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價值(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會分享前一篇提到餵給GPT4的結果,由於我自己看了看也覺得沒什麼特色,所以沒什麼動力發文(?)。
也會稍微檢視一下它有沒有回答到我所想表達的內容。
不過這部分就留到最後,先來分享一下前幾天FB看到的文章,恰好寫到的我所期望的歷史例子。
在我個人的經驗與理解裡,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掌握了書寫,確實會降低他內在抽象思考、理解的能力。
就如同過早掌握代數的孩子,也會降低他使用算術思考的能力。
但就像我前篇文章中所說的,所有的學習都在剝奪一個人潛力的培養,但不是因此我們就不學習,而是要掌握一個平衡。
而這個選擇可能是基於個人的喜好、目的,如果你學習這件事情只是為了特定做到什麼的目的,那不管是自己學會而做到,付錢請別人幫你做到,或是用GPT來做到(可能也得付費),後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付多付少、結果好壞的問題,就算是最前者也有真的學會跟學個皮毛,跟懂得上網抄個答案的區別。
但如果你有莫名其妙的自我追求,自我成長、學習的渴望,那你就得懂得適度克制自己看答案的衝動,因為很多時候你一旦看了答案,就很難再培養自身的思維。例如想寫一篇文章不知道怎麼寫,先看了一個範本,你就少了自我思考的經驗;想一道問題,先看了答案,你就很難再次從不知道答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我自己學習時的經驗,有很多數學問題我也是原本怎麼想都想不到,最後看答案才知道的,但我盡量克制自己早期就看答案的衝動,非得要等自己想得足夠久了,根據自己是否有思考上的進展(例如想了幾天可能有些進展,那就繼續想),決定要不要看答案,又或是就算要看答案,也可以只先看一部分,搭配自己想過的東西看能不能完成剩下的部分。
諸如過早地使用紙本記錄,會喪失記憶力磨練的機會;
過早地使用計算機,會喪失培養數感的機會;
喪失這些機會真的很重要嗎?我們不知道,如何計算九九乘法未來可能不重要,可以按計算機,但基於此培養的數感重不重要?還是說我們會有其他種培養這種能力的機會?
哦順帶一提,在我的立場背九九乘法表也不是件好事,很多學生公式、解法熟練到背了,卻不理解其原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最後就來看GPT4的回答吧,原本的提示詞為:
寫一篇文章,文長約5000字,講解中請善用舉例說明,讓文章盡量貼近一般人能理解的程度。
文章標題為〈未來的價值〉,內容在談對於有了人工智慧以後,世界中各種原本已有價值的事情會如何發生變化,例如一個網路上看到的畫師心得分享,原本他花一個禮拜畫一張圖,薪資是一萬元,有了AI繪圖後,變成企業拿AI的圖來請他修圖,兩三天完成,但薪資只有一千元。這樣的事情從下而上,個體接案的從業人員,以接案為主的企業的價值都會發生變化。
但這樣的現象是否只是暫時性的?因為薪資作為價值交易的媒介,是用來換取價值的,現在看見的這些價值變化,是否都只是暫時性的低估或高估,請分別舉實際例子說明這兩種情況的可能性。
而現在這樣的過程也引發了一個很合理的擔憂,社會對專業能力只有初階的人才需求大量減少,但許多高階人才都是經歷諸多初階的磨練培養出來的,接下來數十年,社會失去了大量初階人才練手、培養的機會,高階人才的供給是否會出現斷層。這個現象是否與歷史上的某些發展類似,而人類又是如何適應過去那些發展的?
-----
以下是GPT4的回答,其中我會用括號粗體的方式點評:
未來的價值
隨著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世界上許多原本具有價值的事物正在經歷劇變。這些變化不僅影響個體接案的從業人員,也影響以接案為主的企業。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價值變化背後的原因和趨勢,並試圖找出一些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如何適應這些變化。
首先,讓我們以一個畫師的例子來說明價值變化。在 AI 繪圖技術出現之前,畫師通常需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來繪製一幅畫作,薪資為一萬元。然而,在 AI 繪圖技術出現之後,企業開始使用 AI 繪製的圖像,僅需請畫師進行修改,這樣只需花費兩三天的時間,但薪資卻降至一千元。這樣的現象是否僅僅是暫時性的?薪資作為價值交易的媒介,是否只是暫時性地低估或高估了價值?
