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了之

2023/04/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些年寫了不少文稿,當中有些專題,像:
孔子對世道人心,看透了!(65講)
孔子的飄泊生涯(36講)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42講)
王陽明及其心學(40講)
不謙虛地說,這些專題,都可以出書,也曾有讀者建議出書或自設網臺,讓更多有心人共賞共鳴;但我都一一婉謝。為什麼?為什麼不出書呢?現實地說,沒有市場;明白地說,我沒有學術背景;具體地說,我名不見經傳。
有位讀者,年過古稀,當他/她讀到我講的的《論語》,他/她慨然歎曰,希望我能出版《論語新解》。
什麼「新解」呢?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以致患得患失。難道年輕的時候不貪,而偏偏在暮年才貪?這樣的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我實在不能同意。
一、孔子所講的君子與小人之別,就在「利」上,故孔子是罕言「利」的。既然罕言「利」,又何會耿耿於「得」呢?
二、人到老年,過去經歷過不少的人生起跌,體驗到不少的世事浮沉,通常都不會介懷於「得」。既然如此,又何須特意「戒之在得」呢?
三、若把這個「得」引申到「患得患失」,為什麼只戒之在得,而毋須戒之在「失」呢?
所以,我是不能同意過去的解釋的。
那究竟該怎樣解讀這句話呢?不贅啦!
《論語》裡有一句話:「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為什麼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呢?三年之後是否就可以改呢?什麼叫做「父之道」呢?父親生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嗎?如果父親做過壞事、做過不道德的事,難道兒子要三年都不能改嗎?就魯迅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造成中華民族一代不如一代。楊伯峻的《論語譯註》更指「父之道」的「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這麼一來,北大哲學系的李寧教授就質疑:「我們要改的,難道不是爸爸的『不合理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嗎?」
當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見解:「『父在觀其志』這話,是說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時候,乃至於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於三年之內,無改於父之道……這就是孝子。」
如果像南懷瑾這樣的解釋,筆者實在看不出孔子這句話的微言大義。
為什麼孔子這句平常話會被後人如此的誤解的呢?
於此,還是不贅啦!不了了之吧!
兩個月前,我要向讀者告別了,當天哪位讀者竟然淚下,說:
先生 以「沂水舞雩之新解」— —師說:為師的忠告,來向我等掛單子弟告辭,重讀數遍,睙盈盈,沂水截流,他日何處問道。謹記 先生為師的忠告。Yu某鞠躬合什📷 揖請大安📷️
唉!緣聚緣散,萬事空幻,毋須我執,當下自明。
2023年4月12日於海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9會員
    770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