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摘要7:第一步 讓提示顯而易見的四原則(上)

《原子習慣》摘要7:第一步 讓提示顯而易見的四原則(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腦是一部預測機器,有足夠的練習就能不假思索檢索出某些結果的預先提示。我們常常低估大腦和身體在不思考的狀態下做了多少事,身體以自動駕駛的方式處理的任務數量其實遠遠超過自己的意識,這也說明了當習慣形成時,我們的行動就會服從自動化的無意識心智提示,當重複行動模式越多次,我們越不會去質疑自己的作為與背後的原因,這也是壞習慣難以戒除的根本因素。

raw-image

原則一、行為改變始於覺察習慣

客廳的零食、電視遙控器乃至手機,我們對這些提示的回應已經熱鐵烙膚,所以採取行動的強烈慾望感覺是無緣無故出現,因此,改變行為務必需要以覺知展開。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一) 日本鐵路的指差確認系統

日本列車司機在列車起頭前會執行以下的動作:手指不同物體,嘴巴喊出指令,每個細節都被確認、手指指著、並且大聲喊出來。這套被稱為「指差確認」的程序是被設計來減少錯誤的安全系統。看似愚蠢,效果卻十分卓越,指差確認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五的錯誤,避免了百分之三十的事故。指差確認之所以有效,就是透過指出與說出,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注意

(二) 生活中的指差確認系統:習慣計分卡+輔助說出

一個行為越是自動化,我們越不會有意識地想到,所以許多習慣的失敗都可以歸咎於自我覺察,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指差確認」以覺察自己的行為,步驟如下:

  1. 列出每日習慣的清單
  2. 訂定自己的目標
  3. 根據目標去審視習慣行為,並且標記記號。(例如:有效習慣標上正號,無效習慣標上負號,中性的習慣,可標上等號)
  4. 當要改變習慣,可在生活中說出打算做的事情以及帶來的結果,使後果更加真實。

注意1:習慣歸類,請考量長遠的益處
注意2:判斷有效無效的標準:是否能強化身份認同
注意3:注意到習慣行為是目的,無需評價或批判自己

書中所附的習慣計分卡範本

原則二、新習慣的培養方法:執行意向與習慣堆疊

(一) 執行意向:具體的行動計劃——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當嘗試改變習慣,卻沒搞清楚具體的基本細節,容易使得意向逐漸模糊,許多人認為自己缺乏激勵,其實是沒有具體的計劃,因此行動的時間與地點無法顯而易見被提示。簡單來說,一旦設定執行意向,就是列出了具體的行動計畫,當行動的時間來臨,不需要做任何思考,只要按照預定計劃執行即可

我們不可能無意識的狀態下去運動,但是我們訓練自己在該運動的時間會開始產生想法,這就是行為制約,就像狗聽到鈴聲產生了有食物的想法進而分泌唾液。給予習慣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要讓執行的時間與地點明顯到重複的次數夠多,就算說不上原因,也會在相同時間強烈想要去執行的程度。

以我為例,執行意向為運動:我會於早上五點在客廳超慢跑45分鐘。

(二) 習慣堆疊: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人的行為很容易根據剛剛做完的事情來決定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每個行為都可能成為觸發下一個行為的提示,因此建立新習慣可利用日常行為連結進而培養。所謂的「習慣堆疊」,就是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將新的行為堆疊上去,以行為的連結性去建立新的習慣

習慣堆疊的關鍵就是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掌握基本概念,就能開始把小習慣串連,創造更大規模的堆疊。

以我來說,習慣堆疊為運動:每日起床喝完咖啡,我會執行超慢跑。

(三) 小結:找到觸發行為的正確提示

執行意向結合習慣堆疊,是為了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觸發行為的正確提示,因此選擇在日常生活中哪個時間點與地點安插新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要思考什麼時段是最容易成功,別要求自己在可能被其他事情干擾的情況下執行新的習慣。除此之外,提示的頻率也應該與新習慣發生的頻率相同,如果是每天想進行的習慣卻堆疊在一週才發生的一次的頻率上,就不是好選擇。

