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手足之間的紛爭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觀察34對兄弟姊妹間的日常互動下,發現相差2到4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會衝突6.3次,也這樣算下來就是十分鐘一次的概念。

說真的,以身為二寶媽的親身經驗來看,十分鐘一次都還算長的了。有時候吵起來,只要一不在旁邊跟著玩就要吵架。不外乎我想玩的東西,對方也想玩,兩個人開始爭同一個玩具。或是我想要對方用自己的方式玩這個玩具,但是對方又不願意的時候,就會吵得不可開交,這個情形比較多是出現在姐姐身上。

姐弟倆開始進入吵架的高峰,大概是可以從弟弟行動能力愈來愈好,大約是10個月以後開始,一直到一歲多會走路以後,可以玩在一起的機會愈來愈多,吵架的頻率也愈來愈高。

raw-image


弟弟出生前後,姐姐的狀態

很多觀點都會告訴父母親,在弟弟妹妹出生前,要先做預告,幫弟弟妹妹買禮物給大寶,並告訴大寶要好好愛護與幫爸媽照顧二寶。甚至等孩子比較大之後會灌輸大寶禮讓的美德。說真的,我從來沒有做以上種種的預防式措施。一方面,姐弟倆的年齡差距很近,弟弟出生的時候姐姐才1.5歲,還是個老嬰邁向嫩童的階段,一切都還很萌懂,比起告訴他期望的行為,我反而只告知她實際上會發生的狀況,也就是:1.媽媽肚子裡有小貝比,2.小貝比什麼時候會出生,3.之後會有一個弟弟。如此而已。我希望一切都是在真實發生的狀況下讓姊姊能有屬於自己本身自發性的反應與理解,而不是帶著大人的要求與期望,去做一個身為大寶被期望的角色。我的理想是當作是兩個同時出生的雙胞胎一起生活的狀態。

的確對於姐姐來說,家裡有成員開始分享父母的愛,會在各面向看到他各種退化的行為與反應。比如,

  1. 平常相處都很融洽,只有在弟弟需要餵奶喝的時候特別要媽媽抱
  2. 弟弟需要媽媽抱著哄睡時,特別要媽媽為她做各種類型的服務。

然後哭鬧不休。以上大概是發生在姊姊1.6-1.10歲之間

現在回想起來,完全和現在一起玩玩具會吵架的狀態一模一樣。就是一種佔有慾的展現。你所擁有的,我沒有的話就會心情很差,也想要擁有。除此之外,進入2歲控制期姐姐,不只會因為佔有慾的問題而哭鬧,還會因為想要控制弟弟的行為而哭鬧。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姐弟倆之間的糾紛特別嚴重,只要在家,就會三不五時聽到一直在吵架,完全沒有喘息的感覺。媽媽做的就是疲於調解。



姐弟倆目前的狀態(姐3.7歲/弟2.1歲)

到現在姐姐3.7歲,弟弟2.1歲,吵架的狀態已經不會像之前出現的那麼頻繁,一方面是弟弟也長大了,比較能知道與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和姐姐玩得比較好,另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姐姐可以在媽嗎忙碌的時候好好的跟弟弟玩在一起。現在只要媽媽愛廚房弄晚餐時,姐弟倆就可以玩在一起,儘管有時候會有些小爭執,但都不像之前那麼頻繁與激烈了,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排解手足紛爭的作法

在這段期間整理了關於手足之間的處理,以下幾點是我個人的作法:

  •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因為遊戲有所衝突,大人一定要介入。
  • 因為搶同一個玩具而沒收玩具,只會把問題藏起來而無法解決問題。可以用沒收玩具來當手段,而不能是結果。
  • 沒有分享概念,尊重孩子個人意願:玩具是共享的,想要玩別人手中的玩具,要等對方願意分享或是不想玩的時候才能玩。
  • 沒有長幼概念,從不對大寶說要禮讓小寶。同時也可教導小寶能尊重大寶的選擇權,不會因為自己比較小就可以享有更多。
  • 替孩子翻譯(說出)心中的想法。
  • 假裝父母不在場,觀察孩子行為,傷害人的行為事出有因。

我聽過有些觀點是說,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當一個大法官,出面調停或判決誰對誰錯。關於這個說法,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孩子在情緒高漲吵得不可開交時,不出面調解只會讓事情愈演愈烈。可能是我的孩子還很小的關係,如果不出面來理解他們的狀態,只會讓他們陷入不被理解的情緒裡而得不到同理,當孩子無法被同理時,就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所謂的大法官的角色,並不是判定誰對誰錯,而是闡述大家一起玩玩具的規則,讓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佔有慾需要忍耐與克制。除了再次闡述規則以外,也可以提供孩子一些策略,比如如果想要別人手上的玩具,那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東西跟他換換看。這也可以順便教導孩子有沒有更好的做法與策略,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如果對方還是只想繼續玩,那我就會直接跟孩子說那就要尊重他,等他玩玩。

