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筆記 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W蹲在通往水塔的路徑上,低頭專注地觀察著土中剛冒出的小苗。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摸著他,感覺他的質地,臉上看來若有所思。

我湊近她。她說:「這好像是冬瓜。我看他底下的籽,似乎不像是南瓜。南瓜的籽更大一些。」我還沒意會過來籽是什麼、哪裡有籽,她把手中的苗拾起挪移到我眼前,嫩白、還帶著淡淡透明的莖,跟初生的、幾乎不可見的根之間,有一粒扁扁的、比小指甲還小的種籽,沾染著泥土的顏色。確實,比一般吃南瓜時會看見的籽還小。

「我們之前在這邊堆肥,」W指著冬瓜發芽的土堆解釋道,「但是舅舅前幾天在這裡挖水道,可能是因為土被翻起來,所以他們就發芽了。」兩片翠綠色的葉子,以一種水從噴水口往天空發射、到一定高度後受地心引力吸引往下方墜落的造型,向相反的兩個方向開展,構成一種無可挑剔的弧度。細白的莖,脆弱、透著水氣的莖,支撐著這樣的弧度,靜悄無聲地在土地上佔據一個角落,展開她的生命史。我們兩人蹲踞一旁的身軀,把這幾株小苗包圍在視野的中心。靜靜看了一下之後,W伸出手指頭數數:「一、二、三、四、五、六......既然這樣,那我們來種冬瓜吧。」

她拿來了四個盆器,和一隻金屬的小鏟子,把七株幼苗從土裡鏟起,裝進盆中,帶到已經事先選定的圍籬旁。再拿來香蕉刀、鋤頭、圓鍬,並提著一大桶水走過約100公尺的田徑,準備為冬瓜苗開闢新家。

選定這個位置是有道理的。這裡是這塊農地的邊緣,與馬路之間隔著鐵絲網做成的圍牆。網邊已經架設有用桂竹、枯木搭起的棚架,爬著一些自然放養的番茄。我們在這些棚架的最左邊、最右邊和中間,挖了三個洞,每個洞種下兩株冬瓜苗。「可以讓他們競爭一下啊。」至於剩下的那一株,W種在被砍掉的檳榔樹基部,他已經變成深褐色的,正在持續腐爛分解,中央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凹陷,正好用來種新苗。

商量好位置後,我們各自開工。W先用香蕉刀和鋤頭把牛筋草剔除,清出可以挖洞的土壤面。我負責用圓鍬挖洞,雖然目視起來很淺,我幾乎沒有出力,但是冬瓜苗放進去後,卻還得回填大量的土。「苗不能低於地面,不然就會淹水。也不能種得太高,沒有真正著根。所以植穴的深度怎麼拿捏,也是學問。」

移植完成後,從水桶中舀起一瓢水,輕柔地澆灌在幼苗的周圍。確認苗是穩定站好的,澆水後根系也沒有露出,就完成了。等他們適應了新環境,再長大一點,就可適度引導他們往一旁的棚架攀附生長。

raw-image


W開心地說:「完成一件事了,感覺真好。接下來我們去撿檳榔葉吧。」

W使用的農法要在土畦上覆蓋落葉或雜草或任何能夠取得的自然資材。這樣可以抑制雜草生長,保持土壤濕度,避免直接日曬、使土壤的溫度變化較小且較慢,並且覆蓋其上的資材在日益分解的過程中會不斷釋出養分到土壤中,等於是長效肥料,一舉數得。尤其是長纖維的植物體最好,因為分解速度慢,可以持續提供土壤肥份。至於要使用什麼資材,要看有什麼能夠取用。以這塊地來說,W會使用的有入口處的兩棵大喬木的落葉,砍伐掉的檳榔樹幹,檳榔的落葉,或是禾本科的雜草。其中檳榔落葉是標準的長纖維,而且這塊地本身有種、隔壁的農園更是檳榔純園,所以相當容易取得。