首先,我們來看看低估的可能性。在 AI 技術初期,由於市場還未完全認識到 AI 的優勢,因此某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可能因為對 AI 技術的依賴而被迅速淘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將趨於平衡,人們開始意識到人類專業知識和創造力在某些領域仍然不可或缺。例如,雖然 AI 可以快速生成圖像,但對於創意和藝術靈感,人類藝術家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當市場意識到這一點時,薪資可能會回升。
另一方面,高估的可能性也存在。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某些行業的價值可能逐漸被高估。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之後,交通事故可能會大幅減少,導致汽車保險業的價值下降。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行業就此消失,而是需要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就我讀起來會覺得前面這段有點語焉不詳,跟價值低估高估的對應不太容易理解,何謂低估何謂高估。又或者是說,所謂的「逐漸被高估」的意思是這件事情顯得越來越沒價值,但人們對它的價值評斷沒變,相對而言顯得人們是逐漸高估了(變的是被估計的東西的價值,不是人們對它的價值評斷)。)
當然,這樣的過程也引發了一個很合理的擔憂:社會對初級人才的需求將大幅減少,但許多高級人才都是經歷諸多初級磨練培養出來的。在未來幾十年,社會可能失去大量初級人才練手、培養的機會,高級人才的供應是否會出現斷層?
歷史上,類似的現象曾多次出現。例如,在工業革命期間,隨著機械化生產方式的普及,原本以手工生產為主的行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許多手工藝人失去了工作,並面臨著重新學習新技能的壓力。然而,人類最終適應了這些變化,並在新的經濟體系中找到了新的機遇。例如,隨著工廠生產效率的提高,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需求增加,從而促使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段並沒有提到高級人才供給斷層的問題,不過可笑的是我自己寫的版本也漏掉了(X),我的版本只是延伸了這個問題與它對應的現象,並沒有提到人類是如何因應這種情況的。要再次針對這個問題思索的話,我想人類的解決方法是,對高級人才的需求大量減少,但留下的人才也是最頂尖的,至於沒有後代的問題(例如各種傳統產業沒人接手),人類還沒大量遇見,或許日本可以見到一些這樣的情況?
我認為我們幾乎難以有再次培養一個頂級鐵匠/手工裁縫的機會,除非有渴望的人自己義無反顧地去學,去投入。
而有些情況則是這些高級人才完全被捨棄了,例如古代有負責計算四則計算的人,而現代幾乎完全沒有這樣的需求,歷史上有數學家能快速地看出高次多項式如何因式分解,那可能也是因為在那個時期這個能力是有需求、有意義的。也不是說現在這個時代沒有這樣的人,但對這樣人才的需求應該是幾乎被捨棄了。)
同樣地,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幾十年,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所引起的變化將對社會帶來挑戰,但也將帶來新的機遇。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政府和企業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促進人才的培養和轉型。例如,推動職業培訓和再教育,幫助受影響的工人學習新技能;鼓勵創新和創業,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加強對基礎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投入,以確保未來人才的供應。
此外,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人類在某些領域仍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例如,在藝術、文化和人類情感方面,人類的創造力和同理心遠超過任何人工智慧。因此,即使在高度自動化的未來,我們仍需要培養具有這些特質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總之,未來的價值將會隨著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而發生變化。我們可能會看到某些行業的價值被暫時性地低估或高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將趨於平衡。要應對這些變化,政府和企業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以確保人才的培養和轉型。同時,我們應該珍視人類在某些領域不可替代的價值,並繼續培養具有創造力和同理心的人才。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未來挑戰時,實現更好的適應與發展。
avatar-img
7會員
23內容數
關於一些生活上的信念,或不輕信世俗道德的人如何培養出自身的價值觀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紹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現在的AI之後,人類社會的價值變化的探討。
談談個人使用ChatGPT所產生的期望與看法。
談談故事中的一些趣味元素,與我個人的人生哲學。
在現在的AI之後,人類社會的價值變化的探討。
談談個人使用ChatGPT所產生的期望與看法。
談談故事中的一些趣味元素,與我個人的人生哲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工具愈來愈多,本篇文章以電影「A.I.創世者」為例,討論了 AI 的人性面以及人性的殘酷一面。同時介紹了書籍『金錢的才能』如何透過投資術實現財富增長,文章引導讀者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不要忽略人性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工具愈來愈多,本篇文章以電影「A.I.創世者」為例,討論了 AI 的人性面以及人性的殘酷一面。同時介紹了書籍『金錢的才能』如何透過投資術實現財富增長,文章引導讀者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不要忽略人性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