其實我們帶孩子去外面的公共空間玩耍時,遇到其他陌生孩子也是用同樣的準則,這就是在這社會與他人社交的基本原則,不應該因為在家裡對方是自己的弟弟妹妹或是哥哥姊姊就有所變動。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該基本尊重的個體去對待之。

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在旁邊用『軟性勸說的方式』,稍微看能不能讓其中一方可以後退一步。但基本原則是不變的。



幫孩子說出心裡的想法

另外,因為我的孩子都還很小的關係,所以常常發生事情的當下,會沒有辦法用很清楚和很完整的意思闡述,這時候就必須要開始玩猜猜看的遊戲了。如果真的說中孩子心裡的感受與想法,以及剛剛發生的事由,孩子就會真心軟化並被同理,當孩子有被同理的感受時,才能脫離陷入情緒中心的漩渦。



關於打人的行為

關於打人或是抓傷人的行為,在我們家比較常發生在姐姐身上。從弟弟還是貝比的時候,可能因為吃醋的心情偶爾會有抓傷的行為。當時出現抓傷弟弟的狀況時,很明確的告知姐姐傷害人不可以(我相信大家的反應都是會說打人不可以),等到姐弟倆比較大了以後,才反思,應該是事出有因。後來從旁觀察,才發現會讓姊姊出手的原因,有時候真的是弟弟搶玩具搶得太過分,姐姐受不了才會忍不住打下去。所以後來我看到弟弟臉上有傷痕時,並不是先告訴姊姊打人不可以、打人就有錯、不管怎樣都不能動手等,而是先問姐姐剛剛弟弟做了什麼讓你這麼生氣。儘管最後還是會和姐姐重複聲明打人不可以,但至少姐姐的感受是先被理解自己的行為的來由,以及被理解自己是有多麼生氣。如此一來,再次闡述打人是錯誤的道理,才能被內化。



尊重個體,長出自己的力量

比起禮讓、包容、主動分享等普世價值的傳統美德,尊重他人意願的基本理念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所以當孩子在外面被要求要分享玩具時,我都會先詢問本人的意見,如果姐弟倆不願意,那我就會尊重姐弟的意願。『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在旁邊軟性的勸說』,意圖挑起他們的同理心,但基本上是完全尊重的。我相信當孩子被尊重的對待之後,才能夠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擁有自己的想法,去面對這多變的世界。


