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TALK】人際關係 不只是靠一張嘴 真心誠意 才能建立長久人脈:當不了「社牛」 就注定要邊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張愛玲
真正長久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必刻意經營,時候到了,緣分對了,彼此能夠產生平等的情感連結,不管是深層交集還是點頭之交,留下甚麼印象才是重點。
圖片
沒有「互相」的相處模式,稱不上「人際關係」。

圖片

#初次見面

剛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你會選擇主動與人交談,還是默不吭聲?
團體中有些人外向活潑,總是負責炒熱氣氛,這種人適應能力很好,擅長交際,到哪都能快速融入環境;有些人則安靜內向,不喜歡主動與人攀談,大多時候都是獨來獨往,這樣的人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敞開心胸。不管是校園生活還是社會職場,「自來熟」的人通常比較吃香,慢熱的人則容易成為人群中被遺忘的對象。但其實內向的人若善用自己的特質,你也可以受歡迎!
外向者:
  1. 活潑熱情,率真開朗(通常是團體中的開心果)
  2. 性格豪邁且不拘小節(待人處事落落大方)
  3. 不怕生,適應能力好(快速結識朋友)
內向者:
  1. 溫和少話,輕聲細語(相對沉穩可靠)
  2. 心思細膩且設想周到(給人體貼溫柔的形象)
  3. 禮貌客氣,不容易得罪人(行事作風注重細節)
圖片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可以做不到熱情如火,但臉上記得掛上笑容,平靜溫和的人,更容易延續長久的人際關係。
內向者的好,需要時間細細品味。
圖片

#人格特質

說話語氣可以模仿、 行為舉止可以假裝,但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騙不了人,第一次見面,外向的人就像熱烈的艷陽,成為全場焦點,然而內向的人卻是人群裡不可忽視的微光,不冷不熱, 相處起來自在舒服。心理學家尼爾森(Liza Walter Nelson)說:
「內向的人可以利用冷靜的特質,來創造一種穩重、鎮定自若的風度。」
YC不是一個擅於社交的人,做得到但不喜歡,比起一群人熱鬧,我更喜歡獨處的時光,享受沉澱自己的過程,也因為這樣的性格,我總是需要花點時間,才能與身邊的人進一步交往。跟朋友相處時,我更多時候都在聆聽,或許是不習慣表達、或許是沒有機會開口,也可能是根本不需要說,因為光是接收其他人的輸出,腦袋就有得忙了。
我的人際關係就是這樣「聽」出來的,說的人太多就凸顯了聆聽者的優勢。
圖片
身邊有人總是胡言亂語,逗你開心,生活變得可愛有趣;身邊有人願意真心誠意聽你訴說,是人生莫大的幸運。
內向的你發揮特質:做個可以讓人放心依靠、穩重體貼的朋友。
圖片