總而言之,新習慣與明確的提示連結的越緊,採取行動的時間來臨,我們越容易注意到。

小結: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列出日常行為是覺察的具體行動

想要根本的調整自己,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深切的自我覺察,絕不是空口白話地改變,列出日常行為是本書提供自我覺察的具體展現,如果連檢視自己日常的動力都沒有,更遑論要改善甚至改變。

我甚至會加入時間來幫助自我覺察,行為加上時間,就會發現可以調整的部分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還很大,我每天晚上十點就寢,八點處理好所有的雜事,怎麼規劃睡前兩小時的自由時間就是自我成長的重要開始,因此我也意識到如果星期一到星期五花時間在追劇,就沒有充足的時間閱讀書籍。簡言之,人有了時間感之後,就更有概念地去調整自己了。

執行意向是檢核習慣培養的方式,習慣堆疊是一種儀式感

執行意向具體點出行為產生的時間與地點,有利於提升習慣的執行度。對我來說有明確的時間與地點,提供檢核習慣培養的兩個面向,無法順利執行的原因是時間點不對,還是地點需要調整?這讓我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更細緻地去滾動調整,使新習慣更符合我的日常生活作息。

我目前的運動習慣:早上起床喝完咖啡,五點開始在客廳超慢跑45分鐘。喝咖啡是我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做的事情,當喝咖啡與超慢跑有了連結之後,每當喝咖啡我的腦袋就有了運動的念頭,久而久之,喝咖啡就是一種運動之前的儀式感。看到了習慣堆疊的說法,才覺得原來這就是行動制約的實踐,真是太有趣了!

總而言之,無論是執行意向或者習慣堆疊都是告訴我們,培養新習慣是要符合自身的生活作息,透過已經建立的無意識生活習慣去培養新的習慣,更容易成功!

感謝閱讀!😌😌😌



avatar-img
蔡鄢如的沙龍
52會員
26內容數
以111參考試卷為範圍,帶出國寫題知性與情意寫作的審題技巧與心得,歡迎你與我一同交流國寫的大學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鄢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道歉除了外在行為外, 更深層的奧義是..... 什麼樣的人懂得道歉!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道歉! 什麼樣道歉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誠意! 所以道歉高手鄭文公,完美體現道歉這件事情
當陷入悲傷難過時,我們能洞察多少自己情緒, 能覺察自己的心情,才有調整的可能性! 洞簫客由樂轉悲的原因是品讀〈赤壁賦〉的第一步, 今天來說說洞簫客的悲傷三部曲! 蘇子與洞簫客在秋夜泛舟赤壁, 明月高掛,美景當前 又是飲酒又是誦詩, 蘇子歌興大發,洞簫客以簫聲為和, 上一秒兩人的快樂
燭之武退秦師是共同選文十五篇, 其實是很有趣的一篇,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照著課文脈絡,先來談——佚之狐。 想當初自己高中唸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都會想說莫非佚之狐的哥哥是兩隻狐嗎? 那還有三隻狐、四隻狐的存在嗎? 那弟弟要怎麼叫,負一狐? 總而言之, 覺得佚之狐的媽媽還真的滿有才的!
道歉除了外在行為外, 更深層的奧義是..... 什麼樣的人懂得道歉!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道歉! 什麼樣道歉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誠意! 所以道歉高手鄭文公,完美體現道歉這件事情
當陷入悲傷難過時,我們能洞察多少自己情緒, 能覺察自己的心情,才有調整的可能性! 洞簫客由樂轉悲的原因是品讀〈赤壁賦〉的第一步, 今天來說說洞簫客的悲傷三部曲! 蘇子與洞簫客在秋夜泛舟赤壁, 明月高掛,美景當前 又是飲酒又是誦詩, 蘇子歌興大發,洞簫客以簫聲為和, 上一秒兩人的快樂
燭之武退秦師是共同選文十五篇, 其實是很有趣的一篇,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照著課文脈絡,先來談——佚之狐。 想當初自己高中唸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都會想說莫非佚之狐的哥哥是兩隻狐嗎? 那還有三隻狐、四隻狐的存在嗎? 那弟弟要怎麼叫,負一狐? 總而言之, 覺得佚之狐的媽媽還真的滿有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