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了之

更新於 2023/04/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些年寫了不少文稿,當中有些專題,像:
孔子對世道人心,看透了!(65講)
孔子的飄泊生涯(36講)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42講)
王陽明及其心學(40講)
不謙虛地說,這些專題,都可以出書,也曾有讀者建議出書或自設網臺,讓更多有心人共賞共鳴;但我都一一婉謝。為什麼?為什麼不出書呢?現實地說,沒有市場;明白地說,我沒有學術背景;具體地說,我名不見經傳。
有位讀者,年過古稀,當他/她讀到我講的的《論語》,他/她慨然歎曰,希望我能出版《論語新解》。
什麼「新解」呢?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以致患得患失。難道年輕的時候不貪,而偏偏在暮年才貪?這樣的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我實在不能同意。
一、孔子所講的君子與小人之別,就在「利」上,故孔子是罕言「利」的。既然罕言「利」,又何會耿耿於「得」呢?
二、人到老年,過去經歷過不少的人生起跌,體驗到不少的世事浮沉,通常都不會介懷於「得」。既然如此,又何須特意「戒之在得」呢?
三、若把這個「得」引申到「患得患失」,為什麼只戒之在得,而毋須戒之在「失」呢?
所以,我是不能同意過去的解釋的。
那究竟該怎樣解讀這句話呢?不贅啦!
《論語》裡有一句話:「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為什麼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呢?三年之後是否就可以改呢?什麼叫做「父之道」呢?父親生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嗎?如果父親做過壞事、做過不道德的事,難道兒子要三年都不能改嗎?就魯迅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造成中華民族一代不如一代。楊伯峻的《論語譯註》更指「父之道」的「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這麼一來,北大哲學系的李寧教授就質疑:「我們要改的,難道不是爸爸的『不合理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嗎?」
當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見解:「『父在觀其志』這話,是說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時候,乃至於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於三年之內,無改於父之道……這就是孝子。」
如果像南懷瑾這樣的解釋,筆者實在看不出孔子這句話的微言大義。
為什麼孔子這句平常話會被後人如此的誤解的呢?
於此,還是不贅啦!不了了之吧!
兩個月前,我要向讀者告別了,當天哪位讀者竟然淚下,說:
先生 以「沂水舞雩之新解」— —師說:為師的忠告,來向我等掛單子弟告辭,重讀數遍,睙盈盈,沂水截流,他日何處問道。謹記 先生為師的忠告。Yu某鞠躬合什📷 揖請大安📷️
唉!緣聚緣散,萬事空幻,毋須我執,當下自明。
2023年4月12日於海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注大陸的近況消息,比較觸目的,當然就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訪問大陸。馬先生給我的印象,一向深愛中華,他當年學生時期,就已經出來保釣。在任先總統經國先生的秘書時,已經提議開放回大陸探親。而在他參拜抗日英烈張自忠將軍的墓碑時,眼泛淚光,感觸良多! 另一則新聞,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北京,再南下廣州
    最近學習車內睇位,在短窄的距離,如何判斷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倒後泊位時,以什麼作參考點。 剛才嘗試採用新方法、新參考點,倒後泊位,真沒想到,竟然能以一手車、短秒順利完成,而且左右距離,目視相等平衡對稱。這次泊位,可以說從未有如此成功! 開車都許多年了,現在才學習睇位,會不會有亡羊補牢的感覺呢? 其實在
    每晚收工,都會啤一啤,一係坐在窗前紓緩腦筋,一係聽尹光和謝曉瑩唱【琵琶行】。 【琵琶行】新馬師曾和好幾位著名的女歌藝都唱過;但尹光唱新馬腔,比新馬還新馬,夠氣夠聲。至於謝曉瑩,雖是後起之秀,但憑著努力,苦心學藝,無論是唱腔抑或做手功架,都相當投入,可以說,視聽享受。 【琵琶行】的故事,就是講述白居易
    近來比較關注車評,而關注的焦點在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我姑且稱之為Senior Uses Vehicle長者適用車。 為什麼改稱為長者適用車? ①座位高度適合長者,毋須彎腰上座位; ②車尾箱比Sedan更多空間,可搬運小型傢具。 在生活實用方面,我是比較喜歡日本原廠
    最近曾向ChatGPT提問過一些關於人文精神的問題,例如: 如何作出捨生取義的決定? 如何堅守做人的氣節? 如何激發人的自覺心? 夫婦二人只能一人得救,救誰呢? 這些人文倫理的兩難問題,ChatGPT基本上回答謂: 作為人工智能,我是沒有感情和意見的,我只能提醒您,在做出決定時,應該仔細考慮您對生命
