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溝通,為什麼有些人沒辦法自在的對話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不過這次不同的是,我試著為自己找到比較自在的方式。也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以及我這一路的方法。


raw-image




一、人格面具

從《安靜就是力量》啟蒙了我對性格的興趣,為什麼我沒辦法融入圈圈裡呢,在這幾年的觀察與研究,也慢慢的釐清。

從小到大,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別人做的到,為什麼你做不到」,這大概也是很多人會有社交焦慮的原因。

有些人透過模仿別人的樣子來融入社交圈,但這個模仿卻不是原本自己的樣子。

有些人透過模仿別人的樣子來融入社交圈,但這個模仿卻不是原本自己的樣子。久而久之,面具戴久了,自己也不是自己了,我們越在乎別人的評價,就越容易迷失在社群裡。不願意也害怕直面真實的自己。


二、拆掉面具開始自由書寫



大學時期,淑媚老師推薦了我們自由書寫,那時候我就愛上了自由書寫的自由,也是我創作的原始能量,包含現在限動也是我自由書寫的板板。

也是從自由書寫裡找到我自己真實的聲音與想法,能夠在創作裡如此自由,也是歸功於我喜歡寫給自己,所以,其實大家看到我的文章,文章的TA第一個絕對是我自己。

我大概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吧,我還是那個2009年,臉書剛開始時,哪個喜歡發發廢文的人。

比起寫文案和向外的對話,我很喜歡記錄日常的體悟,我從來不缺乏靈感,因為這已然成為習慣了。

對我來說,文字裝載著我的思想與情感,那些曾經梗在喉嚨的話,也慢慢稀釋成可以被理解的概念與信念。

對話也不會在因為眼前人的喜歡與否而停止感到惋惜,我始終是我。


三、社交風格

直到今天,我認真意識到內向者絕對可以好好自在的溝通與對話,外向者亦然。

性格並非能力,但影響著我們理解世界與內在重新組織,我們需要花時間認識自己,有耐心的向內對話,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人,也需要花時間與他人建立對話,建立有意義的連結。

有些人可以與人建立深度的對話與連結,有些人可以在演講場合控場。不同的擅長就會有不同的限制,不同的性格,可能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心魔,過往的社交焦慮,我們會把自己保護起來,難以無法突破哪個尷尬與害羞。

當你在持續發展的路上,不同人就會有他自己的社交技巧和風格。我也會漸漸學會欣賞與接納不同人展現出來的樣貌。


四、建立安全感

回到那個尷尬與害羞,背後的情緒正是焦慮,之所以難以開口,我在《羞辱創傷》裡有很深刻的體悟。

羞辱太常見,常見到我們以為那是健康的文化,但那些創傷經驗都是一次次對內在的打擊。

之所以,自由書寫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在於,如果我們害怕向外遭遇到更多傷害,試著寫下自己的對話,給自己支持和接納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想分享一些想法給大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與自己社交小圈圈,有大有小,有深有淺。

也因此會有不同的社交風格,我們不需要強求別人跟我們一樣,對話並非要求對方一定要懂自己,而是找到共同的頻率。

如果內在與外在世界都安在的話,對話與交流就會很自在。

自在也好,不自在也好,用真實的自己慢慢的練習吧。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IG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2.11.26


推薦大家看看我過往的文章

溝通大事情:聊聊「文字」與「面對面」的資訊落差|方格子 vocus

想要溝通,先學會傾聽:同理傾聽的藝術《同理心的力量》 |方格子 vocus

情感是無法壓抑的,就像你的存在是無法被抹滅的,應然與實然的衝突,造成我們的分裂感。|方格子 vocu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分享內向者如何與他人溝通,裡面提到的不自在社交狀況彷彿就是在寫以前的我,結論非常鼓舞。確實,我們都可以找到適合的頻率,自在地好好對話。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69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3/06/06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Thumbnail
2023/06/06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Thumbnail
2021/06/26
接住對方的心情,再試著完整釋放出來
Thumbnail
2021/06/26
接住對方的心情,再試著完整釋放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認識陌生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每天的生活都很封閉,對他人缺乏好奇心,那麼你在與他人互動時也很難深入了解彼此。如果你不願意離開平常的環境(例如房間或辦公座位)去認識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那麼你就無法結識更多人。 為什麼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不會邀請你去認識他們所認識的人呢?如果你沒有
Thumbnail
在認識陌生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每天的生活都很封閉,對他人缺乏好奇心,那麼你在與他人互動時也很難深入了解彼此。如果你不願意離開平常的環境(例如房間或辦公座位)去認識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那麼你就無法結識更多人。 為什麼新來的廠商或同事的朋友不會邀請你去認識他們所認識的人呢?如果你沒有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彼此的頻率合不合,應該不少人會認同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至於怎麼樣才是頻率合,很難定義,或許是共同的話題與興趣,可能是個性上的互補或相似,也許彼此就是相見如故莫名親近。但,同樣地,我們跟某些人就是合不來,沒有共同的話題,彼此的價值觀也不同,甚至還會莫名的討厭對方。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彼此的頻率合不合,應該不少人會認同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至於怎麼樣才是頻率合,很難定義,或許是共同的話題與興趣,可能是個性上的互補或相似,也許彼此就是相見如故莫名親近。但,同樣地,我們跟某些人就是合不來,沒有共同的話題,彼此的價值觀也不同,甚至還會莫名的討厭對方。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在這個社會變遷快速的世代,我們都知道,人脈可是越來越重要。在許多事情中,好的機會有時是需要靠著他人的介紹與協助,才能進展得更加順利,所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此,如何善用身邊的人際關係,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學習議題。不過我們今天不談論這個話題,而是要來說說,假如自己是一個偏內向的人…
Thumbnail
在這個社會變遷快速的世代,我們都知道,人脈可是越來越重要。在許多事情中,好的機會有時是需要靠著他人的介紹與協助,才能進展得更加順利,所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此,如何善用身邊的人際關係,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學習議題。不過我們今天不談論這個話題,而是要來說說,假如自己是一個偏內向的人…
Thumbnail
想聊這個話題有段時間,發現有跟我一樣困擾的人不少 身為這個地球上佔1/3的族群,無論做什麼好像都格格不入 也曾經覺得自己不適合經營自媒體
Thumbnail
想聊這個話題有段時間,發現有跟我一樣困擾的人不少 身為這個地球上佔1/3的族群,無論做什麼好像都格格不入 也曾經覺得自己不適合經營自媒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