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智慧製造、CIM、MIS (IT) 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跟一個主管朋友聊到他們的智慧製造單位演進史。第一代掌門人成立了智慧製造中心,組織位階僅次於營運長,與 IT 資訊中心旗鼓相當。我說: 好棒,然後呢? 他說: 沒多久智慧製造中心就被降級合併到 IT 資訊中心裡面! 一間公司組織異動是正常的,但是把智慧製造放到 IT 我就覺得很奇怪。我繼續問: 為什麼要放到 IT 呢? 他說: 因為上面的主管認為會寫 code 的都是 IT。

會寫 code 的都是 IT

台灣的「免洗筷」軟體工程文化一文中有提到 IT & RD 的差異,我兩種職務都擔任過,想稍微做點補充: MIS 是 IT 對象是 ERP/PLM/BPM 等企業系統,定位沒有問題,CIM 關注工廠 MES/SPC/infra 等系統,定位也 OK,那智慧製造呢? 談的是物聯網、設備自動化、資料自動化、大數據、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可視化… 都是要提升工廠效率提升的主題,做的是一門客製化生意,外面有多公司是把智慧製造當作解決方案來銷售的,所以我認知智慧製造本質就是 RD,靠著軟硬整合的技術能力來解決工廠客戶的痛點,是貨真價實的戰鬥單位。僅是因為會寫 code 就放到一個幕僚單位去,這是不尊重專業的做法。

幾年前我負責事業單位的軟體 RD 團隊的時候,事業群就用相似的理由把事業群的軟體團隊合併到我這邊,我一度感到非常困惑,思考著不同單位資源要怎麼分配? 當時兩個單位的特性還算很接近,所以我做了一個「很聰明」的資源共享決定,讓軟體工程師同時負責事業單位軟體專案跟事業群的軟體需求。結果卻因為內部資源拉扯感到非常困擾,明明已經 overloading 卻因為我不斷挪動資源掩蓋了事實,導致人員技能衝突不說,switch loss 問題也沒辦法浮現,還給老闆造成一切沒問題的假象,不同屬性的單位還是分開管理為好,真的!

分工才是專業

其實公司組織要怎麼變本來就依賴高層的想法,但作為中間幹部的專業經理人們是不是也能發揮影響力呢,避免悲劇發生呢? 老實說,我並不認同這樣的組織安排,因為智慧製造、IT、CIM 本來就是不同需求面向、不同技術體系的單位,我認為對於有心想要實現智慧工廠的公司,我會更建議把智慧工廠上升一個檔次,作為組織整體戰略考量,至少也要是三個平行單位,智慧工廠需要涵蓋系統整合,所以會跟 CIM/IT 合作,劃清權責才不會有模糊空間,尊重彼此專業才能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

