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一個外語自學教材:《春逝百年抄》與《瘟疫傳說:安魂曲》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重度考驗日文語感的電影互動式懸疑推理遊戲《春逝百年抄》以及劇情揪心的英文冒險遊戲《瘟疫傳說:安魂曲》。前者使用大量日文敬語和高階單字,要熟悉字彙的語感才能在角色對話之間抓到蛛絲馬跡。後者透過扣人心弦的劇情,很容易強化大腦與中高階單字的記憶連結。




《春逝百年抄》

近年推出許多互動電影式遊戲,我一邊遊玩一邊看劇,撿了大量的新字彙,把我的大腦餵到撐。玩這種外文的互動電影遊戲是這樣的,它和躺在沙發上單純看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學習境界。「看電影」是單方向吸收你看到與聽到的每一外文字句。反之,「與電影劇情互動」則是雙向的,遊戲設計者會在外文台詞或場景中設置一些陷阱或跡象,如果不懂外文的細微語感差異,或不懂外國文化和思考邏輯,很容易誤判導致發展成自己不樂見的結局。

如果要不開中文字幕,全程用外文通關,當遇到遊戲給你意思很接近但其實會導致不同結局的兩句台詞,要你二選一時,你必須靠自己的外文語感加上推理能力才能做出抉擇,相當考驗自己是否掌握單字在不同情境時的不同用法。日本SQUARE ENIX推出的《春逝百年抄》就是這樣的推理遊戲。

《春逝百年抄》的劇情從懸疑小說家河河見遙的簽書會開始,在劇中扮演女主角兼偵探角色的她,遇到專攻防老化研究的細胞週期學家永司先生前來委託,希望一起調查跨越了世代並圍繞著永司一家的四起殺人案,揭開自宅櫻花樹下的白骨以及「不老果實」的秘密。



玩家必須在許多劇情影像中找出「線索」,把線索串聯成一套「假設」,導引出結論,成為女主角說出的關鍵台詞。

其中有一個線索,從學日文的角度來看很好玩:


raw-image


蓉子(ようこ)は永司(えいじ)のことを「彼(かれ)」とよそよそしく呼(よ)んだ。

蓉子は永司のこと(永司這個人)を「彼(他)」と(用來標示稱呼的內容)よそよそしく(疏遠地、不熟)呼んだ(稱呼)。
蓉子用「他」來稱呼永司,有些疏遠。


蓉子在劇中是扮演永司的母親角色,明明兩人應是母子,女主角卻發現蓉子在言談間一直用「他」來稱呼兒子,女主角因此推測蓉子應該不是永司的親生母親。中文母語者可能會感到納悶,媽媽用「他」來代稱兒子不是很常見嗎?但日本人依據親疏關係的不同,稱呼的方式也跟中文圈不同。這種細微的語感差異可以讓我們窺見日語的深奧。後續有發現其他有趣的日文時我再來為大家介紹。




《瘟疫傳說:安魂曲》 A Plague Tale: Requiem

1348 年,法蘭西王國爆發鼠疫,教廷追殺艾蜜西亞(女主角)和弟弟雨果(男主角,被馬庫拉病毒感染並擁有操控鼠疫的能力)。他們利用火焰和燈光抵抗成千百萬的老鼠大軍,逃到南方尋找拯救雨果的關鍵秘密。



這部遊戲的劇情和結尾做得可圈可點,讓人對艾蜜西亞和雨果的姊弟情感產生強烈的認同,只是結尾時逼著玩家要做出非常椎心刺骨的決定,讓我實在很想扁編劇(笑)。

其中有一句很簡單實用的英文:「It feels off」,但這句對初學者來說可能難以抓到正確的語感。艾蜜西亞走入一座毫無人煙的村莊時,說了這句話:


raw-image


It feels(感覺) off…There were(曾有) people(人們) here(這裡) not too(太) long(時間長的) ago(之前).