希望這一篇文章對你來說能有所幫助。
如果對姐弟倆成長過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我們的YT頻道:姐弟日常
另外我也會在podcast上面分享除了教養以外的生活瑣事,歡迎收聽:姐弟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rtie's Life
14會員
49內容數
用真實的語言、溫柔的節奏,一點一滴記錄生活、思考與理念
partie's Life的其他內容
2024/09/25
這裡跟大家分享曾用過與正服役的中大型育兒居家用品。不敢說非常好用,因為也沒有用過別的牌子,至少這些良品度過與陪伴了寶寶每個不同的階段。
Thumbnail
2024/09/25
這裡跟大家分享曾用過與正服役的中大型育兒居家用品。不敢說非常好用,因為也沒有用過別的牌子,至少這些良品度過與陪伴了寶寶每個不同的階段。
Thumbnail
2024/09/24
用這篇文章總結了育兒過程中體會到的真實經驗,揭示了學習如何與寶寶磨合的過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習性與需求,我常需要根據寶寶的反應調整預期和計畫,從穿著挑剔到吃的習慣,全都是生育過程中的寶貴教訓。這些體會不僅提醒媽媽們要靈活應對,也讓人瞭解育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了愛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9/24
用這篇文章總結了育兒過程中體會到的真實經驗,揭示了學習如何與寶寶磨合的過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習性與需求,我常需要根據寶寶的反應調整預期和計畫,從穿著挑剔到吃的習慣,全都是生育過程中的寶貴教訓。這些體會不僅提醒媽媽們要靈活應對,也讓人瞭解育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了愛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9/12
成為媽媽對我來說,是這一生最難能可貴的經驗。 雖然我家小孩不是那種很難帶的類型,但只要固執起來或是兩隻吵起來,真的是令人感到很崩潰。我想曾身為爸媽的人一定懂我說的點。我隊友也曾在小孩哭鬧的時候,說自己很想申請家暴,被小孩家暴。
Thumbnail
2024/09/12
成為媽媽對我來說,是這一生最難能可貴的經驗。 雖然我家小孩不是那種很難帶的類型,但只要固執起來或是兩隻吵起來,真的是令人感到很崩潰。我想曾身為爸媽的人一定懂我說的點。我隊友也曾在小孩哭鬧的時候,說自己很想申請家暴,被小孩家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相差2到4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會衝突6.3次,也這樣算下來就是十分鐘一次的概念。說真的,以身為二寶媽的親身經驗來看,十分鐘一次都還算長的了。有時候吵起來,只要一不在旁邊跟著玩就要吵架。 本篇來談談姐弟倆彼此紛爭的狀況與個人處理手足紛爭的作法。
Thumbnail
相差2到4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會衝突6.3次,也這樣算下來就是十分鐘一次的概念。說真的,以身為二寶媽的親身經驗來看,十分鐘一次都還算長的了。有時候吵起來,只要一不在旁邊跟著玩就要吵架。 本篇來談談姐弟倆彼此紛爭的狀況與個人處理手足紛爭的作法。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各位爸媽們,在疫情持續且停課時間延長的日子裡,大家都還好嗎?想先跟各位說聲:辛苦了。當孩子們在家學習、遊戲,手足間的相處時光變長,有沒有覺得互相計較、一言不合就衝突的情形變多了呢?以下有幾點衝突處理的原則,供各位爸媽參考
Thumbnail
  各位爸媽們,在疫情持續且停課時間延長的日子裡,大家都還好嗎?想先跟各位說聲:辛苦了。當孩子們在家學習、遊戲,手足間的相處時光變長,有沒有覺得互相計較、一言不合就衝突的情形變多了呢?以下有幾點衝突處理的原則,供各位爸媽參考
Thumbnail
孩子停課在家自學期間,家人間在家相處的時間拉長,可能原先兄弟姊妹互動就常常吵來吵去,這陣子長時間湊在一起,不知道家有雙寶或三寶的家長,是不是常覺得育兒之路更艱辛了呢?
Thumbnail
孩子停課在家自學期間,家人間在家相處的時間拉長,可能原先兄弟姊妹互動就常常吵來吵去,這陣子長時間湊在一起,不知道家有雙寶或三寶的家長,是不是常覺得育兒之路更艱辛了呢?
Thumbnail
居家防疫已進入第45天?其實已經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天數了,因為連星期幾?我自己常常一天也要問三次。除了媽媽廚藝解鎖、孩兒3C功力大增、父母多工轉換升級外;我自己常扮演著裁判......擂台賽上專門把扭打中選手分開的裁判。
Thumbnail
居家防疫已進入第45天?其實已經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天數了,因為連星期幾?我自己常常一天也要問三次。除了媽媽廚藝解鎖、孩兒3C功力大增、父母多工轉換升級外;我自己常扮演著裁判......擂台賽上專門把扭打中選手分開的裁判。
Thumbnail
手足之間互相較勁的事也一樣充滿著每個日常,但身為父母很難去仲裁或公平每個衝突,我也曾經是個急於化解手足紛爭的媽媽,曾經懊惱過自己的不公平仲裁,後來換個角度思考後,覺得手足之間是一個最直接、最原始的人類社交練習機會。
Thumbnail
手足之間互相較勁的事也一樣充滿著每個日常,但身為父母很難去仲裁或公平每個衝突,我也曾經是個急於化解手足紛爭的媽媽,曾經懊惱過自己的不公平仲裁,後來換個角度思考後,覺得手足之間是一個最直接、最原始的人類社交練習機會。
Thumbnail
前陣子某天下午親戚帶了一位小姊姊去小貝的外婆家玩,這位小姊姊個性活潑又很懂事,所以十分的討喜。兩個寶貝當天早上就很期待下午可以玩在一起,小貝還準備幾樣玩具要帶去外婆家玩,因為平常都是一個人,難得有年齡相近伴一起玩。 難得有伴可以一起玩 \
Thumbnail
前陣子某天下午親戚帶了一位小姊姊去小貝的外婆家玩,這位小姊姊個性活潑又很懂事,所以十分的討喜。兩個寶貝當天早上就很期待下午可以玩在一起,小貝還準備幾樣玩具要帶去外婆家玩,因為平常都是一個人,難得有年齡相近伴一起玩。 難得有伴可以一起玩 \
Thumbnail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