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指數三分>> 外傷重症椎心的救命現場 唐貞綾醫師
昏迷指數三分是最重度的昏迷,眼不會睜、口不發聲、肢體毫無反應。
用維基百科的定義是-昏迷指數(Coma Scale、CS),是醫學上評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標,昏迷指數越低就代表病人腦部的傷害程度越嚴重。它的滿分是十五分,最低分數則為三分。
唐唐醫師用俏皮又帶點幽默的文字,詮釋出她在外傷現場、急診室所見所聞的一幕幕奮力拚搏的血淚愛恨交織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其想傳達的理念,讀來有些悲傷,但每一個故事卻又彷佛地與我們那麼接近,甚至是我們也曾經歷過的。
在這本書中,我特別有感的是這三篇故事:
一、最後的庝愛是手放開-在摯愛的人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堅持不棄的救治究竟是愛的體現,還是在世的我們還不願意接受他們即將離開的事實?
我自己也經歷過從小陪伴最親愛的阿嬤,在她病重、甚至是重度失智狀態時,身為至親家屬的我們,仍舊不曉得什麼樣的愛及方式是比較接近阿嬤她本人所想要的。在簽下病危通知時,要不要請醫師死命的救回來,哪怕插管、氣切…都要救,可,這樣的愛到最後真的會令人難以適從的揪心。好像怎麼做都會有遺憾…。
二、三歲孩子的腦,竟萎縮得像八十歲老人-我很不願相信「虎毒不食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些歌功訟德又不合邏輯的話。
每當看到那些被家暴、被性侵的家庭新聞事件時,真心覺得我們國家的法律應該向新加坡看齊。我很想信奉孟子的人性本善論,但現實總讓人不得不往荀子所主張的人性本惡靠攏。我也相信,人應該有其善的一面,其善的行為會受到每一個後天環境的影響,而父母也是其中一個關鍵點。
把孩子當成出氣桶、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權延伸,這些以愛為名的暴力及勒索,真的很令人心疼及無力。希望這些獨裁專治的愛,有天可以不再充斥在這個社會上,還給孩子一份本應屬於他的安全感吧!
三、被隱藏起來的珍珠-如果我不是你們要的我,你們還會要我嗎?
從母親子宮呱呱墜地來到世界的那一刻開始,不應該是充滿愛和歡樂的嗎?
曾幾何時,那份名為「愛」的情感是我們感受到安全的希冀,而又曾何開始,那份名為「愛」的情感儼然成為我們感受窒息的枷鎖。
這份愛是在什麼時間「質變」的? 又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開始「走偏」了呢?
父母的期望變成了孩子人生目標及意義,究竟孩子們的人生是要為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活,還是他真能順應自己感受到快樂與否而存在呢?
追求著父母的認同,直到那份壓抑在心中的不安空洞越來越大,直到自己也承受不住爆發…,總得等到真正失去孩子的那一刻,你才能想起當初懷上這個孩子的那份「初心」-只願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
日劇<<Mother>>中說過:「母親與孩子之間,從來就不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只是因為相遇了而已。」
#比悲傷更悲傷的那句話是下輩子我不要再當你的孩子
每一個故事,背後都牽扯著不同原生家庭的愛與痛。再怎樣的輕描淡寫仍舊難以掩飾那層紗下的巨大傷痛。願生命的最後,至少我們都能和自己「和解」。
#這不是一句「我願意同理你」就真能感同身受的
生與死,這兩道課題,是身為人我們都需面對。
可更難的是,當遇到我們摯愛的人因著生病或意外而需要作出抉擇時。
我們會不捨、會悲傷、會心疼,心疼他們為了維持生命所接受的種種治療。
然而病床上的他們早已失去知覺,只剩一具躺在病床上的軀體。
除了「維持」生命外,他們還剩下什麼?
我們的選擇究竟是因為仍有希望而不放手,抑或是因著自己對那份愛的執著呢?
誰都不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中面臨如此令人心碎的抉擇。但倘若那個時刻到來,是不是我們能選擇還給我們愛的人生命最後的尊嚴。
#深愛是讓不捨離開的人好好走,讓留下的人能放手-唐唐醫師
有些人,我們可能以為會一直待在身邊,殊不知一個轉身,一句再見就成了一輩子的遺憾。畢竟,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無法預料哪個會先到。
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我們就在還康健的狀態,和我們愛的人,好好地討論。倘若有天,有天真的遇到了那些病危狀況時,他想怎麼做,抑或希望屆時在他身旁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誠如唐唐醫師說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但回憶是屬於大家的。別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把那份疼愛變成了對活著的一種執著。
最後,我對書中唐唐醫師在開導阿信時,說出的這番話,深感認同-
「你做了當時你認為最好的處置。即使那是錯的,你在當時仍認為那是最好的。你不能改變做過的決定,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讓它毀了你。你要學會原諒自己。」
上面這一段話是出自美劇<<醜聞風暴>>(Scandal) ,原文為:「You did what you thought best at the time. Even it was wrong, you thought it was best. You can’t change the choice you made. All you can do is not that it ruined you. And you’re going to forgive youself.」
#就算能重來,或許我們仍舊會做出相同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