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的懷孕日記EP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神經痛這個大魔王終於結束了,開心的過了舒服的一段時間,現在的胎動會比較明顯,有一次就感覺到他在伸展的同時,有一塊小小的地方凸出來,不知是手還是腳在伸展,摸著小小凸出來的地方,覺得好可愛...

緊接著來到大家害怕的另一個大魔王-糖水檢測

在喝之前,就有耳聞人家說糖水檢測是大魔王,其實我也不清楚為什麼是大魔王,好像就真的很甜是不是??

但還是不敢大意,有看網路喝糖水攻略,因此信心滿滿的去醫院驗收。

前一天空腹,早上8點先到抽血站抽第一管血,然後到婦產科報到,非常快速的在10秒內用喉嚨借過的方式喝完;喝糖水的當下,雖然真的是很甜,但是也沒有大家說的這麼可怕,快速喝完之後,覺得喉嚨甜的痛痛的,但過一下子就好了,大概過了10分鐘,覺得前額葉的地方不太舒服,然後很想睡覺,口腔很膩。

過了一個小時,去抽第二管血,又過了一個小時,抽了第三管血,然後就可以去吃早餐了,離開醫院的時候是10點左右。

在喝糖水時,身體所帶來的過程,讓我想到,之前在身心靈學習時,有說到其實甜食對身體健康很不好,對人體的危害相當大,是癌症喜歡的環境,愛吃甜食也是毒癮的一種。

圖取自-網路

圖取自-網路


身體健康

當我們攝入過多的糖類時,身體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過多的糖類會導致血糖水平的迅速上升和下降,從而引起能量波動。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此外,過多的糖類也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這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心理健康

糖類攝入過多還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有研究表明,過多的糖類攝入會影響大腦的化學平衡,從而引起情緒波動和心理問題。當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和下降時,可能會引起煩躁、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發生,如焦慮、抑郁和情緒不穩定等。

精神健康

糖類攝入過多還可能對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當我們食用高糖食品時,身體會釋放多巴胺,這是一種與獎勵相關的化學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產生對多巴胺的依賴,這可能會導致上癮和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的發生。此外,過多的糖類攝入也會影響睡眠質量,從而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


如何控制糖類攝入

  1. 減少加糖飲料和甜點的攝入。這些食品中的糖類含量很高,會迅速增加血糖水平。
  2. 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素的攝入。蛋白質和纖維素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飽足感,減少對甜食的渴望。
  3. 選擇低糖或無糖的食品。當購買食品時,查看標簽上的糖類含量,並選擇糖類含量較低的選項。
  4. 增加水的攝入。水可以幫助保持飽足感,並減少對甜食的渴望。
  5. 增加鍛煉的頻率和強度。鍛煉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對糖類的依賴。


總結

雖然糖類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常見,但攝入過多的糖類可能會對身心靈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長期而言,過多的糖類攝入可能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發生。對於心理和精神健康來說,過多的糖類攝入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心理問題和上癮等問題的發生。為了保持身心靈健康,我們需要控制糖類的攝入,並遵循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牡羊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牡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30
2023/06/30
2023/06/19
每一個階段都值得被紀錄下來,真誠的分享遇到的困難和身體上的變化。 進入一個充滿愛、奇蹟和期待的世界,展開一段獨特而美好的懷孕旅程。
Thumbnail
2023/06/19
每一個階段都值得被紀錄下來,真誠的分享遇到的困難和身體上的變化。 進入一個充滿愛、奇蹟和期待的世界,展開一段獨特而美好的懷孕旅程。
Thumbnail
2023/03/31
整體環境都對孕婦很不友善,被一堆道德規範制約,有時候一句隨口的關心都會對孕婦造成很大的負擔。
Thumbnail
2023/03/31
整體環境都對孕婦很不友善,被一堆道德規範制約,有時候一句隨口的關心都會對孕婦造成很大的負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怎麼選擇吃的食物,特別是要對「糖」的攝取要更加警覺,作者認為「糖」是一種毒品,更是百病之源!
Thumbnail
怎麼選擇吃的食物,特別是要對「糖」的攝取要更加警覺,作者認為「糖」是一種毒品,更是百病之源!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很注重健康,但是對於甜點的熱愛卻無法割捨。這就是嗜甜者的困境。雖然糖分對健康有害,但是沒有了糖,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研究人員終於推出了嗜甜者專用的營養計劃,讓你不用選擇健康和美味的二選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甜食對身體有害。其實,甜食中的糖分會在身體內被轉化為葡萄糖,進而被儲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很注重健康,但是對於甜點的熱愛卻無法割捨。這就是嗜甜者的困境。雖然糖分對健康有害,但是沒有了糖,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研究人員終於推出了嗜甜者專用的營養計劃,讓你不用選擇健康和美味的二選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甜食對身體有害。其實,甜食中的糖分會在身體內被轉化為葡萄糖,進而被儲存
Thumbnail
有些人愛吃甜食,甚至天天要喝手搖飲。糖會讓大腦感到快樂,卻也像是吸食毒品一般容易讓人上癮! 戒糖可說是現代人跟減重族都需要做的事情,今天就來教大家輕鬆戒糖、甜點的3個技巧。
Thumbnail
有些人愛吃甜食,甚至天天要喝手搖飲。糖會讓大腦感到快樂,卻也像是吸食毒品一般容易讓人上癮! 戒糖可說是現代人跟減重族都需要做的事情,今天就來教大家輕鬆戒糖、甜點的3個技巧。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Thumbnail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Thumbnail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飲食的建議,首度規定「糖」的攝取上限,每月不宜超過總熱量的一成,若以成人每天兩千大卡來算,糖應該低於兩百大卡,若以一公克糖有四大卡來算,一天總共糖類的捨取量應該少於五十公克。
Thumbnail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飲食的建議,首度規定「糖」的攝取上限,每月不宜超過總熱量的一成,若以成人每天兩千大卡來算,糖應該低於兩百大卡,若以一公克糖有四大卡來算,一天總共糖類的捨取量應該少於五十公克。
Thumbnail
我換到羅東這家診所看糖尿病有2年多了。醫師專長看和研究糖尿病,加上衛教做得很好,我除了按時吃藥外,學習了分辨食物的性質,蛋白質、醣類或是油脂;一份醣的份量有多少?先秤秤看,看有多少體積?之後用眼睛估;東西拿到手時,先看營養成分表;保持運動等,其中自己驗血糖也是每天要做的事情。 早餐的飯前血糖
Thumbnail
我換到羅東這家診所看糖尿病有2年多了。醫師專長看和研究糖尿病,加上衛教做得很好,我除了按時吃藥外,學習了分辨食物的性質,蛋白質、醣類或是油脂;一份醣的份量有多少?先秤秤看,看有多少體積?之後用眼睛估;東西拿到手時,先看營養成分表;保持運動等,其中自己驗血糖也是每天要做的事情。 早餐的飯前血糖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