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如何選擇適合的產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xx產業是不是適合發展的產業?』是我常被問到的其中一個問題。但每當我回問為什麼特別關注這個產業時, 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看起來發展趨勢好』或是『薪水比其他產業高』。市場發展趨勢以及薪資高低可以看出目前有哪些熱門產業, 但熱門產業不見得是適合自己的產業。想要尋找合適產業的初衷無非是希望自己在投入之後能夠適應、做得開心且能發揮所長, 最終能待得長久。因此, 選擇適合產業的首要重點是自己必須要對這類的商品或是這類服務有感覺, 這也是容不容易談下一份工作的其中一個關鍵。

raw-image

以下是我在職涯中用來評估適合產業的幾個角度, 跟大家分享:

1.這個產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是否吻合我個人的核心價值

我目前身為消費者有在用嗎? 如果沒有, 未來會考慮用嗎? 如果有, 我喜歡用嗎? 有多喜歡?

以我自己為例, 過去的工作經驗大多在消費用品類的產業, 而不是飲料食品類, 這是刻意選擇的結果。因為我非常注重健康飲食以及食品的成份, 市面上大部分的加工食品和飲料我都不會買, 因此不會選擇飲料食品產業的工作機會。在職涯過程中, 也曾經有很多來自知名美妝集團的工作機會, 我對美妝品的需求很基本, 用的都是基本品項, 不追求、也不花時間研究目前流行的妝容、色號, 也不愛參與百貨公司週年慶, 因此也沒有選擇這條路。

這些決定都是基於相同的出發點--如果這個產業的商品或服務讓我沒有共鳴, 面試時談起來就沒有熱情。就算談上了, 做起來也沒有熱情。

2.這個產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我有insight (洞察)嗎?

大部分的面試裡一定有一些考題是關於你對這個產業/這家公司的商品或服務有什麼觀察和看法。因此在評估一個工作機會時, 我會問自己, 關於這個產業我有什麼觀點可說的嗎?

這一點可以和第一點放在一起看, 當你自己是這類商品/服務的使用者時, 你就有身為使用者的使用經驗和觀點可以分享。如果你不僅是使用者, 還是愛好者, 那在面試中能分享的洞察就更多, 講起來可能連眼睛都會閃閃發光。這對面試進行的順利程度有很大的幫助。

跟求職者想找到合適產業的心態一樣, 公司在徵才時同樣希望找到能夠適應、做得開心且能發揮所長, 最終能待得長久的合適人選。當求職者展現出對這類商品/服務的熱愛且能提出看法時, 公司會對這樣的候選人比較有信心。

3.跳脫產業, 這家公司/這個工作在推廣的我有興趣嗎?

產業面的評估可以作為求職的大方向, 但對個別公司以及工作內容的了解仍然很重要。同一個產業裡的不同公司在推廣的東西可能很不一樣, 在這當中會隱藏一些自己沒有預期到的合適機會。仍然以我自己來舉例, 雖然我不偏好食品飲料產業, 但如果有一個礦泉水品牌的工作機會, 我會考慮。如果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和行銷操作是和運動做結合, 那會更進一步增加我想增取這個工作機會的意願。

在對不同產業的市場趨勢還沒有很深入看法的時候, 不需要急著確保自己能進入快速發展、高薪的產業, 先從自己在生活中喜歡的、有觀點可以分享的產業切入, 從中累積實戰經驗後會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Email聯繫:cindy.career520@gmail.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Cindy.Caree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indy.care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eer+ 職涯升級站
17會員
67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 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xx產業是不是適合發展的產業?』是我常被問到的其中一個問題。但每當我回問為什麼特別關注這個產業時, 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看起來發展趨勢好』或是『薪水比其他產業高』。市場發展趨勢以及薪資高低可以看出目前有哪些熱門產業, 但熱門產業不見得是適合自己的產業。以下是我在職涯中用來評估適合產業的幾個角度..
Thumbnail
『xx產業是不是適合發展的產業?』是我常被問到的其中一個問題。但每當我回問為什麼特別關注這個產業時, 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看起來發展趨勢好』或是『薪水比其他產業高』。市場發展趨勢以及薪資高低可以看出目前有哪些熱門產業, 但熱門產業不見得是適合自己的產業。以下是我在職涯中用來評估適合產業的幾個角度..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網友提問 10 : 男性職場決策 十年前我在念大學時做職場分析測驗時,就覺得這件事情很奇怪,難道你沒懷疑過一件事嗎? 難道我就只能在這少數的分類裡面做選擇嗎? 明明外面行業很多種,在做分析時卻只有少少這些類別,是不是範圍太小了呢? 那我們該用何種方式看待自己要做什麼職業甚至以創業為目標呢? 你可以選
Thumbnail
網友提問 10 : 男性職場決策 十年前我在念大學時做職場分析測驗時,就覺得這件事情很奇怪,難道你沒懷疑過一件事嗎? 難道我就只能在這少數的分類裡面做選擇嗎? 明明外面行業很多種,在做分析時卻只有少少這些類別,是不是範圍太小了呢? 那我們該用何種方式看待自己要做什麼職業甚至以創業為目標呢? 你可以選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佛系找工作腳步(這句話也有使用映襯修辭) 今天面試的是一間進口貨電商平台的 #品牌行銷 ,意外發現很多公司都開拓品牌電商副業來整合自己公司的一條龍服務,也是啦這是顯學,穩固主業後再找一批人來經營電商行銷副業可能看的產品週期更全面,對自己本身的優勢也越有掌控權。 / 上一份工作/過往實績: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佛系找工作腳步(這句話也有使用映襯修辭) 今天面試的是一間進口貨電商平台的 #品牌行銷 ,意外發現很多公司都開拓品牌電商副業來整合自己公司的一條龍服務,也是啦這是顯學,穩固主業後再找一批人來經營電商行銷副業可能看的產品週期更全面,對自己本身的優勢也越有掌控權。 / 上一份工作/過往實績:
Thumbnail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Thumbnail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Thumbnail
如果你現在為了定位而思考許久還沒有進展,那麼我要跟你說,現在的你還不需要去計較定位這件事。
Thumbnail
如果你現在為了定位而思考許久還沒有進展,那麼我要跟你說,現在的你還不需要去計較定位這件事。
Thumbnail
提供職涯諮詢時,發現多數大專院校畢業生最常問我的問題都是:我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這位同學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要什麼。為了幫忙這群迷惘的社會新鮮人找到較明確的找工作方向,我歸納出六個自我探索的面向-「興、能、承、待、人、家」,在此分享,希望能幫助各位找到適合的求職方向!
Thumbnail
提供職涯諮詢時,發現多數大專院校畢業生最常問我的問題都是:我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這位同學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要什麼。為了幫忙這群迷惘的社會新鮮人找到較明確的找工作方向,我歸納出六個自我探索的面向-「興、能、承、待、人、家」,在此分享,希望能幫助各位找到適合的求職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