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手足愛,先接納手足競爭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不管子女的年齡多大,對於擁有一個孩子以上的家庭來說,「手足相處」議題絕對穩居父母困擾排行榜的前三名,很多家長都說自己有「教孩子友愛」,但卻忘了反思自己的身教,「心理師,我一直都有在教他禮讓妹妹,可是我們家哥哥就是沒辦法有做哥哥的樣子,什麼都要跟妹妹搶,我姐的孩子年紀跟我兒子一樣,他對小弟弟就很好!」說這段話的媽媽似乎沒有注意到自己默默地和姐姐競爭了起來。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在手足互動中比較能平衡競爭與愛的孩子,多半有著不那麼害怕衝突,願意接納競爭的父母,他們不會把手足間的爭吵看得太過嚴重,不會一昧壓抑孩子的負面情緒,反而鼓勵他們以更進步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果孩子間因為搶玩具大打出手,父母會引導孩子除了「動手」以外,其他可以表達自己不滿的溝通方式。

「妳的意思是說我應該放任孩子們自由地去打架嗎?」我們應該讓孩子有競爭的機會,在競爭中了解自己,但不是放任孩子自己去經驗。在國小督導的時候,我常會聽到輔導老師描述一類「強烈在乎公平性」的孩子,他們緊盯著老師對自己是否公平,只要一被老師指正就覺得老師看不到自己的好,很愛跟同學比較,炫耀自己的長處,欺負弱者,這類的孩子往往也覺得自己在家裡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認為父母偏愛更長或更年幼的手足,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這些未處理的受傷經驗,讓他們難以自發地產生對手足和同學的友愛。

孩子需要去體驗競爭,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好讓他們能在競爭中學習,透過父母在當下或事後對衝突的處理,可以藉此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自卑與嫉妒,消化對他人的攻擊慾望,同時家庭需要在衝突時建立適當的界線,維持成員間彼此的安全,例如:吵架時絕不動手傷害他人,不破壞物品等,這些規則如果大人也可以遵守,那效果會更好。

也許有些父母會很好奇「他們整天在吵架,到底什麼時候會發展出互助的感情?」人們天生會在關係受損之後,有想要修復關係的動力,我們只需要營造出適合「連結」的氛圍,讓孩子有機會練習找出適合彼此的方法重修舊好,因應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有不同的作法,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在吵完架後一起吃點心,或是合作收拾殘局,而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約定生氣完冷靜下來後,有一個談心時間,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甚至大人與小孩發生衝突後,也可以比照辦理。

歸納起來,手足相挺的好情誼不是憑空得來的,需要雙親做一些簡單的基本功,包括

一、      以身作則:反思自己對競爭和合作的態度,鼓勵彼此欣賞,但不迴避競爭。

二、      設定界線:在競爭時幫孩子設定界線,安全地宣洩攻擊。

三、      修復關係:透過分享和合作,營造衝突後的「修復機會」。

下一次當孩子們又在你面前吵吵鬧鬧,很想叫他們全都閉嘴的時候,先深呼吸,告訴自己「這是他們培養手足愛的好機會!」,先聽聽孩子們想表達什麼,再試著幫助他們從競爭中學會了解自己,彼此欣賞,你也能發現孩子不同的一面喔!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17.10.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的沙龍
55會員
44內容數
我是心理師,也是作家。 在晤談室裡,我聆聽受苦者的內心故事,陪伴他們度過生命中的低落與痛苦,有時我會將療癒歷程中的共鳴和體悟書寫出來,希望讓那些沒能踏進晤談室的人,也可以從文字中獲得改變自我的靈感。
2024/11/01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2024/11/01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2024/04/22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2024/04/22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2023/08/02
當我們太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同,或是不能接受失去母親的痛苦時,我們就會嚴格地「扮演媽媽」,沒有經過消化,也沒有融合自己的個人特質,我們成為母親的分身,以求永遠把母親留在心裡,此時的「扮演媽媽」是一種心理防衛,用來抵抗親子關係裡的痛苦,這種扮演會將個人的心理議題延續到下一代。
Thumbnail
2023/08/02
當我們太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同,或是不能接受失去母親的痛苦時,我們就會嚴格地「扮演媽媽」,沒有經過消化,也沒有融合自己的個人特質,我們成為母親的分身,以求永遠把母親留在心裡,此時的「扮演媽媽」是一種心理防衛,用來抵抗親子關係裡的痛苦,這種扮演會將個人的心理議題延續到下一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親子互動是兒童發展的基石,它涵蓋了情感、認知和社交層面。積極的親子互動有助於兒童建立自信、情感連結和成功的未來。通過了解互動的心理學,父母和監護人可以更好地支持兒童的發展,為他們打造一個愛和關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是兒童發展的基石,它涵蓋了情感、認知和社交層面。積極的親子互動有助於兒童建立自信、情感連結和成功的未來。通過了解互動的心理學,父母和監護人可以更好地支持兒童的發展,為他們打造一個愛和關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在我的育兒路上,我很慶幸有著神隊友的配合,讓我在教育孩子上可以儘量用上我的理念,使大家的教育有著一致性,不至讓孩子出現模棱兩可,不知應該聽誰的混亂的情況出現。 在懷上第二胎時,我就已經開始對家人耳提恭命的說道。 第一,將來兩個孩子的相處,不要因為妹妹年紀小,而總要哥哥讓著她。 因為哥哥和妹妹的年紀
Thumbnail
在我的育兒路上,我很慶幸有著神隊友的配合,讓我在教育孩子上可以儘量用上我的理念,使大家的教育有著一致性,不至讓孩子出現模棱兩可,不知應該聽誰的混亂的情況出現。 在懷上第二胎時,我就已經開始對家人耳提恭命的說道。 第一,將來兩個孩子的相處,不要因為妹妹年紀小,而總要哥哥讓著她。 因為哥哥和妹妹的年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