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有五感,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和嗅覺。
寫作常寫外型、動作,這只佔了視覺。光是描繪看到的東西已經足夠困難,至今依然不覺得擅長,但其實只描繪視覺形象太過扁平,人事物要立體,還得五感幫忙。
不是每個角色或東西都要把五感寫出來,私以為二至三種剛好,為了立體感而用了太多了描述導致影響流暢度反而是弊大於利。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紀錄寫作時的體會、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花三個月取名字,不會讓故事好看三倍。
如何找尋靈感?沒靈感怎麼辦? 這應該是大家都想問的問題, 曾經的我也很好奇。 現在不好奇了,只因為發現了真相──根本沒有什麼辦法保證能得到靈感。
學設計是一段崩潰的過程。 「沒有sense。」 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而言,這個幾乎和沒有天分、沒有創意是差不多的打擊。 只能努力去感受,什麼是清晨照進房裡的第一道光,開口在牆面地板暈出什麼樣漂亮的光影,風吹動的方向,機能性之外的美感…………… 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 每次覺得差不多可以了,老師就會改出更
思考一名小說作家需要具備的能力。 大量閱讀和觀察 這些輸入會內化為資料庫,在需要的時候成為靈感來源。 當然不喜歡閱讀、觀察也可以寫小說,只是這樣得全靠想像力,較為費力。 沒看過斑馬,畫出來的斑馬花紋可能會和大家期待的不同。 組織文字的能力 書到用時方恨少,詞彙也是。 通順、流暢是基本,在此前提下用字
花三個月取名字,不會讓故事好看三倍。
如何找尋靈感?沒靈感怎麼辦? 這應該是大家都想問的問題, 曾經的我也很好奇。 現在不好奇了,只因為發現了真相──根本沒有什麼辦法保證能得到靈感。
學設計是一段崩潰的過程。 「沒有sense。」 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而言,這個幾乎和沒有天分、沒有創意是差不多的打擊。 只能努力去感受,什麼是清晨照進房裡的第一道光,開口在牆面地板暈出什麼樣漂亮的光影,風吹動的方向,機能性之外的美感…………… 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 每次覺得差不多可以了,老師就會改出更
思考一名小說作家需要具備的能力。 大量閱讀和觀察 這些輸入會內化為資料庫,在需要的時候成為靈感來源。 當然不喜歡閱讀、觀察也可以寫小說,只是這樣得全靠想像力,較為費力。 沒看過斑馬,畫出來的斑馬花紋可能會和大家期待的不同。 組織文字的能力 書到用時方恨少,詞彙也是。 通順、流暢是基本,在此前提下用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分為四種類型型態的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和體覺型。 每一種類型都有它固定偏好,能更好理解他人說話方式。 視覺型的人擅長記憶圖像,通常會在腦中描繪畫面。 他們喜歡使用顏色和形狀詞彙來表達想法。這類型的人在學習時更傾向圖表、圖片等看得見事物。
Thumbnail
身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平常就像空氣一般自然,很容易覺得習以為常,甚至變得麻木,通常只有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才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 在五種感官中,如果必須要失去其中一種感覺,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立自宗 | 味處(1),介紹完了味處後,皆下來介紹五處中的觸處,觸處這部分(四大種能造/所造之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多注意喔~ 以下引用原文: 觸處之性相,身識所領受境。 觸分為兩種:四大種能造之觸與四大種所造之觸二類。 四大種能造之觸分為四種:地、水、火、風四類。
Thumbnail
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三度空間、三次元空間。   我們眼睛看出去,是三度空間,是立體的,有長、寬、高。   畫家在畫畫時,就有個麻煩問題。 圖畫紙是平面,只有長、寬,只有二度空間。   如何將眼睛看到的立體東西,完整畫到紙上,是很難的問題。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你正在盯著人設撓頭抓首嗎?   你總是反覆推敲角色行動,思考筆下的劇情是否增加角色魅力?   又或者,你看著檯面上那麼多優秀的作品,優秀的角色,卻不知道怎麼自己寫一個出來?   這全都很正常,因為刻劃人物就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情。
Thumbnail
本文闡述作者對五感的重視,描述如何利用五感來加深與周遭事物與親友的連結,也提到作者發現自己原有不知道的層面以及重新認識周遭事物。文章鼓勵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的五感,並透過一些簡單的活動和改變,來讓平凡規律的生活,有些不同的樂趣和發現。
Thumbnail
葛瑞琴花了一整年讓自己不斷去嘗試一些新的感官體驗。 我個人對長時間的新鮮體驗沒什麼興趣,但她在生活中加入的注意力確實值得效仿。 今年的第一個月,為了感謝我還活著!我的五感都健全!我的大腦運轉良好且可以接收到許多不同的感官資訊! ——因此我決定對生活周遭出現的種種元素、訊息,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分為四種類型型態的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和體覺型。 每一種類型都有它固定偏好,能更好理解他人說話方式。 視覺型的人擅長記憶圖像,通常會在腦中描繪畫面。 他們喜歡使用顏色和形狀詞彙來表達想法。這類型的人在學習時更傾向圖表、圖片等看得見事物。
Thumbnail
身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平常就像空氣一般自然,很容易覺得習以為常,甚至變得麻木,通常只有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才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 在五種感官中,如果必須要失去其中一種感覺,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立自宗 | 味處(1),介紹完了味處後,皆下來介紹五處中的觸處,觸處這部分(四大種能造/所造之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多注意喔~ 以下引用原文: 觸處之性相,身識所領受境。 觸分為兩種:四大種能造之觸與四大種所造之觸二類。 四大種能造之觸分為四種:地、水、火、風四類。
Thumbnail
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三度空間、三次元空間。   我們眼睛看出去,是三度空間,是立體的,有長、寬、高。   畫家在畫畫時,就有個麻煩問題。 圖畫紙是平面,只有長、寬,只有二度空間。   如何將眼睛看到的立體東西,完整畫到紙上,是很難的問題。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你正在盯著人設撓頭抓首嗎?   你總是反覆推敲角色行動,思考筆下的劇情是否增加角色魅力?   又或者,你看著檯面上那麼多優秀的作品,優秀的角色,卻不知道怎麼自己寫一個出來?   這全都很正常,因為刻劃人物就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情。
Thumbnail
本文闡述作者對五感的重視,描述如何利用五感來加深與周遭事物與親友的連結,也提到作者發現自己原有不知道的層面以及重新認識周遭事物。文章鼓勵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的五感,並透過一些簡單的活動和改變,來讓平凡規律的生活,有些不同的樂趣和發現。
Thumbnail
葛瑞琴花了一整年讓自己不斷去嘗試一些新的感官體驗。 我個人對長時間的新鮮體驗沒什麼興趣,但她在生活中加入的注意力確實值得效仿。 今年的第一個月,為了感謝我還活著!我的五感都健全!我的大腦運轉良好且可以接收到許多不同的感官資訊! ——因此我決定對生活周遭出現的種種元素、訊息,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