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日子不好,是因為你的認知太少!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百萬寫手陳立飛(Spenser):「混得不好,是因為知道你的人太少!」

 

我說:「未來日子不好,是因為你的認知太少!」

 

在網路無遠弗屆的現在,以及AI無所不在的未來,人的價值該如何體現?

價值方程式 = 能力 * 影響力

 

過往人的價值,是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所以大家汲汲營營於內部的升遷,精進個人能力的同時,也期待能爬得更高、爭取更多公司內部的影響力,從而達到個人價值的提升。又或者是憑藉在業界的些許知名度,有幸跳槽或是被挖角到其他公司,個人價值受外部認可,因而得以擔任更高階、更有影響力的職位、取得更高級的職稱、冠上更懾人的頭銜。

過往時代,價值、能力、影響力幾乎都是呈現線性增長。

 

換到自媒體發達的現在,人的價值體現在有多少人關注你。以前只有公司單位內、部門間的人知道你,或是業務對接的公司聽過你,充其量就不過百來人知道你。現在可以藉由經營社群媒體,展現自己能力的同時,藉由網路讓更多人認識你、追蹤你、狂熱於你。因為網路的特性,所以影響力的成長幾乎沒有上限,所以經營社群媒體的自媒體人,其價值也是沒有天花板的。

 

如果是AI無所不在的未來呢?筆者認為個人影響力還是會依靠自媒體,持續擴散至更多人,差異化將體現在“能力”的增長上,尤其是“提出好問題”的能力。什麼叫“好問題”?就是你可以將一件事情細分到什麼程度決定,以投資為例,如果只是籠統地問:「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還能不能投資?」或是稍微精細一點地問:「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還能不能投資AI類股?」還是更精確一些地問:「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參照過去走勢,有風險控管較佳的投資組合建議嗎?」等等不同程度的問題,一定有不一樣的答案。

 

只有精準的提問,才能得到有效的答案。

─────────────────────────────────────────────────────

此處為與ChayGPT 4o的對答,供大家比對參考。

問題1:「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還能不能投資?」

答1:「台股接近22,000點這樣的高位,是否還能投資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議和觀點:1. 基本面分析:(a)公司盈利:檢查目標公司的財報,確保其盈利增長穩定且有潛力。(b)行業前景:了解所投資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如果該行業預期增長,相關公司可能會受益。(c)經濟狀況:考慮全球和本地的經濟環境,如通貨膨脹率、利率政策等對企業盈利的影響。

2. 技術面分析:(a)趨勢線:研究股價走勢圖,觀察長期和短期的趨勢線,看看是否有上升或下降的趨勢。(b)支撐和阻力位:找出歷史上股價的支撐和阻力位,分析當前點位是否接近這些關鍵位置。(c)技術指標:使用技術指標如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數(RSI)、布林帶等來評估股票是否超買或超賣。

3. 市場情緒和外部因素:(a)市場情緒:考慮市場情緒和投資者行為,高位可能伴隨著樂觀的市場情緒,但也需要警惕市場過熱。(b)政策變動:留意政府的政策變動,如利率調整、稅收政策等對市場的影響。(c)國際局勢:國際市場的動盪,如貿易戰、地緣政治緊張等,可能會影響台股市場。

4. 風險管理:(a)分散投資:避免將資金集中投資在單一股票或行業,分散風險。(b)設定止損點: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設定合理的止損點,防止過大損失。(c)定期檢視:定期檢查投資組合的表現,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

總結:在高位市場進行投資時,需要更加謹慎,深入分析和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對市場有信心且做好風險管理,依然可以找到投資機會。但同時也要準備好應對市場回調的風險。如果不確定,可以考慮分批進場或保持一部分資金觀望,等待更好的入市時機。

 

如果有具體的股票或行業想要討論,請告訴我,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分析。」

 

問題2:「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還能不能投資AI類股?」

答2:「在台股接近22,000點的高位時,投資AI類股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分析和建議,幫助你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1. 基本面分析:(a)市場需求:AI技術在多個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醫療、金融、製造、零售等。檢查AI類股公司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b)公司業績:研究AI類股公司的財務報表,確保其營收和盈利增長穩定。看看公司是否有創新的技術和產品,能否持續吸引市場需求。(c)競爭力:分析公司的競爭優勢,包括技術領先地位、專利數量、研發投入等。