#高級感

到底哪一種人稱的上「人緣好」?
一群好朋友裡總會有個角色,平常不太加入大家的話題、聚會沒有每次都參加,看上去就是團體中的配角,但沒有他,這群人就不會凝聚了。一個團體中的「靈魂人物」,不見得是最活潑的,也不一定是最亮眼的,不過他絕對是最有智慧的,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出建議,在大家情緒低落時,成為最可靠的支柱。
人跟人之間的相處,就是一次次的互相摸索,找出讓這段緣份能夠持續下去的相處模式,達到平衡後的雙方,才能夠成為彼此的人脈、不可或缺的夥伴。
「開始讓人舒服的,一定是言語;後來讓人心服的,一定是人品。」生活不全是利益,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彼此溫暖,人與人的關係一定是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
祝福大家在人際關係裡輕鬆做自己。
謝謝!
*圖片來自Google*
※部分資料取自網路
avatar-img
49會員
275內容數
現實與想像,是我們與生活間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C talk about life! 的其他內容
經歷該經歷的事,不期待,不強求。 生活是你越用力,就越疲憊,當你真正放下後,就會發現事情都在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展,放慢腳步,一切會如約而至。 以為左右兩條岔路要二選一,沒想到世界要你停在原地。 #空得失 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知道就好。 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摸不透身邊的人,對生活現況感到徬徨,想要逃離眼前
面試是雙向的,面試者須展現求職的自信,同時表達自身工作能力;面試官除了展現招聘誠意,同時從中培養識人才的慧眼。 YC從學生時期到正式出社會,經歷過各種面試場面,也曾以面試官的角度來應徵求職者,在兩個位置感受截然不同的立場,今天這篇文章就想透過經驗分享,和求職者或公司方聊聊「面試」該注意甚麼? #心態
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意思,受到表情、語氣、時間點還有場合的影響,每一項都是決定這句話是否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討論:「為甚麼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擁有好人緣?」 專業不夠長篇大論,我分享實用的簡單道理 「好口才、好眼光」不是業務銷售的專利,有眼光的人,更能事半功倍;會說話的人,更容易取得信賴。今天就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美國近年來掀起一陣「經濟獨立,早早退休」的風潮,這不是一夜暴富的洗腦宣言,而是弄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今天就來聊聊想成為「FIRE族」,你需要搞清楚哪些事? #躺平族 疫情後的生活,並沒有馬上進入大家期盼的復
有了人生規劃圖,你就萬事如意了嗎? 人生每個階段給自己設定目標,固然是好事,但一切若成為心裡的大石,不妨嘗試放下原有的規劃,一步一腳印活在當下。 #出發點 對未來有期待,想要實現腦中的遠景,並在紙上一筆一畫寫下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這是很多人會做的事,主動性規劃自己的生涯,絕對是值得讚賞的行為,若拿著
愛情與麵包你會怎麼選? 這個問題在遇見愛情以前,你可能會說:「當然是麵包」;談了戀愛以後,你大概會陷入抉擇,卻沒辦法理直氣壯的說「當然是愛情」。 #是非題 「對或錯」在考卷上總有個標準答案,無論有多不確定,也只需要在圈和叉之間選擇一個填入答案卡,好像也不是特別在乎有沒有答對。長大後,生活裡的試題全都
經歷該經歷的事,不期待,不強求。 生活是你越用力,就越疲憊,當你真正放下後,就會發現事情都在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展,放慢腳步,一切會如約而至。 以為左右兩條岔路要二選一,沒想到世界要你停在原地。 #空得失 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知道就好。 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摸不透身邊的人,對生活現況感到徬徨,想要逃離眼前
面試是雙向的,面試者須展現求職的自信,同時表達自身工作能力;面試官除了展現招聘誠意,同時從中培養識人才的慧眼。 YC從學生時期到正式出社會,經歷過各種面試場面,也曾以面試官的角度來應徵求職者,在兩個位置感受截然不同的立場,今天這篇文章就想透過經驗分享,和求職者或公司方聊聊「面試」該注意甚麼? #心態
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意思,受到表情、語氣、時間點還有場合的影響,每一項都是決定這句話是否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討論:「為甚麼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擁有好人緣?」 專業不夠長篇大論,我分享實用的簡單道理 「好口才、好眼光」不是業務銷售的專利,有眼光的人,更能事半功倍;會說話的人,更容易取得信賴。今天就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美國近年來掀起一陣「經濟獨立,早早退休」的風潮,這不是一夜暴富的洗腦宣言,而是弄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今天就來聊聊想成為「FIRE族」,你需要搞清楚哪些事? #躺平族 疫情後的生活,並沒有馬上進入大家期盼的復
有了人生規劃圖,你就萬事如意了嗎? 人生每個階段給自己設定目標,固然是好事,但一切若成為心裡的大石,不妨嘗試放下原有的規劃,一步一腳印活在當下。 #出發點 對未來有期待,想要實現腦中的遠景,並在紙上一筆一畫寫下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這是很多人會做的事,主動性規劃自己的生涯,絕對是值得讚賞的行為,若拿著
愛情與麵包你會怎麼選? 這個問題在遇見愛情以前,你可能會說:「當然是麵包」;談了戀愛以後,你大概會陷入抉擇,卻沒辦法理直氣壯的說「當然是愛情」。 #是非題 「對或錯」在考卷上總有個標準答案,無論有多不確定,也只需要在圈和叉之間選擇一個填入答案卡,好像也不是特別在乎有沒有答對。長大後,生活裡的試題全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三定律,想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只有這種辦法。
Thumbnail
       你會重視職場上的社交關係嗎?你會在意自己的在職場的人脈嗎?我們常常聽到在社會上人脈很重要,人脈就是一種資源廣,許多事就好辦,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那些有自信、樂觀、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和社交技巧的人比較容易被人所喜愛。如果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就需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找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以及以及尋求改善的方法,是成長的第一步。一個能夠清楚認識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潛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成長。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三定律,想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只有這種辦法。
Thumbnail
       你會重視職場上的社交關係嗎?你會在意自己的在職場的人脈嗎?我們常常聽到在社會上人脈很重要,人脈就是一種資源廣,許多事就好辦,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那些有自信、樂觀、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和社交技巧的人比較容易被人所喜愛。如果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就需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找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以及以及尋求改善的方法,是成長的第一步。一個能夠清楚認識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潛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成長。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