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筆記: 開始的契機,探究潛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是長期讀者朋友,應該對於我的一篇情緒筆記有印象,那篇是我接觸心理學和靈性後,再一次的情緒潰堤,也是那一次的契機讓我體悟到原來我再放下心裡防線後所觸及到的心靈世界是如此豐富,原來我的創傷一直都沒有癒合,內心再怎麼強壯,在脆弱的時刻,一切的自信都會崩塌。

那時候才逐漸意識到潛意識的存在,原來我眼淚潰堤的時候,就是我的潛意識的本我正在釋放壓力,我才意識到原來內心的力量在我的最深處。


過去讀過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直到加藤諦三《穩》這本書提到應然與實然,正好讓我很有感觸,也在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推薦下,也看到了《精神分析治療與實務理論》,讓我下定決心來真正的有系統性的了解精神分析,這個心理學的分支之一。

本文章應該要先介紹精神分析之父的佛洛伊德,不過看完驅力心理學中的潛意識與三我的概念,讓我很想趕快把其中的心得與筆記好好記錄下來。


二、精神分析的基礎

佛洛伊德主張精神分析有五個基石:

  1. 潛意識
  2. 伊底帕斯情節
  3. 抗拒
  4. 壓抑
  5. 性驅力

他認為精神分析的研究應該根據這五個基石,背離則不是精神分析。在書中有一段非常精采的文字,查爾斯‧布瑞諾爾Charles Brenner:

「我們的每一個想法與行動,都遠比我們知道的還要複雜。我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一部分受到本我,一部份受到童年願望,一部份受到對願望的自我防衛,一部份受到超我道德要求,一部份受到外在現實環境的壓力,以及上述提供慾望滿足機會之共同影響。」

精神分析由佛洛伊德提出,雖然其中的性驅力在後來的學者榮格與阿德勒對此都有不同的論述,榮格認為潛意識裡的東西並非都是邪惡的,需要了解,並容許他有適當的表現機會,最後潛意識和意識兩者融合統整成為完整的人格。(黃堅厚,1999),在現代也有許多理論與臨床的實踐上,佛洛伊德的理論有了很多差異,我想也與佛洛伊德所處的時代與他觀察的病人有關,而後來的學者也觀察到與他不同的現象,所以區分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當代精神分析、新佛洛伊德學派。

精神分析之上有個更廣泛的概念就是精神動力,不論是佛洛伊德、榮格學派、阿德勒學派以及新佛洛伊德學派都強調:

  • 內在驅力很重要
  • 潛意識對人類人格和行為有很重要的影響
  • 人類的思想、情感和行為都根源於早年經驗

市面上也越來越多研究榮格心理學和阿德勒派系的心理諮商師都對此有很多論述,也有許多靈性課程都對於意識有一些他們見解,潛意識、本我、實然、內心小孩等詞都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中,成為認識自己的工具。

我想就由這本書來給這些知識建構個系統。

二、潛意識是什麼?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心理品質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 意識
  2. 前意識
  3. 潛意識


raw-image


書中以心理品質來說明意識,但我覺得可以用察覺的清晰度以及專注度來區分品質的差異,越專注、越可以察覺自己的行動、感官和思想,正是在意識層,藉由想到、察覺到凝聚意識,所以意識內狀態其實是瞬息萬變的。

而前意識就像是意識與潛意識的中介站,許多鮮少使用的知識及觀點就會慢慢退去前意識,最後來到潛意識,尚未進入潛意識的記憶,則容易被意識提取並重新利用,他是容易且自動運作的。

潛意識的內容來源分為三種,一是生來具有,生物性的生理需求及自然運作的機制;二、是由前意識鮮少使用時,慢慢退去至潛意識,是潛伏的,除了鮮少使用之外,三、有些則是在自我發展中被壓抑所獲得的,一些過去的傷痛,被過去的自己利用壓抑來保護自己,讓當時的自己不會因為自己的欲求而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自我保護,但也讓這些欲求不容易浮上進入意識。


精神分析的基礎概念是:心靈決定論(psychic dertermine),心靈指古老或嬰幼兒時期的心靈,決定的一詞意思相反於自由意志,表示說我們的意志會受到嬰兒時期的心靈影響著。佛洛伊德認為人的行為受到潛意識和早年經驗所決定,而且有反映著一些意義,可以從人格特質、日常生活行為、說話用語中顯露出。

在我的理解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行為會看起來反理智或是反社會,如果我們內心只有好和壞二元論、某種道德標準去審視行為,那我們永遠都無法深究行為背後的心靈發生什麼事情?放下道德與批判,再矛盾之處,找到內外不一致的地方,精準地在那個地方問:「為什麼?」


潛意識正因為無法察覺意識本身,必須藉由肢體、行為、夢境、情緒、感覺和聯想,傾聽一切個案散發的資訊,組織出脈絡。


潛意識的內容會藉由行為和情緒表現出來,依靠意識中的思覺是不容易察覺到潛意識的內容,但可以依靠平常的用語來察覺自己的觀點和認知,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像是恐懼、制約、創傷和欲求往往都容易反映在行為、藝術創作、抽象聯想,有時候一些音樂作品、影劇電影、文學、文字創作、視覺藝術等,我們容易在這些情感投射(移情)在這些客體,這些客體本身與你的故事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其中相似的情境與情感,讓你的潛意識找到機會投射到你的情感與行動中。


(可以從裡面我面對電影時的爆哭來理解這機制的運作方式)

而我們可以藉由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畫面來加以探究和詮釋,讓過往的移情的潛意是連結過往前意識的記憶來到意識,藉此更深入了解自己。

這過程往往會歷經自我揭露,過往的創傷和恐懼都會讓自己感到不舒適,如果缺乏引導或是不夠有勇氣去面對,這些潛意識的內容往往就會更加加固,或是用其他方式表現在你的生活中,但就我個人的經驗,若是能夠好好地接住自己,過往的困擾也逐漸化作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不需要壓抑這些情感,讓需求得以被自己滿足。

這就是我們意識中的驅力,下一篇我談到驅力以及三我。continue...

