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NLP:透過次感元進行改變】(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今天帶來了四個NLP重點工具,其實四個已經很多了,其中有一個是重中之重。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書籍的目錄。我在閱讀每一本書時,一定會先從整本書的結構來看,這樣你就知道你想要學習的重點在哪裡。以這本書為例,它的大綱就位於前面的幾頁,請大家看一下這些內容。

接著,我現在要進入今天第一個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這個主題叫做「次感元的轉換」。剛剛提到的NLP,它最重視的就是五感,這五個感官對大家來說都很清楚,但其實這五種感覺有一個統稱,叫做身體感覺,即VAK,代表視覺、聽覺和身體感覺。只要知道VAK,就是知道它在談論的是五種感覺。它把最後幾種感覺歸納為身體感覺。例如視覺,我們看到的事物的外觀、大小、數量、形狀或位置距離等,透過我們對無形事物的描述和想法來做出改變。聽覺方面,則涉及聲音的大小、來源方向、強弱或音調等。身體感覺則包括觸覺、味覺和嗅覺。這些感覺可能讓我們感到輕重、材質或味道。


raw-image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這將是我下一次(4/26)要分享的主題——如何透過NLP溝通技巧讓別人跟隨你的腳步做出改變。

但是,在此之前,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前提:與其去改變世界,不如先從改變自己對他人的看法開始。

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有時候我們對某些事物會感到害怕或畏懼。例如,有一位上班族每次在公司裡面與老闆相處得不好,因為老闆說話聲音很大。每當老闆叫喚他時,他就會感到非常害怕,擔心下一步老闆會發怒。但透過NLP的技巧,他學會了如何運用聽覺和視覺轉換來改變對老闆的印象,克服自己的恐懼。這需要練習。如果我們僅僅告訴別人把它想像成沒有大不了的事情,實際上對方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到或聽進去。因此,NLP會透過引導師和一些演練來慢慢讓人能夠把原本害怕的感受轉換成另外一種感受。

 

我這裡也分享一下自己實際練習過的案例。我本人膽子不算大,看恐怖片後晚上很難入睡。但學習了NLP技巧後,我就能把那些恐怖畫面轉換成其他畫面,在我的腦海中洗掉了恐怖的印象。這是我自己運用成功的案例。

 

下次讀書分享會在2024/4/26,那時我會講述與人際關係有關的NLP技巧。這包括如何通過語言有效溝通和說服他人。溝通技巧對於任何人來說都非常重要,NLP也提供了許多相關的技巧和工具。所以如果你對此感興趣,歡迎來聽聽看喔!

 

VL愛分享 線上讀書會 :

 

下次2024/4/26 (五)晚上8點 已確定開班

(書名: 讓人生好得不得了的NLP超入門 )

會分享進階的語言模式

如何運用NLP技巧來增強人際關係、有效溝通以及說服他人

 

小班制,歡迎有興趣了解NLP這領域的朋友們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趕緊報名喔~

 

採事先報名制 活動當天發線上會議連結

報名連結: https://bit.ly/49JVT2o

 

 

歡迎加入

金色職涯煉金術 FB 社群: https://bit.ly/3SYyvHv

粉專: https://bit.ly/42VzDA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L 愛分享
14會員
62內容數
#中高齡夢想實現 #中高齡生涯轉換 #人生下半場 #上班族職涯發展 #安可職涯
VL 愛分享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VL愛分享讀書會 分享《我們想要的未來5: SDGs永續設計的公私協力》書籍內容,涵蓋SDGs核心概念、ESG企業關聯、七大關鍵面向及臺灣ESG實踐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26
VL愛分享讀書會 分享《我們想要的未來5: SDGs永續設計的公私協力》書籍內容,涵蓋SDGs核心概念、ESG企業關聯、七大關鍵面向及臺灣ESG實踐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06
【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4/24開跑!主題:ESG永續發展目標,由資深企業教練Vivian Lee帶領,分享日本企業實務經驗並與臺灣現況做比較。適合ESG新手及想深入瞭解者。立即報名:https://bit.ly/42qhMCR
Thumbnail
2025/04/06
【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4/24開跑!主題:ESG永續發展目標,由資深企業教練Vivian Lee帶領,分享日本企業實務經驗並與臺灣現況做比較。適合ESG新手及想深入瞭解者。立即報名:https://bit.ly/42qhMCR
Thumbnail
2025/03/11
人到中年,開始面對的便是各種疾病及死亡的議題。看到周圍長輩長壽,活到80、90的大有人在,但在最後一哩路,能安詳無痛地離開的卻很少。絕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疾病,甚至不能自理的階段。如果這階段太長,不但本人受苦,整個家庭也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包括長照問題、手足紛爭、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等。   常常在社
Thumbnail
2025/03/11
人到中年,開始面對的便是各種疾病及死亡的議題。看到周圍長輩長壽,活到80、90的大有人在,但在最後一哩路,能安詳無痛地離開的卻很少。絕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疾病,甚至不能自理的階段。如果這階段太長,不但本人受苦,整個家庭也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包括長照問題、手足紛爭、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等。   常常在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身心靈領域中常用的「覺察」詞彙,並提供了一個觀察自己感受的練習。此外,文章討論了情緒產生時的專屬框架以及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時的解離和安全距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身心靈領域中常用的「覺察」詞彙,並提供了一個觀察自己感受的練習。此外,文章討論了情緒產生時的專屬框架以及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時的解離和安全距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