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行有余律:抱歉,我想確認你的意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法律及商務知識粉專:四葉有魚-余宗鳴律師
運動話題粉專:余大/烏托邦的運動雜談

隨著科技的演進,溝通的形式跟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停地在改變,作為這個世代,我們開始大量跟外界溝通可能始於 BBS ,然後開始在社群、通訊軟體,社群跟通訊軟體的互動,溝通最多頻率的對象數,也從一對一變成多對多。


這開始產生一個現象,人們在溝通中、每次溝通(例如一次的按出發送)所提供的訊息越來越零碎,甚至在自己的回復發出、與要回復的訊息間,可能中間已經被插入許多足以改變語意或溝通基礎的訊息。


此外,也因為一些無關討論的訊息可能會大量地被塞入,所以我們在回復一則訊息時,容易會忽略掉一些與討論訊息相關的資訊;當這樣的偏差不停地發生時,討論容易失去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諸多的誤解。


這時候,我會盡量提醒自己說這句話:


抱歉,我想確認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


自己實際溝通的經驗,不管之前有怎樣的誤會跟落差,這句話出來之後,除了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校正回歸已經偏差的討論外,也會緩和如果已經產生波動的討論氣氛。


這句話,不管在口語或實際溝通都可以用,也分享給各位,在溝通的時候,特別是在一些群組當中意外萌發的熱烈往來,丟入這麼一段話,相信會改變一些討論的氛圍。下次,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對了,附圖跟本文內容無關,但是跟本文完成時,我為什麼在書店的咖啡廳大叫出來有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余宗鳴/AhUtopian/四葉有魚的沙龍
22會員
56內容數
2024/03/01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Thumbnail
2024/03/01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Thumbnail
2024/01/27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Thumbnail
2024/01/27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Thumbnail
2023/10/29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Thumbnail
2023/10/29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們在溝通中、每次溝通所提供的訊息越來越零碎,甚至在自己的回復發出、與要回復的訊息間,可能中間已經被插入許多足以改變語意或溝通基礎的訊息。所以我們在回復一則訊息時,容易會忽略掉一些與討論訊息相關的資訊;當這樣的偏差不停地發生時,討論容易失去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諸多的誤解。
Thumbnail
人們在溝通中、每次溝通所提供的訊息越來越零碎,甚至在自己的回復發出、與要回復的訊息間,可能中間已經被插入許多足以改變語意或溝通基礎的訊息。所以我們在回復一則訊息時,容易會忽略掉一些與討論訊息相關的資訊;當這樣的偏差不停地發生時,討論容易失去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諸多的誤解。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大量溝通的人,包含透過語言、文字或肢體,這次想分享三個關於溝通跟表達意見的想法:別人不懂我、公開表達意見是為了什麼、邀約上的溝通與時間驗證自我。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大量溝通的人,包含透過語言、文字或肢體,這次想分享三個關於溝通跟表達意見的想法:別人不懂我、公開表達意見是為了什麼、邀約上的溝通與時間驗證自我。
Thumbnail
溝通一定會有困難。但是,你還是要不斷努力,精進溝通能力,把可能發生的誤會,減到最少。
Thumbnail
溝通一定會有困難。但是,你還是要不斷努力,精進溝通能力,把可能發生的誤會,減到最少。
Thumbnail
前言 職場老是犯小人、與客戶溝通總是不順利、常常否定自己...,問問自己有這幾種狀況嗎? 如果有的話那麼表示我們的溝通能力需要改善,所謂的溝通也包含與自己的對話,而溝通其實是有一套邏輯的,我們只要能夠瞭解這樣的邏輯,並持續練習,相信溝通能力會越來越進步。 為什麼對方就是聽不懂? 雞同鴨講?
Thumbnail
前言 職場老是犯小人、與客戶溝通總是不順利、常常否定自己...,問問自己有這幾種狀況嗎? 如果有的話那麼表示我們的溝通能力需要改善,所謂的溝通也包含與自己的對話,而溝通其實是有一套邏輯的,我們只要能夠瞭解這樣的邏輯,並持續練習,相信溝通能力會越來越進步。 為什麼對方就是聽不懂? 雞同鴨講?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Thumbnail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Thumbnail
我們已經進入網路時代,生活中網路已經成為必需品,工作娛樂都要網路,也會在網路社群上互動。 我個人的經驗,在網路上發生溝通上的誤會誤解的機率比現實面對面時高出太多了,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在網路群組中和一個同學鬧僵了,他就退群了,有一點沮喪。 我就問他,如果是面對面的情況,
Thumbnail
我們已經進入網路時代,生活中網路已經成為必需品,工作娛樂都要網路,也會在網路社群上互動。 我個人的經驗,在網路上發生溝通上的誤會誤解的機率比現實面對面時高出太多了,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在網路群組中和一個同學鬧僵了,他就退群了,有一點沮喪。 我就問他,如果是面對面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