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會污名化的水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擊所有的糖,自然與正統醫學的醫生同樣出於善意的對糖宣戰。

無辜的受害者就是水果。

「水果」幾乎成了一個禁忌字眼。


採行東方醫學的醫生說,水果會造成身體裡的濕氣。西方醫學的醫生則說水果會助長念珠菌與癌症。營養師與飲食飲食專家說,水果會促使糖尿病發生。健身教練則說,水果會讓你超重,甚至肥胖。


於是前幾天我個人臉書的成箱水果和冰箱滿滿也是水果的照片,引起一片關注。


「你這樣吃不會太甜了嗎?」「你這樣血糖還好嗎?」大家真的都聽信「專家」「學者」沒有任何可信度的言論,把天然的水果甜,和加工過的玉米糖漿混為一談。

雖然我還沒有百分之百的採用安東尼飲食療法,但生活中的80%,我真的都吃水果和少量蔬菜(我就料理白癡🤣),從來沒有血糖問題,另外,我沒變胖,也沒有同齡女生困擾的更年期症狀。


當地球上撻伐水果糖分太高的聲浪不斷,一群相信安東尼飲食法的百千萬人逆風而行。


我會從拒絕油膩膩的早餐,以一杯檸檬水啟動一天為開始,藉以沖刷前一晚肝臟辛苦工作排出的毒素,休息三十分鐘後喝西洋芹汁,以其中大量的鈉簇鹽修復身體,再以香蕉野生藍莓香菜(我以前超怕它)等多項蔬果打成的排重金屬果昔接續(重金屬殘留體內是造成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主要因素),一個早上飽到不行。


午餐多數是當季水果吃到飽,芒果、鳳梨、荔枝,或是西瓜連籽一起打汁也是飽到天靈蓋的一餐。

晚餐有時就跟認為「蛋白質很重要」的朋友一起吃吃人間的食物,大多時候也是簡單的蔬菜加很多水果了事。


因為轉型的粉絲專頁,同事同學還有朋友,常在見到我時或是直接私Line詢問相關訊息,大家都渴求健康卻都離健康有點距離。


其實健康不難。

先知道我們吃下肚的食物成份是第一步(you are what you eat),再來開始大量的生食蔬菜、水果,戒除蛋奶麩質,給身體一點時間恢復感知,你便會逐步知道那些食物受到身體歡迎,也就能夠慢慢拾回那久違的健康。

raw-image


#醫療靈媒

#改變生命的食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精靈的沙龍
100會員
140內容數
精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平時每天吃的早餐是否為甜食?再接著檢視一下我們耐餓的時間是否可以超過五個小時而不感到飢餓、頭暈或顫抖?或許有些人會說自己又沒有糖尿病,根本不需要少吃甜食,也有人會說遺傳基因的影響遠比飲食習慣來的更加深遠,其實這都是因為疾病尚且未找上門而替自己貪吃所找的藉口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平時每天吃的早餐是否為甜食?再接著檢視一下我們耐餓的時間是否可以超過五個小時而不感到飢餓、頭暈或顫抖?或許有些人會說自己又沒有糖尿病,根本不需要少吃甜食,也有人會說遺傳基因的影響遠比飲食習慣來的更加深遠,其實這都是因為疾病尚且未找上門而替自己貪吃所找的藉口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很注重健康,但是對於甜點的熱愛卻無法割捨。這就是嗜甜者的困境。雖然糖分對健康有害,但是沒有了糖,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研究人員終於推出了嗜甜者專用的營養計劃,讓你不用選擇健康和美味的二選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甜食對身體有害。其實,甜食中的糖分會在身體內被轉化為葡萄糖,進而被儲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很注重健康,但是對於甜點的熱愛卻無法割捨。這就是嗜甜者的困境。雖然糖分對健康有害,但是沒有了糖,生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研究人員終於推出了嗜甜者專用的營養計劃,讓你不用選擇健康和美味的二選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甜食對身體有害。其實,甜食中的糖分會在身體內被轉化為葡萄糖,進而被儲存
Thumbnail
前幾天朋友問我,她買到一顆一百元聽說厲害的蛋黃酥,問我要不要? 今年之前的我會說好,甚至自己找好想買的店家。今年很認真執行MM飲食之後,對很多東西都少了食慾,甚至發現以前超容易生氣動怒,現在整個人都阿彌陀佛,啊哈哈,是相對平和與平靜啦! 八月中開始紀錄每日飲食、睡眠和便便狀態,像是一種人體實驗般。
Thumbnail
前幾天朋友問我,她買到一顆一百元聽說厲害的蛋黃酥,問我要不要? 今年之前的我會說好,甚至自己找好想買的店家。今年很認真執行MM飲食之後,對很多東西都少了食慾,甚至發現以前超容易生氣動怒,現在整個人都阿彌陀佛,啊哈哈,是相對平和與平靜啦! 八月中開始紀錄每日飲食、睡眠和便便狀態,像是一種人體實驗般。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26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布魯克.歐珀、派翠西亞.法瑞絲 書籍來源:闕又上推薦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14.12初版 ISBN: 9789862419809 #健康飲食 #糖 #減重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26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布魯克.歐珀、派翠西亞.法瑞絲 書籍來源:闕又上推薦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14.12初版 ISBN: 9789862419809 #健康飲食 #糖 #減重
Thumbnail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Thumbnail
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了解 “減醣”的心法。沒想到內容還真的是關於 糖而不是醣。 不過,與其紀錄書中的內容,倒是比較想分享書中的寫法。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