯貼標商品,明明期限過了一兩個星期,依舊原封不動地放在冰箱裏頭,「不開封就不會壞!」這是她的核心價值。
對了,她家中的電子用品也是如此,十年前抽獎中的洗衣機封膜都溶解了,卻從未使用,現在的用途是雜物放置區。
上個月拜訪時,看見她晾出兩大籃的雞蛋,帶點驕傲的微笑跟我說著:「我的眼光夠精準吧!現在蛋價居高不下,兩個星期前我嗅到漲價的氣息,衝去買了兩籃。」
「這些不煮嗎?」我的語氣帶了些懷疑語氣。「會呀,只是不是現在,現在蛋在漲價,煮掉太可惜了,反正蛋沒那麼容易壞。」
話雖如此,Devon阿姨家人常私下跟我抱怨她煮的菜常有酸味,他們常常往廁所跑,很多食物更因為節省至上的關係,錯過最佳的品嚐期。
回想起Devon阿姨講話總挾帶怒氣與怨氣的氣息,她說會省到這種境界是「要讓別人看得起」,多存一塊錢便是比別人多一塊錢,食物嘛,只是填飽肚子用,真正能讓人快樂的是「錢」。

如果只有一個行李箱

看完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的高媽媽、Devon阿姨小故事,你身邊是不是也有人有類似問題呢?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一種世界奇觀叫做「媽媽的冰箱」。
無論覺得高媽媽很熟悉或佩服Devon阿姨的紀律,仔細想想,是一體兩面的。
生活真正需要的可能比你想像得少,可能就只是一個行李箱大小,過多反而是困擾。好比被塞滿的行李箱,當你為了塞入更多,只能左移右騰,甚至要整個倒出,才能勉強擠出一絲絲空間,而你又努力塞一次行李箱。
別忘了,你要拿出箱內的東西時,一樣要做同樣的動作,而人生,不也是如此?
完整區分出「需要與想要」,避免本末倒置
高媽媽把「需要」放太大,變成消費過剩;Devon阿姨為了省錢過度抑制「需要」,影響生活品質。
不要為了優惠(回饋)而刻意花費
這是一種被「買到賺到」誤導的假象,只是花費更多,真正的問題應該是「你需不需要」。
避免看到東西才能安心的迷思
如果你認為囤物是一種「累積」的過程,或把成堆的物品作為資產,那只是在心中缺乏安全感的自我解釋。
別誤會「斷捨離」了
成堆的囤積到了一個限度(無論是被指正或空間壓迫),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東西都當垃圾清掉,如同有人連續多日大魚大肉,一天五六餐,站上體重計嚇到,便頭也不回跑去健身房說要減重,四個字,惡性循環。
其實,斷捨離從來都不是合理化自己過度浪費的藉口。

簡化是累積的開始

不一定要馬上踏入所謂的極簡,Heibon也自認還無法完全實現。
可以從「簡化生活」做起,養成記帳的習慣了解自我消費習慣、記錄消耗品多久需要補充,少買紀念品、只保有常穿且適合的衣服。
不貪心,不計較,明白自身所需,珍惜擁有,一味與他人比較宛如成天掐住自己脖子,根本自尋煩惱。
以減法梳理生活,擁擠感減少,花費順勢降低;減少心靈的負擔,有更多揮灑的空間。人生充滿各種著色方式,學習、閱讀與旅遊,都能累積生命的厚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 20%戲劇+ 20% 電影+ 20%旅遊+ 20%閱讀+ 20%理財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