    昨天提出三問(關於捨生取義、氣節、自覺心),有師友替我詢問ChatGPT,回答如下: 1. Chatgpt 咁答: 作為一個語言模型,我無法告訴您應該做什麼,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和倫理上的決策。但是,我可以告訴您一些有關生死存亡問題的一般信息,並讓您自行決定。 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人們經常面臨艱難的
    關注大陸的近況消息,比較觸目的,當然就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訪問大陸。馬先生給我的印象,一向深愛中華,他當年學生時期,就已經出來保釣。在任先總統經國先生的秘書時,已經提議開放回大陸探親。而在他參拜抗日英烈張自忠將軍的墓碑時,眼泛淚光,感觸良多! 另一則新聞,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北京,再南下廣州
    最近學習車內睇位,在短窄的距離,如何判斷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倒後泊位時,以什麼作參考點。 剛才嘗試採用新方法、新參考點,倒後泊位,真沒想到,竟然能以一手車、短秒順利完成,而且左右距離,目視相等平衡對稱。這次泊位,可以說從未有如此成功! 開車都許多年了,現在才學習睇位,會不會有亡羊補牢的感覺呢? 其實在
    每晚收工,都會啤一啤,一係坐在窗前紓緩腦筋,一係聽尹光和謝曉瑩唱【琵琶行】。 【琵琶行】新馬師曾和好幾位著名的女歌藝都唱過;但尹光唱新馬腔,比新馬還新馬,夠氣夠聲。至於謝曉瑩,雖是後起之秀,但憑著努力,苦心學藝,無論是唱腔抑或做手功架,都相當投入,可以說,視聽享受。 【琵琶行】的故事,就是講述白居易
    近來比較關注車評,而關注的焦點在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我姑且稱之為Senior Uses Vehicle長者適用車。 為什麼改稱為長者適用車? ①座位高度適合長者,毋須彎腰上座位; ②車尾箱比Sedan更多空間,可搬運小型傢具。 在生活實用方面,我是比較喜歡日本原廠
    最近曾向ChatGPT提問過一些關於人文精神的問題,例如: 如何作出捨生取義的決定? 如何堅守做人的氣節? 如何激發人的自覺心? 夫婦二人只能一人得救,救誰呢? 這些人文倫理的兩難問題,ChatGPT基本上回答謂: 作為人工智能,我是沒有感情和意見的,我只能提醒您,在做出決定時,應該仔細考慮您對生命
    昨天提出三問(關於捨生取義、氣節、自覺心),有師友替我詢問ChatGPT,回答如下: 1. Chatgpt 咁答: 作為一個語言模型,我無法告訴您應該做什麼,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和倫理上的決策。但是,我可以告訴您一些有關生死存亡問題的一般信息,並讓您自行決定。 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人們經常面臨艱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台灣俚俗常會把小孩子的名字或乳名叫得很不雅,據說這樣比較好養,(免遭上天嫉妒?),或許有同樣顧慮的,我們通常也會不太張揚好運氣,對於好事臨身往往也會低調的面對。 我就是忘了先賢這樣的訓誨,…… 許多該做的、想做的,已答應要做的事,在忙碌的日子中,就被擱下,壓在心頭。
    Thumbnail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不只是你,根據調查顯示,92%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都會半途而廢,而《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個問題。
    Thumbnail
    開始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要完成目標,更努力並不是答案。丟掉綁手綁腳的完美主義,成效才會大。 我們常常把目標訂得太樂觀,樂觀到愚蠢的地步。實踐目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台灣俚俗常會把小孩子的名字或乳名叫得很不雅,據說這樣比較好養,(免遭上天嫉妒?),或許有同樣顧慮的,我們通常也會不太張揚好運氣,對於好事臨身往往也會低調的面對。 我就是忘了先賢這樣的訓誨,…… 許多該做的、想做的,已答應要做的事,在忙碌的日子中,就被擱下,壓在心頭。
    Thumbnail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不只是你,根據調查顯示,92%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都會半途而廢,而《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個問題。
    Thumbnail
    開始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要完成目標,更努力並不是答案。丟掉綁手綁腳的完美主義,成效才會大。 我們常常把目標訂得太樂觀,樂觀到愚蠢的地步。實踐目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