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營營的佛系找工作腳步(這句話也有使用映襯修辭)
今天面試的是一間進口貨電商平台的
#品牌行銷 ,意外發現很多公司都開拓品牌電商副業來整合自己公司的一條龍服務,也是啦這是顯學,穩固主業後再找一批人來經營電商行銷副業可能看的產品週期更全面,對自己本身的優勢也越有掌控權。
發現這幾次面試下來沒有當時junior小菜鳥那麼懼怕,人家看待你的眼光與問的問題都與三四年前不同。
小菜鳥的時候考你的問題是對產業的初步了解,還有遇到問題時的反應,還有往後職涯的規劃。現在是一種待業senior處變不驚的「==臉」(笑死可能也不到senior哦~🤣),我往後的職涯規劃真的不甘他p4,我只要錢還有一個好跳板。人家一劈頭就問你怎麼操作?會不會?怎麼規劃?啊作品勒不拿來看一下。
喔對了我今天依然路況不熟遲了1分鐘,老神在在。(我已經比google地圖預測的時間還要早2.5倍出門了嗚嗚QQ)
面試的是負責電商姊姊,跟業務叔叔。這兩個感覺都是公司很信任的人,即便他們穿得很casual~對了,這是我這幾天面試感覺到蠻有壓力的,因為人家也是「==臉」在看你。
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劈頭就問履歷、經歷、作品、成績。
/
上一份工作/過往實績:
軟硬實力都要在這時一氣呵成講出來。
- 為什麼電商品牌官網要這樣規劃?
- 規劃過的電商活動成就?造成多少轉單?
- 你怎麼抓廣告的TA?
就算新鮮人也可回答啦,就算沒有實際的商業操作經驗。只要把它想成「推廣某樣東西的背後的做法或邏輯」就好了,邏輯是通的就OK。就算你只是校內活動,一定多少也有你推廣的想法,e.x.找一個在學生間評價很好的老師邀請他在課堂置入或是請他出席(我隨便亂掰的啦,這也是一種方式)
幸好我有經營過實體店,任何徒法煉鋼的方法都是方法。
我有一個公版答案屢戰不敗,雖然我沒試過、也沒機會試(之前我們都是看政府計劃KPI,有多少預算就是把它執行完就對了),不過背起來真的是讓人點頭如搗蒜,之前的環保電商品牌也問,還看到他們有做筆記,應該就是單純好奇別的產業抓預算的邏輯吧我猜~
以上問題,就是要背好,講出來要順,不要嗯嗯啊啊的。我還是拿上一份工作的免費活動,還有在學時的小編工作來舉例,態度就是“啊我就推得出去啊,還完成當時的KPI了”,拿出你的自信,事情完成了就是完成了,達到了就是達到了。
/
職涯規劃:
只要不是負面的,基本上老實答就好了,只是好奇職涯規劃~
不管是被動被邀約面試還是主動投遞多少都想知道,anyway現在都坐在這裡了~
面試到現在很多公司在意是不是首選噎,我在猜行銷人隨便找都多,再加上因為太過顯學,早被視為免洗缺,新人不來報到的,舊人隔天突然要離職的都蠻多的,但就是要找出那個能夠跟公司和的並且是喜歡該產業的就顯得很重要,進去就是要靠熱情撐。
/
個人能力:
- 一篇貼文你可以做多少的份量?設計怎麼做?自己來嗎?跟設計師配合?會不會美編軟體
還蠻多面試官問怎麼跟設計溝通噎!!(目前面試4間/3間都有問)
可參考我的:先PPT拉出一個我理想中的呈現方式,因為網站限制可能只有我了解。然後再抓一些免費圖素先做出一個打底草稿,請設計師填框,省去來回溝通時間,(行銷就是前端、第一線什麼都要知道再把消息帶會城裡啦)也會把產品與通路TA告訴設計師讓他們去斟酌調整,至於配色繪圖什麼的是信任對方,因為我不可能比他專業。(等於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與common sense~)
呼,好在我前天晚上頻頻看國外FMCG的案例。就不外乎那些嘛:社群、關鍵字、廣告、影片、業配。請化身消費者,組出來一個邏輯,並且告訴他們你的觀察點。我面試的這間是代理一些台灣少見的國外小品牌快消品,不是那種百年品牌雀巢、P&G、聯合利華那些的,沒有所謂的答錯,算是有答有分,只是看對方認同與喜好+1+2+3的差別而已。
講出IG經營那套心路歷程~我覺得在我「一開始想做的」跟「我現在做的」不一樣,我就是在跟商業磨合了。我看後台、看數據、看我的粉絲喜歡什麼,哪裡有話題盡量去跟~這些都是,我就是想要follower跟like,跟要錢是一樣的心態。
/
其中最讓我膽戰心驚的來了!他們說:「這樣聽下來我們的這種跟你之前待的文創公司不一樣唷,我們很商業喔!」
「你如果說要寫一篇很深度動人的文章,在我們這邊不太行喔!我們這邊要快狠準,要轉單。」
聽到這邊真的有點ㄘㄨㄚˋ,人家就是認為你轉不過來。(並且他們不太懂文創公司,應該是想不到獲利模式所以覺得???)
