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雙寶,一天到晚都在吵?!》- 手足教養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停課在家自學期間,家人間在家相處的時間拉長,可能原先兄弟姊妹互動就常常吵來吵去,這陣子長時間湊在一起,不知道家有雙寶或三寶的家長,是不是常覺得育兒之路更艱辛了呢?
而講到手足議題,我想最讓家長困擾的就是每天看孩子之間吵來吵去,吵到家裡屋頂都快翻掉了!孩子們打打鬧鬧、時而好又時而吵,上一秒吵架找你當和事佬,下一秒兩人馬上和好,你甚至會懷疑前面辛苦當和事佬的你,到底在做什麼。

一開始我們需要先提一個觀念,也就是「關係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相處建立的」。雖然我們總會覺得兄弟姊妹和父母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要和家人相處融洽,凡事以和為貴,但與家人的關係,並非與生俱來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去和對方互動的,我們也像其他的人際關係,需要時間透過認識、瞭解、衝突與磨合,才會一次次地知道自己與對方的個性、喜好、習慣的相處方式等。相對來說,孩子也是如此,愛的關係建立是需要透過相處累積而來,而這個相處過程中,經驗好與壞多少會影響了孩子與手足能否好好地相處、關係如何維繫。因此,家長於日常的陪伴、教養上的引導就顯得特別重要。

手足之間的爭吵議題很廣泛且多元,每一個小項目都是可以深入討論的。這次我們先找一個較常見的主題—「公平性」的問題來做探討。

我們可以先試想看看要做到「完全公平」,其實是一個不切實際且不太可能達成的目標。不同孩子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其發展樣態、個性及內在需求,像是3歲的孩子會想買玩具,但14歲的國中生則會想買手機,如果真的要做到公平,那買給3歲孩子玩具的錢應該要跟買支手機的錢一樣才是公平嗎?又到底什麼是公平,該如何在手足教養做到公平呢?這的確對家長來說是很不容易也值得我們花點時思考的事。

關於面對家中手足相處,要怎麼處理公平性的問題?我們提供一些方向給大家參考。而這些我們所傳達的內容,家長可以多一點關注在「態度」層面的提醒,再帶回到你們的家中,變化形成適合你們家庭互動的方式加以運用,我想那也才能夠真正帶給你們幫助🙂
  1. 引導代替說理:我們很常會說「你是哥哥/姐姐要讓弟弟/妹妹!」,這樣的話反而會讓大孩子覺得不公平,小孩子覺得自己只要跟爸媽吵就可以贏得勝利,無法增進手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先說出自己的心情與狀態(同理),再表達自己的需求及期待,最後讓他們共同決定該怎麼做。讓他們共同決定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確切了解對孩子來說的公平是什麼,說不定妹妹只要有喝到果汁就公平,但哥哥覺得要喝完一罐才算,同時讓他們共同決定,也是增加他們信服這個決定的機會。這樣做雖然很花時間,但我們是在教育孩子彼此溝通的方式,未來若他們能自己好好地溝通,我們反而能省下不少心力。
  2. 增加獨處時刻:你有時會發現,哥哥/姐姐有什麼,弟弟/妹妹就要跟著要相同的東西,或是反過來。孩子背後的心理狀態,就是在確認自己被愛的份量是否有被其他的手足瓜分掉,言語上的「我們都一樣愛你」是很難說服孩子的,因為明明我手上就沒有拿到哥哥有的果汁啊!所以我們可以給予不同孩子之間的獨處時刻,每天花15-30分鐘可以專注與孩子互動,念故事書、畫圖、散步、洗澡等等,這段時間是專屬於這個孩子的,讓孩子感受到你用行動表達的愛,孩子才能真正相信自己是確實被愛著的,也就比較可以不用什麼事情都要跟著其他手足競爭,像個需要拼命探頭的幼鳥,深怕得不到父母親給予的愛和關注。
  3. 增加共好的正向經驗:我們都會希望孩子們能夠好好地一起玩樂,但常常孩子不是不給車車給弟弟、就是妹妹搶走姐姐的洋娃娃,當然在當下我們要嘗試引導孩子一起去解決當前的衝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嘗試增加孩子們之間共好的正向經驗。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孩子進行一些需要一起玩的遊戲,例如一些簡單的桌遊或是互動遊戲,在玩的時候盡量大人先陪在旁邊,幫忙引導孩子們遊戲的順暢進行,如規則指引與討論、輸了生氣怎麼辦以及怎麼讓遊戲變得更好玩,這會需要一些創意力。
我曾聽過家長跟孩子們拿筆跟紙玩圖畫戰爭,也聽過家長跟孩子們拿洗衣籃跟塑膠球玩投籃,我想這都是很需要就地取材,隨機應變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讓他們覺得『一起玩』更好玩!」,當孩子有更多一起玩的經驗,在過程中他就比較能有一些良好的互動可能,也就比較不容易吵架啦!

