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筆法?談其紐時投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龍應台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讓人不禁想起上個月由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與郭力昕等四名學者共同發出的反戰聲明。兩者有固然有相似之處,例如把台灣政治人物如馬英九的訪中視為友好的、和解的舉動,而把歐美政治人物如裴洛西訪台視作惡意的、挑釁的行程,又如兩者所認定的「務實」,其實都是綏靖主義的外交政策,無視中國在文化上沒有包容,在外交上也不講信用的史實。

雖然結論相似,但兩者論述的出發點卻有不同。反戰聲明的學者們是從左派的、世界大同的、疑美論的觀點出發,而馬政府時期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則是從國族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的角度著手,她的投書某種程度非但不反美,文末一句「誰先開槍怪誰」,反而更像是為了總統大選,在替國民黨爭取美國人的信任與支持。

這篇投書從煩惱著台積電跟核電廠會被炸毀的晚餐談話說起,龍應台筆下描繪了憂國憂民卻已是遲暮之年的退休將領、善良卻總在吃政治悶虧的農夫漁民,還有大時代下隨帝國鬥爭而無奈活在戰爭陰霾下的平民百姓們。整篇文章,說穿了就是「票投民進黨,孩子上戰場」的大江大海版本,而她這篇文章的問題也和她的小說一樣,總是想透過聚焦在平凡人物的生活苦衷,透過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敘事,透過對細節與情感的描述,從而逃避真正值得思考的政治實務問題與道德價值判斷。

喜歡她的人,可能會專注她文筆下的人文關懷,但願意深入研究她的人,必然會發現她的關懷是膚淺與缺乏勇氣的,導致她始終只能以他人的口、轉述他人的經驗,薄弱地用個案證成觀點。如此一來,事實的真偽、價值的判斷責任都在他人身上,她只負責做一個悲天憫人的濫好人。這種不沾鍋的寫法,也無怪乎龍應台能得到馬英九的提拔,可以說龍應台根本就是文壇上的馬英九。

本文刊登於思想坦克專欄,懇請點閱支持:

小說家可以天馬行空,可以不問實務,但島嶼上真實面對侵略威脅的台灣人不行,所以我們必須一一推敲龍應台每一段論述的可能性與解方。

當龍應台文中退休的前國防高官說「中國可以直接封鎖台灣,不訴諸軍事行動的情況下佔領這個島」時,我們會問中國是封鎖整片海域嗎?是封鎖主要航道嗎?還是封鎖台灣所有港口?即使假定中國理論上辦得到能封鎖整片海域,但全球容量前10%的大型貨船中,近9成會經過台灣海峽,屆時中國政治上要怎麼處理?是要歐美日韓的貨船排隊給中國檢查還是直接開火?封鎖必經航道的話,中國要用什麼理由去封鎖麻六甲海峽?要封鎖台灣港口的話,拜託,都已經來到我們港口外了,屆時戰爭早已開打,還談什麼「不訴諸軍事行動」。

當提到台灣的天然氣儲備目前只能維持8天時,那我們不禁要問龍應台支持哪一種解方?是要多蓋天然氣接收站與儲存槽,還是讓燃煤機組除役後暫不拆除,透過更高的儲煤含量來避免電力短缺?別忘了這兩種方案都遭到國民黨全力阻擋。龍前部長在文章又提到,「擔心核電廠會因焦土政策而被炸毀,從而令這個島嶼變成對中國毫無用處的放射性荒地」,這讓人更加好奇,究竟她支持的能源政策是什麼?還是這又是經典的「龍應台筆法」,只談生活小故事,只談情感受傷的人們,而不談論事情的原因跟解方呢?

