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不 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世上,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好比我曾待過旅遊業,工作的內容有一部分,就是要去開發新景點並介紹它。
一開始,我由衷喜愛這份工作,誰不喜歡分享美好的事物給別人呢?
但,時間一久,我不想再介紹我發現的新景點了。
隨著知道的人一多,再美、再好的景點也變的混亂、吵雜。
不是每個人的喜愛都帶著珍惜的。

好比在一個地方住久了,總有幾家自己特別喜愛的餐廳、小吃。
我不想介紹或分享那些餐廳了。
因為人一多,我就再也不能想吃就去吃,我得預約得排隊。
有時好心分享還得接受批評。

好比我也曾當過店員,店家老闆希望我販賣某些商品。
老闆覺得那些商品獲利空間大一定要加強銷售。
可是,我不想推銷我覺得不怎樣的商品。
畢竟,客人的錢也是辛苦錢,我不想欺騙客人,人家說不定難得出來玩一趟,你要這樣宰人家。
(還是客人其實也很願意被宰,是我耽誤了他?)

好比我也當過老師,學習這東西除了講究天分還講究緣分。
你天分好就學得快,天分不好也沒關係的!
我們可以靠努力、靠緣分。
什麼緣分?遇到適合你的老師的緣分。
這邊設個前提。
老師是專業且認真想教與知識的!
相信被叫做「老師」的人,都有著努力想把學生教到會的心情,以及具備這樣的知識技能。每個老師的教法都是不同的,也許你就聽得懂A老師的說法,但無法理解B老師的教法,明明這兩個老師教的都是同一題,但有時就是會有這樣的結果。
所以ㄚ!我當過老師,我不想教我覺得不喜歡的學生。
學生學的痛苦我也教的心累。
可能學生沒天賦,也可能是我不會教,那放過彼此不好嗎?

好比我也曾寫過一些部落格、當過小編,不管出於興趣或是因為工作。
但,不管再怎麼小心遣詞用句、反覆斟酌表達說明,總是會有反對意見或是嘲諷的意見出現。也許來自廣大的網友,也許來自公司內部的同事。
以前年輕不經事,總是不斷的反省與自責,漸漸地就不想寫了。

你說「不想」+V 這是種自私的行為嗎?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發現,現在到了不惑之年,人生的中間點。
難得有這樣的時間停頓了下來。
可以好好反思自己,以前的表現、現在的狀態、未來的生活,都如我想要的嗎?
我忽然不很明確的知道想要什麼,但我可以很清楚的說明我不想什麼,可這世上不想+V也得+V的事情太多了,那我的名字就叫不想吧!!!