這地方感覺不太對勁……不久前這裡還有人的啊。


這裡的off意思不是一般學校課本教的關掉(電器)或離開(某地方),而是「感覺不舒服、不對勁、不太對、有不好的預感」。例如「I feel off」可以指我生理上覺得不舒服,例如感覺快要拉肚子;也可指心理上覺得怪怪的、不對勁,或是感覺有不祥的氣氛。總之,這裡的off語感是「離開正常的範圍」,換句話說就是不正常。例如He is a bit(一點點) off就是「他這人有點不太正常,給人不對勁的感覺」。這樣講應該就更好懂了。遊戲中其他有趣的英文,我再另外擇日向大家介紹囉。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懇請在我的沙龍「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頁面按「 + 加入」鈕,追蹤新文章與討論區貼文。歡迎在沙龍頁面訂閱種子學生方案,解鎖付費文章並給我創作動力和生活支持。或順手給愛心幫助我評估文章的市場反應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9.9K會員
1.1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重度考驗日文語感的電影互動式懸疑推理遊戲《春逝百年抄》以及劇情揪心的英文冒險遊戲《瘟疫傳說:安魂曲》。前者使用大量日文敬語和高階單字,要熟悉字彙的語感才能在角色對話之間抓到蛛絲馬跡。後者透過扣人心弦的劇情,很容易強化大腦與中高階單字的記憶連結。
Thumbnail
重度考驗日文語感的電影互動式懸疑推理遊戲《春逝百年抄》以及劇情揪心的英文冒險遊戲《瘟疫傳說:安魂曲》。前者使用大量日文敬語和高階單字,要熟悉字彙的語感才能在角色對話之間抓到蛛絲馬跡。後者透過扣人心弦的劇情,很容易強化大腦與中高階單字的記憶連結。
Thumbnail
今晚,索命的英子究竟又選中了誰呢? 各位日安,歡迎來到劇名推推的時間,這個單元會給大家一一介紹團隊玩過的劇本,會進行劇本分類介紹、選角推薦以及遊玩無雷心得。 今天帶來第六篇劇本體驗──《女廁》(也可以到ig觀看配圖版喔!)
Thumbnail
今晚,索命的英子究竟又選中了誰呢? 各位日安,歡迎來到劇名推推的時間,這個單元會給大家一一介紹團隊玩過的劇本,會進行劇本分類介紹、選角推薦以及遊玩無雷心得。 今天帶來第六篇劇本體驗──《女廁》(也可以到ig觀看配圖版喔!)
Thumbnail
與《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同樣以災難為題,新海誠2022年動畫《鈴芽之旅》,是部以門的表裏世界災禍為主軸,和少女內心所構成的故事。高中女孩鈴芽在上學路途,和關閉災禍的「閉門師」宗像草太偶遇,人一見鍾情,卻被捲入日本災禍之門的冒險旅程,途中與各式各樣的人有所連結,最後審視自我內心不可碰觸的那一面。
Thumbnail
與《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同樣以災難為題,新海誠2022年動畫《鈴芽之旅》,是部以門的表裏世界災禍為主軸,和少女內心所構成的故事。高中女孩鈴芽在上學路途,和關閉災禍的「閉門師」宗像草太偶遇,人一見鍾情,卻被捲入日本災禍之門的冒險旅程,途中與各式各樣的人有所連結,最後審視自我內心不可碰觸的那一面。
Thumbnail
《接棒家族》是一個日式童話故事,感動與否,在於觀眾對片中無微不至母愛的共鳴,能否蓋過不合理(我甚至會形容為殘忍)的劇情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接棒家族》是一個日式童話故事,感動與否,在於觀眾對片中無微不至母愛的共鳴,能否蓋過不合理(我甚至會形容為殘忍)的劇情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2/10月秋季日劇推薦清單,共7+3部: 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Silent 、企鵝先鋒!、PICU ~兒童加護病房、靈媒偵探・城塚翡翠、遊戲之子、THE TRAVEL NURSE 旅行護理師、為親愛的我致上殺意、祈願病歷、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
Thumbnail
2022/10月秋季日劇推薦清單,共7+3部: 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Silent 、企鵝先鋒!、PICU ~兒童加護病房、靈媒偵探・城塚翡翠、遊戲之子、THE TRAVEL NURSE 旅行護理師、為親愛的我致上殺意、祈願病歷、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
Thumbnail
標題真的超級長。 但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案子,來自北九州連續監禁殺人事件。 (莫名其妙的浪漫情懷...還是變態XDDD) 每個人遇事自保時都無法這麼坦誠吧?! 一定要為自己辯駁什麼的,但純子就輕輕一句帶過了,就像她在事件裡的存在感一樣。 人性很難懂,犯罪者的心理更難懂... 很一貫的園子溫。
Thumbnail
標題真的超級長。 但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案子,來自北九州連續監禁殺人事件。 (莫名其妙的浪漫情懷...還是變態XDDD) 每個人遇事自保時都無法這麼坦誠吧?! 一定要為自己辯駁什麼的,但純子就輕輕一句帶過了,就像她在事件裡的存在感一樣。 人性很難懂,犯罪者的心理更難懂... 很一貫的園子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