更離譜的是,當龍應台提到經濟問題時舉的例子,批評了「有獨立傾向的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總統選舉後,中國通過一系列禁令收緊了農業進口市場」。當然,中國基於政治理由阻礙既有經濟交流,龍應台絕對認為這是民進黨的錯,但馬英九時期台灣被中國竊取了多少農業技術,難道龍部長都沒有聽聞嗎?包含這兩年鬧得最大的金鑽鳳梨跟石斑,都是先騙取台灣農民技術投資,等到中國國內產量足夠後就吃乾抹淨禁止進口,最終受傷的依然是台灣農民。難道龍應台的解方,就是重蹈馬政府的覆轍嗎?如果是這樣,那我更擔心我們的晶片技術在國民黨執政下,還能維持多久優勢?

本文刊登於思想坦克專欄,懇請點閱支持:

因為對這些問題,龍應台都沒有辦法提出政策,只能再一次回到國民黨戰爭恐嚇地套路上,自顧自地說:「在台灣,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幾乎出現在每一次晚餐談話中。」

在初讀著篇投書時,我對這句話尤其感到困惑。即使在裴洛西率團訪台,中國連續多日繞台軍演,甚至連東風系列飛彈越過台灣上方的外太空時,我也沒在晚餐中聽過這個話題。相較起氣氛緊張的新聞報導,當時台灣民間「食飯皇帝大」的平淡反應還引起諸多外媒好奇,也許就像龍應台在同一篇文章中矛盾的說詞:「這一切對台灣人民來說都不是新鮮事。」

是的,這一切都不是新鮮事。如果龍應台的每一次晚餐談話都涉及與中國開戰,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本人總是把這個話題帶上餐桌,而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跟她投書的原因一樣是為了選舉。她真正想說的,只有文章的結論:「如果國民黨在總統選舉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民進黨保住了權力,誰知道呢?」

藉著文中一位朋友的口,龍應台婉轉地道出了她的理想:「他支持與中國統一,因為這是他祖先的土地。他認為,具有相同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人應該成為一個國家。他想要一個強大、繁榮、屹立於世界的中國,台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是屬於馬英九、屬於龍應台的大中華幻想,即使遠有西藏與中國簽下和平協議卻換來屠殺的史實,近有《中英聯合聲明》強調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卻換來《香港國安法》的鐵碗鎮壓,他們仍願意相信和平共榮大中國有存在的可能。上個月的反戰聲明中,至少還提到了「台灣自主」的重要性,但在龍應台筆下,台灣只是「證明民主在中華文化環境裡可以運轉」的一個例子。換言之,無論台灣人在民主與自由上取得多高的成就,在她眼中都只是證明了台灣人體內優秀的中國民族血統,而非我們獨特的文化或獨立的民族性格,