排除了許許多多的不想,我總會發現我想的!
好比我以前 不想,寫。
但,其實我很喜愛文字和分享,然後忽然就很感謝,發現了這個平台,希望我能繼續保持 想 寫 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6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前所述~ 「整理不過是手段,整理本身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整理過後該如何生活下去。」 因為今年莫名其妙、半推半就地,啟動了我自認為的新生活型態, 照理說應該是開心雀躍的,也的確是開心雀躍拉! 但於我而言,也太嶄新了一點,這種生活型態。
今天適合獨處 獨處的時間十分重要 書會是最好的陪伴
最後剩下小東西、紀念品等。 之前提過,我十年前就很愛這本書。 當初適逢我要前往日本一年,加上我們要搬家,於是就這麼剛好地,有了時間也有了非整理不可的理由。
我的天!腰酸背痛。但是很有成就感~ 來分享一下我的整理成果 首先是衣服類(上衣+褲子+裙子+洋裝+套裝+外套), 總共有 355 件 。 依照怦然心動法則篩選後,留下 110 件。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功」 , 又或是單純的害怕開始,所以又在那拖拖拉拉的。
這家聽說非常有名! 我有個朋友每次來日本都非來吃上一碗不可,沒吃他覺得沒到過日本。 聽了八年,想到要排隊就懶得吃。
如前所述~ 「整理不過是手段,整理本身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整理過後該如何生活下去。」 因為今年莫名其妙、半推半就地,啟動了我自認為的新生活型態, 照理說應該是開心雀躍的,也的確是開心雀躍拉! 但於我而言,也太嶄新了一點,這種生活型態。
今天適合獨處 獨處的時間十分重要 書會是最好的陪伴
最後剩下小東西、紀念品等。 之前提過,我十年前就很愛這本書。 當初適逢我要前往日本一年,加上我們要搬家,於是就這麼剛好地,有了時間也有了非整理不可的理由。
我的天!腰酸背痛。但是很有成就感~ 來分享一下我的整理成果 首先是衣服類(上衣+褲子+裙子+洋裝+套裝+外套), 總共有 355 件 。 依照怦然心動法則篩選後,留下 110 件。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功」 , 又或是單純的害怕開始,所以又在那拖拖拉拉的。
這家聽說非常有名! 我有個朋友每次來日本都非來吃上一碗不可,沒吃他覺得沒到過日本。 聽了八年,想到要排隊就懶得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餐會中正常聊天,差不多到了一個大家吃累了、稍做休息的時間,阮老師詢問了大家選的科系,然後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在大學有沒有特別想要做的事情?” 在一陣沉默後,阮老師開口,他沒有要我們給什麼遠大的答案,只是希望我們選好一個想做的事情後,就努力做,做好做壞沒關係,但一定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經的我跟朋友說,我投入不了名利場面,大家都很假, 説著不是心裏的話,做著不喜歡的事。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學會了裝起一副大人模樣,游走著各種大小場面。 不能說是得心應手,但總能把害怕的一面收起,不被別人發現。 有的時候也會隱藏在人群裏,觀察著各種人,透明的像不存在一樣, 在一些“大人物”需要你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本來對情侶間情感事不是那麼有興趣的我,因為寫了小情小愛小故事,也得開始留意這些。故事寫多了,難免會想體驗,就像大家都說USJ還是東京迪士尼有多好玩那樣。 我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強求,沒辦法、做不到,就是如此,反正我已經放很久了,再放下去也無所謂了。 吃喝玩樂像是旅遊、美食、收藏、日常可以一個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不知道世界上所有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都有那種人在曹營、心在漢,工作穩定,但心不定,總是在內心深處默默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有,尤其是年過30的時候,那種心情特別強烈,我總是在內心與自己對話,「我不該只有這樣」、「我的能力需要舞台」、「我想要好好做我擅長的」 但往往結果是日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餐會中正常聊天,差不多到了一個大家吃累了、稍做休息的時間,阮老師詢問了大家選的科系,然後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在大學有沒有特別想要做的事情?” 在一陣沉默後,阮老師開口,他沒有要我們給什麼遠大的答案,只是希望我們選好一個想做的事情後,就努力做,做好做壞沒關係,但一定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經的我跟朋友說,我投入不了名利場面,大家都很假, 説著不是心裏的話,做著不喜歡的事。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學會了裝起一副大人模樣,游走著各種大小場面。 不能說是得心應手,但總能把害怕的一面收起,不被別人發現。 有的時候也會隱藏在人群裏,觀察著各種人,透明的像不存在一樣, 在一些“大人物”需要你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本來對情侶間情感事不是那麼有興趣的我,因為寫了小情小愛小故事,也得開始留意這些。故事寫多了,難免會想體驗,就像大家都說USJ還是東京迪士尼有多好玩那樣。 我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強求,沒辦法、做不到,就是如此,反正我已經放很久了,再放下去也無所謂了。 吃喝玩樂像是旅遊、美食、收藏、日常可以一個
Thumbnail
在迷茫時,首先停下來冷靜思考,理清不滿的原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工作或生活中真正不滿意的地方,再回憶過去的經驗,找到讓自己快樂滿足的時刻。鼓勵嘗試新事物,拓寬視野,並強調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性,聽取外在反饋。最後,給予自己時間,慢慢找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引領走向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不知道世界上所有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都有那種人在曹營、心在漢,工作穩定,但心不定,總是在內心深處默默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有,尤其是年過30的時候,那種心情特別強烈,我總是在內心與自己對話,「我不該只有這樣」、「我的能力需要舞台」、「我想要好好做我擅長的」 但往往結果是日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