資料參考:林家興。2021。精神分析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心理出版社。

首篇為免費,接下來的文章都會開始收費,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請訂閱唷。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我的專題並訂閱,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昆陽 Peace 2021.8.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72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2/02/28
抽離的意義是為了幫助我們可以在不接觸傷口的時候,好好重建心靈,找到其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算恐懼和害怕,也可以有能力重新站在當初的未竟之事。​​
Thumbnail
2022/02/28
抽離的意義是為了幫助我們可以在不接觸傷口的時候,好好重建心靈,找到其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算恐懼和害怕,也可以有能力重新站在當初的未竟之事。​​
Thumbnail
2022/02/14
我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我逐漸明白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天賦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求學時、在成長的歷程,被否定和挫折,都不代表我們沒有天分。 我也意識到,有些事情就是只有你才可以做得那麼好,沒有人可以取代你,而我們唯有意識到這點,才會對自己的優勢有現實感,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你一樣。
Thumbnail
2022/02/14
我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我逐漸明白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天賦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求學時、在成長的歷程,被否定和挫折,都不代表我們沒有天分。 我也意識到,有些事情就是只有你才可以做得那麼好,沒有人可以取代你,而我們唯有意識到這點,才會對自己的優勢有現實感,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你一樣。
Thumbnail
2021/10/06
佛洛伊德曾用騎士與馬來比喻自我與本我的關係。自我就像騎在馬背的騎士。 如果自我的功能完善,足夠了解本我的需求,就可以駕馭強大本我的力量,如果自我的功能,本我的原始的慾望衝動則會失控。 佛洛依德認為:自我很可憐,要同時服務三個主人,一個是本我、一個是外在世界、一個則是超我。
Thumbnail
2021/10/06
佛洛伊德曾用騎士與馬來比喻自我與本我的關係。自我就像騎在馬背的騎士。 如果自我的功能完善,足夠了解本我的需求,就可以駕馭強大本我的力量,如果自我的功能,本我的原始的慾望衝動則會失控。 佛洛依德認為:自我很可憐,要同時服務三個主人,一個是本我、一個是外在世界、一個則是超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談到藝術,除了豐富的藝術風格和各種精彩的表現方式之外,作品背後關於精神分析的探討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更可以說是一門大哉問,總是有探討不完、延伸不完的議題和內容能夠研究。 本書收錄了多篇精彩的精神分析相關文章,從大家耳熟能詳的佛洛依德,到當代藝術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草間彌生,這裡面都有收錄其中!
Thumbnail
談到藝術,除了豐富的藝術風格和各種精彩的表現方式之外,作品背後關於精神分析的探討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更可以說是一門大哉問,總是有探討不完、延伸不完的議題和內容能夠研究。 本書收錄了多篇精彩的精神分析相關文章,從大家耳熟能詳的佛洛依德,到當代藝術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草間彌生,這裡面都有收錄其中!
Thumbnail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Thumbnail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相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相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相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相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一般而言,我們會直覺地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意識層面之中行動或反應的。但,事實不然;在意識之下,無意識恐怕才是我們很多反應(行為或情緒)的主宰。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就是在說這件事:潛意識實際上控制我們的行為,瞭解潛意識如何運作,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Thumbnail
一般而言,我們會直覺地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意識層面之中行動或反應的。但,事實不然;在意識之下,無意識恐怕才是我們很多反應(行為或情緒)的主宰。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就是在說這件事:潛意識實際上控制我們的行為,瞭解潛意識如何運作,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Thumbnail
史詩級精神分析論壇於昨天開場,學術界宋文里、醫學界張凱理、哲學界沈志中齊聚一堂,別開生面!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說明,今天是《魔鬼學》第二場新書分享會,邀請到三位重量級貴賓。宋文里老師曾翻譯了二本佛洛伊德選集,第一本是《重讀佛洛伊德》,第二本是近期出版的《魔鬼學》。張凱理醫師是台灣精神醫學界極有份量
Thumbnail
史詩級精神分析論壇於昨天開場,學術界宋文里、醫學界張凱理、哲學界沈志中齊聚一堂,別開生面!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說明,今天是《魔鬼學》第二場新書分享會,邀請到三位重量級貴賓。宋文里老師曾翻譯了二本佛洛伊德選集,第一本是《重讀佛洛伊德》,第二本是近期出版的《魔鬼學》。張凱理醫師是台灣精神醫學界極有份量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心智化」這個詞彙相當直觀的闡明了人的心靈成長過程,也切題的點出了心理治療的目地就是「拓展心智空間」,跟隨著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建構出了一套心理治療的工作藍圖。心理治療有如細膩的手作工藝,心智化的指引並非是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幫助我們拿捏分寸、知所進退。
Thumbnail
「心智化」這個詞彙相當直觀的闡明了人的心靈成長過程,也切題的點出了心理治療的目地就是「拓展心智空間」,跟隨著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建構出了一套心理治療的工作藍圖。心理治療有如細膩的手作工藝,心智化的指引並非是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幫助我們拿捏分寸、知所進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