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雙寶,一天到晚都在吵?!》- 手足教養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孩子停課在家自學期間,家人間在家相處的時間拉長,可能原先兄弟姊妹互動就常常吵來吵去,這陣子長時間湊在一起,不知道家有雙寶或三寶的家長,是不是常覺得育兒之路更艱辛了呢?

而講到手足議題,我想最讓家長困擾的就是每天看孩子之間吵來吵去,吵到家裡屋頂都快翻掉了!孩子們打打鬧鬧、時而好又時而吵,上一秒吵架找你當和事佬,下一秒兩人馬上和好,你甚至會懷疑前面辛苦當和事佬的你,到底在做什麼。

一開始我們需要先提一個觀念,也就是「關係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相處建立的」。雖然我們總會覺得兄弟姊妹和父母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要和家人相處融洽,凡事以和為貴,但與家人的關係,並非與生俱來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去和對方互動的,我們也像其他的人際關係,需要時間透過認識、瞭解、衝突與磨合,才會一次次地知道自己與對方的個性、喜好、習慣的相處方式等。相對來說,孩子也是如此,愛的關係建立是需要透過相處累積而來,而這個相處過程中,經驗好與壞多少會影響了孩子與手足能否好好地相處、關係如何維繫。因此,家長於日常的陪伴、教養上的引導就顯得特別重要。

手足之間的爭吵議題很廣泛且多元,每一個小項目都是可以深入討論的。這次我們先找一個較常見的主題—「公平性」的問題來做探討。

我們可以先試想看看要做到「完全公平」,其實是一個不切實際且不太可能達成的目標。不同孩子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其發展樣態、個性及內在需求,像是3歲的孩子會想買玩具,但14歲的國中生則會想買手機,如果真的要做到公平,那買給3歲孩子玩具的錢應該要跟買支手機的錢一樣才是公平嗎?又到底什麼是公平,該如何在手足教養做到公平呢?這的確對家長來說是很不容易也值得我們花點時思考的事。

關於面對家中手足相處,要怎麼處理公平性的問題?我們提供一些方向給大家參考。而這些我們所傳達的內容,家長可以多一點關注在「態度」層面的提醒,再帶回到你們的家中,變化形成適合你們家庭互動的方式加以運用,我想那也才能夠真正帶給你們幫助🙂

  1. 引導代替說理:我們很常會說「你是哥哥/姐姐要讓弟弟/妹妹!」,這樣的話反而會讓大孩子覺得不公平,小孩子覺得自己只要跟爸媽吵就可以贏得勝利,無法增進手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先說出自己的心情與狀態(同理),再表達自己的需求及期待,最後讓他們共同決定該怎麼做。讓他們共同決定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確切了解對孩子來說的公平是什麼,說不定妹妹只要有喝到果汁就公平,但哥哥覺得要喝完一罐才算,同時讓他們共同決定,也是增加他們信服這個決定的機會。這樣做雖然很花時間,但我們是在教育孩子彼此溝通的方式,未來若他們能自己好好地溝通,我們反而能省下不少心力。
  2. 增加獨處時刻:你有時會發現,哥哥/姐姐有什麼,弟弟/妹妹就要跟著要相同的東西,或是反過來。孩子背後的心理狀態,就是在確認自己被愛的份量是否有被其他的手足瓜分掉,言語上的「我們都一樣愛你」是很難說服孩子的,因為明明我手上就沒有拿到哥哥有的果汁啊!所以我們可以給予不同孩子之間的獨處時刻,每天花15-30分鐘可以專注與孩子互動,念故事書、畫圖、散步、洗澡等等,這段時間是專屬於這個孩子的,讓孩子感受到你用行動表達的愛,孩子才能真正相信自己是確實被愛著的,也就比較可以不用什麼事情都要跟著其他手足競爭,像個需要拼命探頭的幼鳥,深怕得不到父母親給予的愛和關注。
  3. 增加共好的正向經驗:我們都會希望孩子們能夠好好地一起玩樂,但常常孩子不是不給車車給弟弟、就是妹妹搶走姐姐的洋娃娃,當然在當下我們要嘗試引導孩子一起去解決當前的衝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嘗試增加孩子們之間共好的正向經驗。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孩子進行一些需要一起玩的遊戲,例如一些簡單的桌遊或是互動遊戲,在玩的時候盡量大人先陪在旁邊,幫忙引導孩子們遊戲的順暢進行,如規則指引與討論、輸了生氣怎麼辦以及怎麼讓遊戲變得更好玩,這會需要一些創意力。

我曾聽過家長跟孩子們拿筆跟紙玩圖畫戰爭,也聽過家長跟孩子們拿洗衣籃跟塑膠球玩投籃,我想這都是很需要就地取材,隨機應變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讓他們覺得『一起玩』更好玩!」,當孩子有更多一起玩的經驗,在過程中他就比較能有一些良好的互動可能,也就比較不容易吵架啦!

如同前面所說,在手足之間有很多主題可以去深入探討,但其實每一個主題背後的核心態度都是環環相扣的。當孩子們能夠好好地玩在一起,他們的同理心、社會規則等認知概念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而這樣的發展在嫉妒、爭寵、比較等議題當中,也會有相對應的進步。所以不用急著把所有問題一次解決,一次一個慢慢地前進,在親子互動中持續與孩子一同成長,孩子的整體發展與進步也會是有目共睹的。

家庭,是迷你版的社會縮影。不管親子或手足關係,我們都是在每一次的相處、爭吵經驗,學習認識自己與瞭解他人,家長每次的引導和理解孩子,也是在為孩子示範人際互動的樣態。
這段防疫不容易的時期,讓我們好好珍惜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的時光,緩緩地、穩穩地一步一步,讓關係獲得更多的愛與滋養吧!

看完今天的內容,若有讓你想到在手足教養上遇到的困難,或曾經嘗試過處理的好方法,也可以留言讓我們知道,或許我們也能有更多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34會員
36內容數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家小兒子是我修行路上的一大考驗。近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收到了幾次社區家長的投訴,甚至有位家長直接帶上他家的孩子找上門來投訴,我家的孩子對她家的孩子動手,把手跟脖子都抓傷了。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確實是我家兒子做得不對,讓他向那位孩子道歉。 這兩年來,在教育小兒子的路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家小兒子是我修行路上的一大考驗。近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收到了幾次社區家長的投訴,甚至有位家長直接帶上他家的孩子找上門來投訴,我家的孩子對她家的孩子動手,把手跟脖子都抓傷了。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確實是我家兒子做得不對,讓他向那位孩子道歉。 這兩年來,在教育小兒子的路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很多生兩個以上孩子的家長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 「哇!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耶,什麼東西都要買兩份……」嗯,現代人很講究公平,認為人人有份是基本權利,好處是孩子不會吵架也不用搶。 可是公平真的是愛的表現嗎? 家庭的經營是否該以物質的公平為基點? 我們想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思索:愛到底是公平還是分享?
Thumbnail
很多生兩個以上孩子的家長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 「哇!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耶,什麼東西都要買兩份……」嗯,現代人很講究公平,認為人人有份是基本權利,好處是孩子不會吵架也不用搶。 可是公平真的是愛的表現嗎? 家庭的經營是否該以物質的公平為基點? 我們想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思索:愛到底是公平還是分享?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