最後我想借用論語的一段話,「必也正名乎!」,真心呼籲有心執行智慧製造的管理者們千萬別再把智慧製造跟 IT 混為一談,給予不同專業對應的組織地位,名正言順,水到渠成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rren Lo的沙龍
22會員
70內容數
WarrenLo's 軟體設計武功祕笈
Warren 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5
當我們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接觸軟體架構設計。由於每個軟體架構設計者的對問題的理解與知識經驗差異會導出不同的設計架構。近期與同事的軟體設計案例經驗交流後,就很希望自己剛開始學習軟體架構設計的時候就有人能用實際的軟體架構設計經驗來帶我入門...
Thumbnail
2024/09/25
當我們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接觸軟體架構設計。由於每個軟體架構設計者的對問題的理解與知識經驗差異會導出不同的設計架構。近期與同事的軟體設計案例經驗交流後,就很希望自己剛開始學習軟體架構設計的時候就有人能用實際的軟體架構設計經驗來帶我入門...
Thumbnail
2024/07/02
如果你也是從事軟體相關工作的人,一定會遭遇突然需要你去學習一套你不熟悉的程式語言狀況吧,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是趕快去買書來看嗎? 還是趕快找一門程式課來上? 又或者乾脆去找會的同事來教學?
Thumbnail
2024/07/02
如果你也是從事軟體相關工作的人,一定會遭遇突然需要你去學習一套你不熟悉的程式語言狀況吧,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是趕快去買書來看嗎? 還是趕快找一門程式課來上? 又或者乾脆去找會的同事來教學?
Thumbnail
2024/04/08
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與實踐,一個成熟的軟體工程師還需要第四個要素,它是讓決定你通往熟手的重要關鍵沒有之一。
Thumbnail
2024/04/08
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與實踐,一個成熟的軟體工程師還需要第四個要素,它是讓決定你通往熟手的重要關鍵沒有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LQ 是 Line Qualification,生產線認證,客戶會要求只能用他們認證過的生產線來生產產品。客戶的 DFM 會派代表來工廠「考察」,確認供應商的工廠設備、環境、製程等條件都滿足自家產品所需的條件,試量產良率產能確認能夠達標進入量產。通過認證的生產線會被稱為 Golden Line。
Thumbnail
LQ 是 Line Qualification,生產線認證,客戶會要求只能用他們認證過的生產線來生產產品。客戶的 DFM 會派代表來工廠「考察」,確認供應商的工廠設備、環境、製程等條件都滿足自家產品所需的條件,試量產良率產能確認能夠達標進入量產。通過認證的生產線會被稱為 Golden Line。
Thumbnail
這幾年客戶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份 guideline 就是他們的一個大咖客戶給的,每個新機種都會進行 Golden Line 評估,定期稽核也是用這張評分表打分數,所有相同類型供應商們都要通過考核才有機會拿訂單。
Thumbnail
這幾年客戶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份 guideline 就是他們的一個大咖客戶給的,每個新機種都會進行 Golden Line 評估,定期稽核也是用這張評分表打分數,所有相同類型供應商們都要通過考核才有機會拿訂單。
Thumbnail
網路媒體INSIDE標題斗大寫著「大力改革?PChome 內部信流出,從微軟 365 改用 Google Workspace」,FB新聞底下許多訕笑的留言多在工具本身或PChome的UI、服務水準等,也有人提到PChome內部組織問題,或許背後隱含一些意義...
Thumbnail
網路媒體INSIDE標題斗大寫著「大力改革?PChome 內部信流出,從微軟 365 改用 Google Workspace」,FB新聞底下許多訕笑的留言多在工具本身或PChome的UI、服務水準等,也有人提到PChome內部組織問題,或許背後隱含一些意義...
Thumbnail
跟軟體最大不同的是,你需要面對工廠,這是做硬體絕對繞不開的一環,大家對工廠的印象是又髒又熱,噪音大灰塵多;乾淨的環氧地板,很多機器手臂的裝配線,加上幾十年工夫的老職人? 我們從以下幾點看生產實務 1.工廠架構及日常營運 2.廠長的工作 3.判斷工廠能力的指標
Thumbnail
跟軟體最大不同的是,你需要面對工廠,這是做硬體絕對繞不開的一環,大家對工廠的印象是又髒又熱,噪音大灰塵多;乾淨的環氧地板,很多機器手臂的裝配線,加上幾十年工夫的老職人? 我們從以下幾點看生產實務 1.工廠架構及日常營運 2.廠長的工作 3.判斷工廠能力的指標
Thumbnail
雖然標題是產品經理,但我想大家可能對專案開發比較有興趣。 為了讓整篇的含金量高一點,我會放入一些系統工程相關的東西 一般產品開發可能不需要到這麼嚴格。 專案管理及匯報 專案採購和產品採購 小趣談
Thumbnail
雖然標題是產品經理,但我想大家可能對專案開發比較有興趣。 為了讓整篇的含金量高一點,我會放入一些系統工程相關的東西 一般產品開發可能不需要到這麼嚴格。 專案管理及匯報 專案採購和產品採購 小趣談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Thumbnail
作者在職場體驗了不愉快的經歷,得出曾經工作過的公司有三大弊病,這些經歷讓我領悟了人性惡劣,究竟如何定義為「好公司」呢?
Thumbnail
作者在職場體驗了不愉快的經歷,得出曾經工作過的公司有三大弊病,這些經歷讓我領悟了人性惡劣,究竟如何定義為「好公司」呢?
Thumbnail
2016年,筆者正式從最大的那家軟體公司M社退役;在過去20年的生涯之中,有17年在做研發工作。這多年的工程經驗累積下來,總有一些心得與觀察;那麼,就藉由這個平台來分享一下吧,究竟在台灣談這方面事情的人似乎並不多。
Thumbnail
2016年,筆者正式從最大的那家軟體公司M社退役;在過去20年的生涯之中,有17年在做研發工作。這多年的工程經驗累積下來,總有一些心得與觀察;那麼,就藉由這個平台來分享一下吧,究竟在台灣談這方面事情的人似乎並不多。
Thumbnail
前兩篇文章談到「職、權、責合一」,並且以惠普前執行長Mark Hurd的改革為例,來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但有些讀者仍然表示很難理解,不知道如何把「職權責合一程度」量化。那麼,本文就以企業中的產品事業部當作例子,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
Thumbnail
前兩篇文章談到「職、權、責合一」,並且以惠普前執行長Mark Hurd的改革為例,來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但有些讀者仍然表示很難理解,不知道如何把「職權責合一程度」量化。那麼,本文就以企業中的產品事業部當作例子,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有疊床架屋、多頭馬車、冗員充斥的現象,造成了「職、權、責分離」的結果,必須以提高「職、權、責合一」的程度來解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效率提升、速度加快、成本降低都只是額外的好處,真正的目標在於建立能「當責」的企業文化。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有疊床架屋、多頭馬車、冗員充斥的現象,造成了「職、權、責分離」的結果,必須以提高「職、權、責合一」的程度來解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效率提升、速度加快、成本降低都只是額外的好處,真正的目標在於建立能「當責」的企業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