「我發現最近土畦上的覆蓋物消失得很快,可能是土壤生物很需要吃它們吧。所以要再多覆蓋一些才行。」W一邊解釋,一邊領著我往田地的深處走去。「隔壁那塊田的主人好像很討厭檳榔的葉子。」我還在納悶討厭葉子是什麼意思,忽然眼前出現一座檳榔葉堆成的小丘,高度超過成人身高,綿延近五十公尺吧,一片平坦的農地上赫然出現這麼一座高聳的隆起處,讓我驚嚇之餘哈哈大笑了起來。「他很討厭檳榔的葉子,所以把它們全部都收集起來,堆在一起。」放眼望去,確實園子裡的其他地面都很乾淨,一片落葉都沒有。「舅舅就跟他說,那你以後收集起來的葉子乾脆丟到我們這邊來好了。所以,我都會到這裡來撿檳榔葉。」

託隔壁地主對檳榔落葉的厭惡之福,我們很輕鬆的半徑兩公尺的範圍內蒐集了四個人兩隻手拿不完的數量。我還沒拿滿,一邊在興奮地搜索時,已經走遠了的W傳來一聲高亢的口哨,示意我可以回頭了。我跟在她身後走,她兩手都掛滿了檳榔葉。檳榔葉鞘垂掛在手臂上,葉片的部分則包圍住她的腳,拖行在地面,隨著腳步移動。從背後看來,就像穿著一件用檳榔葉編織成的蓬蓬裙,而且是蓬度超高、裙襬範圍超大的那種。如果穿這件走紅毯,不管是結婚典禮,還是星光大道,絕對是吸睛度No.1。

接著我負責把檳榔鞘跟檳榔葉分開。鞘丟在田裡的車道上,讓舅舅開小貨卡經過時輾壓他們,把纖維稍微軟化了才收集到田畦上用作覆蓋物。葉的部分已經可以直接使用了。W把原本被雜草覆蓋的菜畦間小徑重新用鋤頭開挖,挖出一條彎曲度美妙的溝渠。然後把檳榔葉鋪在溝渠裡。我們就有了一條可辨識的小徑,既是排水溝,也會不斷將檳榔葉分解過程中釋放出來的有機質吸收到土層裡,慢慢傳遞到一旁的菜畦之中,被作物吸收。

raw-image

今天的工作就到這裡。這時候太陽已經掛在檳榔樹梢上了,天氣很涼爽,我走進園中深處,慢慢尋找黑迪仔,一頭一頭採摘。需要多少就拿多少,拿了之後,知道他們很快就會再長出來。我可以安心地吃,他們將提供給我精力與養分,而且只要好好照顧這片土地,就會源源不絕地生長。