2. 技術面分析:(a)股價走勢:研究AI類股的歷史股價走勢,看看是否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觀察近期的成交量變化,了解市場對這些股票的情緒。(b)技術指標:使用技術指標如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數(RSI)、MACD等來評估股票的技術面狀況。這些指標能幫助你判斷股票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狀態。(c)支撐和阻力位:找出股價的支撐和阻力位,分析當前點位是否接近這些關鍵位置。

3. 行業趨勢:(a)政策支持:政府對AI行業的政策支持是重要考慮因素。了解政府是否有相關的激勵措施或補貼政策,支持AI技術發展。(b)技術發展:AI技術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新技術和新應用層出不窮。投資者需要保持對技術趨勢的敏感,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c)行業整合:AI行業存在大量的初創公司和技術提供商,行業整合的趨勢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4. 市場情緒和風險管理:(a)市場情緒:高位市場可能伴隨著樂觀的市場情緒,但也需要警惕市場過熱。觀察市場對AI類股的情緒和預期,避免追高買入。(b)分散投資:避免將資金集中投資在單一AI類股,考慮分散投資,降低風險。(c)設定止損點: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設定合理的止損點,防止過大損失。

總結:在台股接近22,000點的高位,投資AI類股依然有潛力,但需要更加謹慎。通過基本面、技術面、行業趨勢等多方面的分析,結合市場情緒和風險管理,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如果對某些特定的AI類股或有更多具體問題,請告訴我,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分析。」

 

問題3:「現在台股接近22000點,還能不能投資AI類股?」

答3:「在台股接近22,000點的高位,建立一個風險控管較佳的投資組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個具體的投資組合建議,結合過去走勢和風險控管策略:投資組合建議:

1. 防禦性股票 (40%)防禦性股票通常在市場波動時表現相對穩定,適合在高位市場進行配置。(a)公用事業:如台灣電力公司、中華電信等,這些公司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股息。(b)必需消費品:如統一企業、台灣大哥大等,這些企業提供日常必需品,需求穩定。

2. 成長性股票 (30%)這部分投資於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公司,能夠在市場上升時獲得更高回報。(a)科技股:如台積電、聯發科等,這些公司在全球科技領域具有領先地位。(b)AI和半導體:如聯詠科技、矽品精密等,這些公司在AI和半導體行業有良好前景。

3. 高股息股票 (20%)高股息股票能提供穩定的現金回報,適合在市場高位時增加投資的安全性。(a)金融股:如國泰金控、富邦金控等,這些公司通常有穩定的股息收益。(b)房地產投資信託 (REITs):如富邦人壽、國泰人壽等,提供穩定的租金收入和股息。

4. 避險資產 (10%)避險資產能在市場波動時提供保護,減少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a)黃金:可以投資黃金相關的ETF或黃金股票,如SPDR Gold Shares (GLD)。(b)債券:台灣國內債券或國際債券ETF,如富邦上証50指數基金。

5. 風險控管策略:(a)分散投資:避免將資金集中在單一股票或行業,通過多元化降低風險。(b)設定止損點: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設定每筆投資的止損點,以防止過大損失。(c)定期檢視:定期檢查投資組合的表現,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目標調整投資策略。(d)資產再平衡:定期(如每季度或每半年)對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確保各類資產的配置符合預定的風險水平和回報目標。

留有現金:保持一部分資金作為現金,以應對市場突然的波動和緊急情況。

總結:在台股高位時,建立一個風險控管較佳的投資組合是非常關鍵的。透過分散投資、防禦性配置、高股息回報和適當的避險資產,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保持一定的回報潛力。如果有更多具體的投資需求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分析和建議。」

─────────────────────────────────────────────────────

只有廣泛地且深入地涉略各種知識,具備各行各業的基本素養,並且能將不同類別的常識做整合性應用,才能在未來價值方程式裡,提升“能力”欄位,才能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地位。


PS. 縮圖取自Pexels

認為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變化? 認為教改離親子共同理想愈來愈遠嗎? 帶著孩子一起創業吧! 沒方向,那就一起創業找想法吧! 遇問題,那就一起創業尋解答吧! 缺成果,那就一起創業求突破吧! 我是兩女寶的爸,我推行"親子共創業" 運動! 歡迎來信討論,可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