好吧,恩恩(清痰),讓我重新介紹。登登愣登登~大魔王問題出場:
我的答覆:讓我來為您說明,就如同我上個問題所說的。我上一份工作是在做某種「社會倡議」,或許您覺得跟一般的商業思維不一樣,可能仰賴政府計劃,但我們也是在這限制中「有策略的」找到一群鐵粉。再說,誰開公司不想賺錢?再假掰、再清高的人都想賺錢,這樣議題的影響力才能持續擴散。其實你只要把follow我們的人,想像成錢就很好懂了。如同我剛所說follower跟like,我們的客群也挑,不喜歡你太商業,所以等待的時間成本很高、回收慢,必須要有策略的去「鋪陳」去「養客」,等他們上勾。但收回的影響力就是錢,就是力量,我覺得也是一種商業思維——策略性地找到你的潛在客戶。
講完我就覺得我超餓。
/
結論:培養商業思維真的很重要,在此跟新鮮人推薦幾篇好文跟好書~
如果你覺得上述好書與資料太多了,不知道從何下手。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持續產出內容,或是直接經營一個感興趣的個人品牌題材。然後你想著
你的個人喜好+現在很多人分享/經營的題材交集處在哪?就是切入點~
這個領域的強人在哪裡?大家都怎麼經營?
你的產出時間夠你負荷?產出多少預計可以收成什麼
從這一步走到那一步,過程中你有什麼資源?這些資源使你運用什麼樣的方法?為什麼有這些策略?跟分享我很推的Youtube英文教學頻道:「Kevin英文不難」的這一部Kevin從世新英語轉學考到台大英語的策略:
我如何考上台大~把Kevin想像成一個產品,他怎麼運用策略把自己擺在台大的架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套用自己以往的經驗思考看看囉
/
當下覺得我要趕快把這奇遇記記下來,因為趁腦袋新鮮。但打到1/4停滯了,想說這麼多人面試,還有待過正統代理商的,我真的就是無聲卡,隨便啦先出去玩~
啊最後會選擇把剩下的3/4寫下來是拿到offer了啦,這份就分享給對行銷領域有興趣的人囉~
(我覺得
104的適性測驗頗有趣、頗準,不排斥玩心理測驗的人可以去玩一下,啊如果你是處女座的就免了吧)
/
最後想加一下心情抒發文:
還在評估到底要不要去上班🤨雖然是我喜歡的產業與工作,但是覺得這一年的工作下來心境有點變化。如果這份工作是在剛畢業時拿到,我一定會去,因為我就是一個「變化多端」的人。但突然要我在變化不快、環境溫和、安逸的工作態度(前工作)切換到這麼高步調的產業、工作,拿到offer那時突然有點猶豫了~
- 我現在的狀態適合嗎?
- 慘了,如果還不趁現在跨出去,會不會就此定型?
突然覺得我還沒準備好,可見第一份工作的步調與環境真的對以後的成長來說很重要,搞不好工作風格會就此定型,加上當時都還沒口試過就同步出社會了,算是有很多To do list 沒做。啊,怎麼辦好猶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