這是近來最讓我安心的一件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芫品的沙龍
15會員
48內容數
心靈寫作是挖掘創意,是探索內在,也是自我陪伴,更是日常深觀。讓我們一起藉由關心每天的小事,來體會存在的豐厚吧!這是一趟有趣而精彩的旅程,歡迎你一起來加入。
芫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在寫作團體中,當你越把自己敞開,他人的存在也就能流動得越多進來。 然後,那會像一隻藍鯨一樣,讓你站在牠的肩上,乘著牠寬厚的背脊,在存在的大海中翱翔。
Thumbnail
2024/08/29
在寫作團體中,當你越把自己敞開,他人的存在也就能流動得越多進來。 然後,那會像一隻藍鯨一樣,讓你站在牠的肩上,乘著牠寬厚的背脊,在存在的大海中翱翔。
Thumbnail
2024/08/25
寫作者的強健來自於憤怒的風暴,深幽的恐懼,愛意的狂潮,誘人的迷惑。 她/他的手臂與心與靈魂,在這種種內在的試煉當中挺身而過,不閃躲,不迴避,不壓抑,不扭曲。
Thumbnail
2024/08/25
寫作者的強健來自於憤怒的風暴,深幽的恐懼,愛意的狂潮,誘人的迷惑。 她/他的手臂與心與靈魂,在這種種內在的試煉當中挺身而過,不閃躲,不迴避,不壓抑,不扭曲。
Thumbnail
2024/07/28
原來,我心底對我們之間的信任還在。原來,「你」曾給過的愛,也還在。
Thumbnail
2024/07/28
原來,我心底對我們之間的信任還在。原來,「你」曾給過的愛,也還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院子裡柚子樹下長出了小苗,一看,好像是瓜類的植物,心想,會不會是絲瓜又自己長出來了。 在鄉間居住就是有天有地,我們留了一點點空間種了柚子樹及雞蛋花,媽媽田裡採摘的蔬菜,通常烹煮前處理下來的葉子及廢棄果皮等,我會埋在土地裡充當肥料,我幾乎沒有將果皮種子丟進垃圾車的經驗。 因為這樣,院子裡有芭樂樹苗
Thumbnail
院子裡柚子樹下長出了小苗,一看,好像是瓜類的植物,心想,會不會是絲瓜又自己長出來了。 在鄉間居住就是有天有地,我們留了一點點空間種了柚子樹及雞蛋花,媽媽田裡採摘的蔬菜,通常烹煮前處理下來的葉子及廢棄果皮等,我會埋在土地裡充當肥料,我幾乎沒有將果皮種子丟進垃圾車的經驗。 因為這樣,院子裡有芭樂樹苗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隨著天氣漸熱,父親的農田作物,也慢慢轉換成適合夏季的類型。 茄子、青椒、四季豆、大黃瓜、小黃瓜、南瓜、還有西瓜。 今年的南瓜長得特別得好呢!
Thumbnail
隨著天氣漸熱,父親的農田作物,也慢慢轉換成適合夏季的類型。 茄子、青椒、四季豆、大黃瓜、小黃瓜、南瓜、還有西瓜。 今年的南瓜長得特別得好呢!
Thumbnail
歡迎來到新一期的耕種日記!有別於家庭菜園分頁偏向主題式的介紹,這個小分頁更新的是我現在花園的正在進行式,無論是令人欣喜的收成、或痛心的病蟲害,這就是常見的花園――即使經驗技術不斷累積,沒有人能保證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呀。(裝作不在乎的攤手) 好的,這麼多迷你農的不負責聲明後,我會用此篇日記示範疏苗和穩固
Thumbnail
歡迎來到新一期的耕種日記!有別於家庭菜園分頁偏向主題式的介紹,這個小分頁更新的是我現在花園的正在進行式,無論是令人欣喜的收成、或痛心的病蟲害,這就是常見的花園――即使經驗技術不斷累積,沒有人能保證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呀。(裝作不在乎的攤手) 好的,這麼多迷你農的不負責聲明後,我會用此篇日記示範疏苗和穩固
Thumbnail
一直耳聞陳榮昌阿公有自己獨門的種菜絕活兒,今天終於有機會和蔬菜班學員們,跟著阿公的腳步走在深溝村,沿著水田小路彎進菜園裡。進到菜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地瓜葉,阿公和大家解釋,吃地瓜和吃地瓜葉的品種是不同的,種植管理的方式也不同,眼前是吃地瓜品種,說完阿公馬上挖出一條大地瓜!
Thumbnail
一直耳聞陳榮昌阿公有自己獨門的種菜絕活兒,今天終於有機會和蔬菜班學員們,跟著阿公的腳步走在深溝村,沿著水田小路彎進菜園裡。進到菜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地瓜葉,阿公和大家解釋,吃地瓜和吃地瓜葉的品種是不同的,種植管理的方式也不同,眼前是吃地瓜品種,說完阿公馬上挖出一條大地瓜!
Thumbnail
W蹲在通往水塔的路徑上,低頭專注地觀察著土中剛冒出的小苗。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摸著他,感覺他的質地,臉上看來若有所思。
Thumbnail
W蹲在通往水塔的路徑上,低頭專注地觀察著土中剛冒出的小苗。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摸著他,感覺他的質地,臉上看來若有所思。
Thumbnail
自己種的番茄,外觀不怎麼好看,皮厚也不怎麼甜,吃的是一種成就感,以及每天看它變粗壯的滿足感。
Thumbnail
自己種的番茄,外觀不怎麼好看,皮厚也不怎麼甜,吃的是一種成就感,以及每天看它變粗壯的滿足感。
Thumbnail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Thumbnail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