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我們的七日戰爭-成為中流砥柱前的抗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的七日戰爭是改編自宗田理在1985年發行的同名小說,其實也曾於1988年推出真人版電影了,而這次的作品的故事也與原小說有些不同,感覺有延續的意味在裏頭。值得一提的是,原真人版有參與演出的宮澤理惠,這次也會再次回歸擔任原角色的聲優。
青春究竟是怎樣的樣貌?看這部片時不時都會想到五月天《盛夏光年》這首歌的歌詞:「盛夏的一場狂歡,來到了光年之外,長大難道是人必經的潰爛」,在電影中青春不僅是與成長腐敗的反叛掙扎,還有著現實與虛擬間的界線的拉扯,真實與謊言的自我面對,然後最後似乎明白,成為所謂的大人定義的社會中流砥柱,充其量都是個幌子。這也讓人不禁思索,想成為怎樣的大人?
青春這個短暫的人生歲月,也許真的可以「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七日的抗爭也許不能改變世界,但也許能改變自己。劇中發生的場景位於北海道的里宮町,雖不是真實存在的地點,但確實北海道也面臨了地方創生的議題,電影中也帶到了工作困難、青年人口外流、廢置的老舊煤炭工廠等產業轉型的困境,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也值得推薦去看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 別忘了,你是自由的! | #電影 #影評 #劇評 #藝術 #展覽 #藝評 #設計 #旅遊 #文學 #美學 #ART #秘境 #運動 #健身 #泡湯 #游泳 #瑜珈 #療癒 #健康 #身心靈 #保健 #骨董 #古美術 #日本 #肉桂捲 #樂評 #表演#爵士#Jazz合作邀約:gimmy00000@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完這部電影,彷彿中了萬花筒寫輪眼, 要花許多時間平復,才能再回到現實。 整部戲就跟看恐怖片一樣, 塔利班組織就像幽靈一般神出鬼沒,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受到驚嚇...
工作可以斜槓,性格能不能呢? 最近在追愛奇藝播的《邪惡與瘋狂》(Bad and Crazy),這部可是《驅魔麵館》導演劉先東的又一力作,風格上也挺有其血統,而且找來李棟旭與魏嘏雋合作,也太熱血沸騰了。魏嘏雋在《魷魚遊戲》看到他就覺得這位演員除了像許光漢外,演技也十分有潛值...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李白 /《春夜宴桃李園序》 最近在追愛奇藝上演的風起洛陽,就想到這首李白的詩,可以說是這部劇的縮影...
沖繩、陽光、青春,這是屬於夏季的戀歌, 但成長的苦澀總是令人感同身受, 小小戀歌就像是缺了一塊的青春, 慷慨激昂卻又多了些淡淡的哀愁...
我覺得《兜兜風》是男男版的《瀑布》,若是有人問我這部片如何的話....
我原本也以為這部片應該沒太大洋蔥,但在此奉勸要看這部電影的人, 請務必準備兩個口罩來替換,不然真的會後悔....
看完這部電影,彷彿中了萬花筒寫輪眼, 要花許多時間平復,才能再回到現實。 整部戲就跟看恐怖片一樣, 塔利班組織就像幽靈一般神出鬼沒,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受到驚嚇...
工作可以斜槓,性格能不能呢? 最近在追愛奇藝播的《邪惡與瘋狂》(Bad and Crazy),這部可是《驅魔麵館》導演劉先東的又一力作,風格上也挺有其血統,而且找來李棟旭與魏嘏雋合作,也太熱血沸騰了。魏嘏雋在《魷魚遊戲》看到他就覺得這位演員除了像許光漢外,演技也十分有潛值...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李白 /《春夜宴桃李園序》 最近在追愛奇藝上演的風起洛陽,就想到這首李白的詩,可以說是這部劇的縮影...
沖繩、陽光、青春,這是屬於夏季的戀歌, 但成長的苦澀總是令人感同身受, 小小戀歌就像是缺了一塊的青春, 慷慨激昂卻又多了些淡淡的哀愁...
我覺得《兜兜風》是男男版的《瀑布》,若是有人問我這部片如何的話....
我原本也以為這部片應該沒太大洋蔥,但在此奉勸要看這部電影的人, 請務必準備兩個口罩來替換,不然真的會後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青春18x2》心得感想:改編自網路遊記的《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於2024年3月14日上映,臺日合作吸引許多民眾購票觀賞,女主角為曾主演NHK晨間劇的清原果耶,電影主題曲更是請來Mr.Children創作,陣容相當浩大。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
Thumbnail
日本社會近年來經歷了各種文化與社會衝擊,編劇宮藤官九郎將這些衝擊寫進劇本裡,再次以「寬鬆世代」的視角,獻給2023年末的日本社會。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60 年,大島渚拍《青春殘酷物語》。2024 年,空音央拍《青春末世物語》。殘酷之於末世,談的都是屬於青春的犧牲。川本三郎寫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裡,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青春的背後,其意義即為切格瓦拉所道:倘若你對不義感到義憤填膺,我們都是同志。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青春18x2》心得感想:改編自網路遊記的《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於2024年3月14日上映,臺日合作吸引許多民眾購票觀賞,女主角為曾主演NHK晨間劇的清原果耶,電影主題曲更是請來Mr.Children創作,陣容相當浩大。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
Thumbnail
日本社會近年來經歷了各種文化與社會衝擊,編劇宮藤官九郎將這些衝擊寫進劇本裡,再次以「寬鬆世代」的視角,獻給2023年末的日本社會。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