如同前面所說,在手足之間有很多主題可以去深入探討,但其實每一個主題背後的核心態度都是環環相扣的。當孩子們能夠好好地玩在一起,他們的同理心、社會規則等認知概念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而這樣的發展在嫉妒、爭寵、比較等議題當中,也會有相對應的進步。所以不用急著把所有問題一次解決,一次一個慢慢地前進,在親子互動中持續與孩子一同成長,孩子的整體發展與進步也會是有目共睹的。

家庭,是迷你版的社會縮影。不管親子或手足關係,我們都是在每一次的相處、爭吵經驗,學習認識自己與瞭解他人,家長每次的引導和理解孩子,也是在為孩子示範人際互動的樣態。
這段防疫不容易的時期,讓我們好好珍惜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的時光,緩緩地、穩穩地一步一步,讓關係獲得更多的愛與滋養吧!

看完今天的內容,若有讓你想到在手足教養上遇到的困難,或曾經嘗試過處理的好方法,也可以留言讓我們知道,或許我們也能有更多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前兩週政府因為疫情嚴峻而宣布要學校停課,家長不僅要跟著孩子學習線上課程的操作、打理孩子的三餐、安排親戚照顧、緊盯孩子的功課,重點是自己還要上班,真的是有苦說不盡! 家長們,真的真的辛苦了!
上一篇我們理解到孩子是因為內在的焦慮與需求匱乏未能被好好承接與處理,因而衍生出一些令人頭痛的外在偏差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將這些解釋成本能「戰或逃」的非理性行為(當個體處於焦慮、恐懼、驚嚇狀態時,會透過戰鬥或逃跑來自我保護,但這些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是缺乏彈性與適切性的),常見的像是說謊、偷竊或打架等行
在實務現場中,我們發現會讓孩子焦慮增加的事... 「父母親長期吵架」 「在網路上被同學霸凌」 「突然上了國中很多課業都不會」 孩子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 「父母忙著在工作」 「在班上被排擠沒有人裡他」 「吃不飽穿不暖」
在學校工作時常會需要進行家長諮詢,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通常在嚴厲與放任兩極之間遊走,不是過度管教、打罵孩子,就是放任式管教讓孩子騎到自己頭上,進而苦惱著孩子講不聽,做家長的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提供家長們一些方向。
有時候要養成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就要從小細節開始,像是我們經歷到打門或地板的事件,原本長輩是希望透過處罰對方(門或地板)來讓你感受好一點,但這無形之中傳達了一件事:「都是它(門或地板)的錯!」,也並非是說這點小事讓孩子養成不負責的習慣,然後我們就改變這個行為,而是我相信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會堆跌出孩子的
在學校做輔導工作,最常接觸的除了孩子之外,就是家長了。家長這個身份角色常被背負著諸多的期待,更具體說的話就是有很多的「應該」與「不應該」的樣子…...
從前兩週政府因為疫情嚴峻而宣布要學校停課,家長不僅要跟著孩子學習線上課程的操作、打理孩子的三餐、安排親戚照顧、緊盯孩子的功課,重點是自己還要上班,真的是有苦說不盡! 家長們,真的真的辛苦了!
上一篇我們理解到孩子是因為內在的焦慮與需求匱乏未能被好好承接與處理,因而衍生出一些令人頭痛的外在偏差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將這些解釋成本能「戰或逃」的非理性行為(當個體處於焦慮、恐懼、驚嚇狀態時,會透過戰鬥或逃跑來自我保護,但這些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是缺乏彈性與適切性的),常見的像是說謊、偷竊或打架等行
在實務現場中,我們發現會讓孩子焦慮增加的事... 「父母親長期吵架」 「在網路上被同學霸凌」 「突然上了國中很多課業都不會」 孩子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 「父母忙著在工作」 「在班上被排擠沒有人裡他」 「吃不飽穿不暖」
在學校工作時常會需要進行家長諮詢,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通常在嚴厲與放任兩極之間遊走,不是過度管教、打罵孩子,就是放任式管教讓孩子騎到自己頭上,進而苦惱著孩子講不聽,做家長的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提供家長們一些方向。
有時候要養成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就要從小細節開始,像是我們經歷到打門或地板的事件,原本長輩是希望透過處罰對方(門或地板)來讓你感受好一點,但這無形之中傳達了一件事:「都是它(門或地板)的錯!」,也並非是說這點小事讓孩子養成不負責的習慣,然後我們就改變這個行為,而是我相信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會堆跌出孩子的
在學校做輔導工作,最常接觸的除了孩子之外,就是家長了。家長這個身份角色常被背負著諸多的期待,更具體說的話就是有很多的「應該」與「不應該」的樣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媽媽👩🏻說:「姐妹要相親相愛!」 我常和姐姐🧍🏻‍♀️經常吵架、打架,所以媽媽👩🏻也會說:「誰先動手🤛🏻就是錯誤的!」,我和姐姐🧍🏻‍♀️因為常爭吵所以讓媽媽👩🏻很煩惱。 我調整的做法是:為了緩解氣氛,我會講好笑😆的話題,跳搞笑🤪舞蹈💃🏻,這都會讓我和姐姐🧍🏻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媽媽👩🏻說:「姐妹要相親相愛!」 我常和姐姐🧍🏻‍♀️經常吵架、打架,所以媽媽👩🏻也會說:「誰先動手🤛🏻就是錯誤的!」,我和姐姐🧍🏻‍♀️因為常爭吵所以讓媽媽👩🏻很煩惱。 我調整的做法是:為了緩解氣氛,我會講好笑😆的話題,跳搞笑🤪舞蹈💃🏻,這都會讓我和姐姐🧍🏻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