龍應台說,上個月的學者們的反戰聲明被批評為天真。而在我看來,學者們的天真來自於他們對人性與世界和平的理想,而龍應台與馬英九之自詡的使命,則是讓兩岸統一成為一個更優秀、更強大的大中國,前者的理想固然不切實際甚至會造成災難,但比起後者,至少反戰小組是讓人昂首死在對人性善與尊嚴的信仰上,而龍應台與馬英九之流,卻只會讓台灣人無聲無息地,死在對中國這個標誌的虛妄幻想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位在基隆祥豐營區的陸軍三支部彈藥庫,日前在例行彈檢過程中發生爆炸意外。支持彈藥庫遷移的在地議員呂美玲為爭取民眾支持,與媒體一同上街採訪,不料卻在祥豐市場中與造船廠老闆賴先生發生口角。
Thumbnail
位在基隆祥豐營區的陸軍三支部彈藥庫,日前在例行彈檢過程中發生爆炸意外。支持彈藥庫遷移的在地議員呂美玲為爭取民眾支持,與媒體一同上街採訪,不料卻在祥豐市場中與造船廠老闆賴先生發生口角。
Thumbnail
龍應台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讓人不禁想起上個月由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與郭力昕等四名學者共同發出的反戰聲明。
Thumbnail
龍應台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讓人不禁想起上個月由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與郭力昕等四名學者共同發出的反戰聲明。
Thumbnail
還記得在4年前,強颱「燕子」侵襲日本,多名台人受困大阪關西機場。當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江啟臣、陳宜民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依據中國捏造的假新聞,稱台灣人都靠中國駐日大使館派車接送脫困,引起輿論譁然,也間接使台灣損失了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懇請點擊下方思想坦克網站支持:
Thumbnail
還記得在4年前,強颱「燕子」侵襲日本,多名台人受困大阪關西機場。當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江啟臣、陳宜民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依據中國捏造的假新聞,稱台灣人都靠中國駐日大使館派車接送脫困,引起輿論譁然,也間接使台灣損失了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懇請點擊下方思想坦克網站支持:
Thumbnail
近日在網上讀到一個觀點,實際上是 |方格子| 的一位作者的觀點,很有問題,犯了從事政治評論的兩大忌諱﹕表面化和一廂情願。一般來說,網路上,尤其是Youtube 網紅,犯此毛病的多如牛毛,沒有置評的必要﹔但一旦涉及臺海問題,而發論者為臺灣朋友,後果則可以十分嚴重,因此有必要拿出來分析一下。
Thumbnail
近日在網上讀到一個觀點,實際上是 |方格子| 的一位作者的觀點,很有問題,犯了從事政治評論的兩大忌諱﹕表面化和一廂情願。一般來說,網路上,尤其是Youtube 網紅,犯此毛病的多如牛毛,沒有置評的必要﹔但一旦涉及臺海問題,而發論者為臺灣朋友,後果則可以十分嚴重,因此有必要拿出來分析一下。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
Thumbnail
蔡英文初入政壇時,曾有「民進黨白玫瑰」之稱,予人冷靜、清新的知性感。然而經歷陸委會主委、民進黨黨主席等職務歷練,如今身居總統之位的蔡英文,已不復當年的不慍不火,而是在台灣日漸極化的政治氛圍中,改以強悍反中的面目示人,故又被青年支持者冠以「辣台妹」的別稱。
Thumbnail
蔡英文初入政壇時,曾有「民進黨白玫瑰」之稱,予人冷靜、清新的知性感。然而經歷陸委會主委、民進黨黨主席等職務歷練,如今身居總統之位的蔡英文,已不復當年的不慍不火,而是在台灣日漸極化的政治氛圍中,改以強悍反中的面目示人,故又被青年支持者冠以「辣台妹」的別稱。
Thumbnail
國民黨初選結束,喜樂島聯盟黨成立。2020大選的參賽組合已經顯現出雛型。在民進黨墮落成舊時代的國民黨之後,有新的政黨成立令人振奮。但喜樂島聯盟黨成立首日,黨主席羅仁貴就被媒體吃豆腐,發言被操作成『不推總統、祝福蔡賴配』。雖然緊急發出澄清聲明,但這在我看來如同馬失前蹄。一個還搞不清楚台灣媒體是怎麼一
Thumbnail
國民黨初選結束,喜樂島聯盟黨成立。2020大選的參賽組合已經顯現出雛型。在民進黨墮落成舊時代的國民黨之後,有新的政黨成立令人振奮。但喜樂島聯盟黨成立首日,黨主席羅仁貴就被媒體吃豆腐,發言被操作成『不推總統、祝福蔡賴配』。雖然緊急發出澄清聲明,但這在我看來如同馬失前蹄。一個還搞不清楚台灣媒體是怎麼一
Thumbnail
《台灣星火》粉專的第一篇文 看的人是零。在我不斷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之後,一直有網友質疑我分享這個粉專的目的,以及我為何一直針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看到民進黨的墮落、以及傳出「政經」即將停播的消息,心有所感,記錄此篇。
Thumbnail
《台灣星火》粉專的第一篇文 看的人是零。在我不斷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之後,一直有網友質疑我分享這個粉專的目的,以及我為何一直針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看到民進黨的墮落、以及傳出「政經」即將停播的消息,心有所感,記錄此篇。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最近常因網路上的一些熱門新聞或話題,一時手癢留了言,沒想到竟引來了一長串的回應。
Thumbnail
最近常因網路上的一些熱門新聞或話題,一時手癢留了言,沒想到竟引來了一長串的回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