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人文集的基本知識-官職雅稱

更新於 2023/08/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讀明人文集已經數年,雖然只是興趣使然,但剛開始真正讀文集也備感艱辛。其中最困擾我的是這些文集中提到的人物究竟是誰?畢竟古人不如同我們現代稱名道姓,那是只有家中長輩或是朝堂之上才如此稱呼,根據人物間關係的不同稱呼對方名號、字、郡望或官職。官職最令我一頭霧水,因為明代人稱呼官職常用雅稱,而雅稱多源於周禮,多次對照後才較為了解所言為何。以下簡單介紹比較主要的官職和其雅稱的對照,由於清代主要沿用明代官制,閱讀清人文集也能起到些許幫助。
1.內閣大學士(相國、相公)
至少至明代中期(嘉靖)後,明人提及內閣大學士,的確視他們為'真宰相'因此以相國稱呼。
2.吏部尚書(冢宰、太宰)
吏部尚書在弘治朝之前班次還先於內閣大學士,明中後期後仍是六部尚書之首,並且數度與內閣發生權力角力。著名者為王恕、高拱、陸光祖和孫丕揚
3.戶部尚書(大司農、大司徒)
戶部尚書也是較為重要的尚書,通常與工部、兵部一同任用較具專業性的人才。如崇禎朝的畢自嚴。
4.禮部尚書(大宗伯)
禮部尚書通常由翰林擔任,由於翰林通常為第一甲進士或庶吉士,也有許多禮部尚書之後即入內閣的例子。不需要負擔太多實際或專業性高的事務,多由德高望重者或具學識者擔任。禮部尚書在嘉靖朝因大禮議之故,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5.兵部尚書(大司馬、本兵)
兵部尚書多要求具有實際戰場的管理經驗,多由沿邊督撫升任,著名者如馬文升、楊一清和楊博都是經典案例。需要很高的專業才能,但也最可能因為戰事不利受到懲處,如援朝戰爭時的石星。
6.刑部尚書(大司寇)
也並非相當重要的尚書職,也是因為明代司法權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享。
7.工部尚書(大司空)
許多由修濬河道或其他重大工程有功者升任,也是專業性要求較高的職位。
8.左都御史(總憲)
多由德行出眾、堪為百官表率者出任,如崇禎朝著名學者劉宗周就曾擔任過。
以上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合稱'七卿',加上大理寺卿和通政司通政使合稱'九卿'。
9.總督(總制)
通常設於西北和東北兩邊防要地,晚明因軍事需要才於內地遍設。
10.巡撫((大)中丞、撫臺)
源於'御史中丞'說明巡撫為都察院的中央派駐地方身分,其職兼管一省行政和司法,需加銜「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才有管理軍事權限,全國遍設。
11.布政使(方伯)
原為一省最高行政官員,後為巡撫所節制。
12.按察使(總憲)
由於掌管一省司法和風紀,所以與左都御史的雅稱相同。
13.布政司參政(大參).參議(小參)
協助布政使處理一省錢糧,也會分駐各地(稱分守)處理相關事務。
15.按察司副使、僉事(提學、巡鹽、清軍、兵備等)
同布政司參政和參議相同,亦會分駐一省各地,處理學政、鹽政、軍備等差事,亦由此稱呼他們。隨著中晚明地方衛所逐漸失去實質軍事作用,按察司在軍事上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晚明的許多軍政大員如盧象昇和楊嗣昌皆是兵備道出身。
14.知府(郡侯)知縣(邑侯)
為一省之下的兩級父母官。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想開始閱讀明人文集的朋友,其實這些詞彙都只是些基本知識,但熟悉之後閱讀文集會輕鬆許多。日後會針對明代中央和地方官制各寫一篇文章概略介紹運作情況。
avatar-img
8會員
41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戲裡出現的第一位反派人物是安天祥,官職是九門提督,代表劇情是以清朝作為背景⋯⋯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前面我們把朝廷派到地方的一把長官說的跟二傻子似的,那是不是這光杆司令就不重要了呢? 絕對不是。 地方上會很尊重這個花架子領導。 因為很有可能你家出息的大官在你現在領導的老家當地方官呢,咱們都是一個圈兒里的。 一般來講,高級圈兒里往往是互相捧的。(討論的概率哈) 因為利益互相牽扯,而且總會有
Thumbnail
劉秀針對王莽這套篡權模板是咋辦的呢? 1、對外三公鼎立進一步分權。 2、對內不再培養親信的中朝官,不再設「領尚書事」這個崗。 劉秀在首先對三公中的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這三個官職的職責進行了改造。 總體來講就是平均性的分配。 大司馬的名字被改回到了原不長設的太尉,職能上「掌四方兵事功課,歲
Thumbnail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確實有「冏卿」這種說法,用以代稱「太僕寺卿」,典故是西周天子任命伯冏為太僕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戲裡出現的第一位反派人物是安天祥,官職是九門提督,代表劇情是以清朝作為背景⋯⋯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前面我們把朝廷派到地方的一把長官說的跟二傻子似的,那是不是這光杆司令就不重要了呢? 絕對不是。 地方上會很尊重這個花架子領導。 因為很有可能你家出息的大官在你現在領導的老家當地方官呢,咱們都是一個圈兒里的。 一般來講,高級圈兒里往往是互相捧的。(討論的概率哈) 因為利益互相牽扯,而且總會有
Thumbnail
劉秀針對王莽這套篡權模板是咋辦的呢? 1、對外三公鼎立進一步分權。 2、對內不再培養親信的中朝官,不再設「領尚書事」這個崗。 劉秀在首先對三公中的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這三個官職的職責進行了改造。 總體來講就是平均性的分配。 大司馬的名字被改回到了原不長設的太尉,職能上「掌四方兵事功課,歲
Thumbnail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確實有「冏卿」這種說法,用以代稱「太僕寺卿」,典故是西周天子任命伯冏為太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