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人文集的基本知識-官職雅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研讀明人文集已經數年,雖然只是興趣使然,但剛開始真正讀文集也備感艱辛。其中最困擾我的是這些文集中提到的人物究竟是誰?畢竟古人不如同我們現代稱名道姓,那是只有家中長輩或是朝堂之上才如此稱呼,根據人物間關係的不同稱呼對方名號、字、郡望或官職。官職最令我一頭霧水,因為明代人稱呼官職常用雅稱,而雅稱多源於周禮,多次對照後才較為了解所言為何。以下簡單介紹比較主要的官職和其雅稱的對照,由於清代主要沿用明代官制,閱讀清人文集也能起到些許幫助。


1.內閣大學士(相國、相公)


至少至明代中期(嘉靖)後,明人提及內閣大學士,的確視他們為'真宰相'因此以相國稱呼。


2.吏部尚書(冢宰、太宰)


吏部尚書在弘治朝之前班次還先於內閣大學士,明中後期後仍是六部尚書之首,並且數度與內閣發生權力角力。著名者為王恕、高拱、陸光祖和孫丕揚


3.戶部尚書(大司農、大司徒)


戶部尚書也是較為重要的尚書,通常與工部、兵部一同任用較具專業性的人才。如崇禎朝的畢自嚴。


4.禮部尚書(大宗伯)


禮部尚書通常由翰林擔任,由於翰林通常為第一甲進士或庶吉士,也有許多禮部尚書之後即入內閣的例子。不需要負擔太多實際或專業性高的事務,多由德高望重者或具學識者擔任。禮部尚書在嘉靖朝因大禮議之故,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5.兵部尚書(大司馬、本兵)


兵部尚書多要求具有實際戰場的管理經驗,多由沿邊督撫升任,著名者如馬文升、楊一清和楊博都是經典案例。需要很高的專業才能,但也最可能因為戰事不利受到懲處,如援朝戰爭時的石星。


6.刑部尚書(大司寇)


也並非相當重要的尚書職,也是因為明代司法權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享。


7.工部尚書(大司空)


許多由修濬河道或其他重大工程有功者升任,也是專業性要求較高的職位。


8.左都御史(總憲)


多由德行出眾、堪為百官表率者出任,如崇禎朝著名學者劉宗周就曾擔任過。


以上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合稱'七卿',加上大理寺卿和通政司通政使合稱'九卿'。


9.總督(總制)


通常設於西北和東北兩邊防要地,晚明因軍事需要才於內地遍設。


10.巡撫((大)中丞、撫臺)


源於'御史中丞'說明巡撫為都察院的中央派駐地方身分,其職兼管一省行政和司法,需加銜「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才有管理軍事權限,全國遍設。


11.布政使(方伯)


原為一省最高行政官員,後為巡撫所節制。


12.按察使(總憲)


由於掌管一省司法和風紀,所以與左都御史的雅稱相同。


13.布政司參政(大參).參議(小參)


協助布政使處理一省錢糧,也會分駐各地(稱分守)處理相關事務。


15.按察司副使、僉事(提學、巡鹽、清軍、兵備等)

同布政司參政和參議相同,亦會分駐一省各地,處理學政、鹽政、軍備等差事,亦由此稱呼他們。隨著中晚明地方衛所逐漸失去實質軍事作用,按察司在軍事上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晚明的許多軍政大員如盧象昇和楊嗣昌皆是兵備道出身。


14.知府(郡侯)知縣(邑侯)


為一省之下的兩級父母官。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想開始閱讀明人文集的朋友,其實這些詞彙都只是些基本知識,但熟悉之後閱讀文集會輕鬆許多。日後會針對明代中央和地方官制各寫一篇文章概略介紹運作情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淵閣
8會員
49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文淵閣的其他內容
2024/04/21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2024/04/21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2023/11/15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2023/11/15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2023/10/29
明代是宋明理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大儒輩出,以下列出幾位重要儒者及現代學者的研究給有興趣者參考。
2023/10/29
明代是宋明理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大儒輩出,以下列出幾位重要儒者及現代學者的研究給有興趣者參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皇帝的權力究竟如何使用?8歲喪父9歲登基的小皇帝所仰賴的教育是聖賢經典,從來沒有人教他帝王學。
Thumbnail
皇帝的權力究竟如何使用?8歲喪父9歲登基的小皇帝所仰賴的教育是聖賢經典,從來沒有人教他帝王學。
Thumbnail
一個人一旦掌握了權力,就相信自己具備了改天換地的能量。權力是一副春藥,對有些人來講,吃了這副春藥就可以幹世界了。
Thumbnail
一個人一旦掌握了權力,就相信自己具備了改天換地的能量。權力是一副春藥,對有些人來講,吃了這副春藥就可以幹世界了。
Thumbnail
清初的統治政策,是高壓與懷柔並用,以產生剛柔並濟的效果,既震懾反抗勢力,又爭取漢族認同。針對被統治者的特性,滿清分別為百姓和士人設計相應的高壓政策和懷柔政策,以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
Thumbnail
清初的統治政策,是高壓與懷柔並用,以產生剛柔並濟的效果,既震懾反抗勢力,又爭取漢族認同。針對被統治者的特性,滿清分別為百姓和士人設計相應的高壓政策和懷柔政策,以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
Thumbnail
雍正一朝的張廷玉、鄂爾泰,乾隆一朝的傳恆、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擁有軍機大臣身分的清初大臣。 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這本來是皇帝學習的地方,康熙帝順勢親自選拔翰林學士在此當值,以「南書房行走」職銜,充當皇帝的智囊,形成君臣密議朝政的模式。
Thumbnail
雍正一朝的張廷玉、鄂爾泰,乾隆一朝的傳恆、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擁有軍機大臣身分的清初大臣。 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這本來是皇帝學習的地方,康熙帝順勢親自選拔翰林學士在此當值,以「南書房行走」職銜,充當皇帝的智囊,形成君臣密議朝政的模式。
Thumbnail
尚書令。 過去非屬三公,不是丞相,由漢武帝特設的政令處理機構首長。 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被視為實質上的宰相,能跟三公一樣「獨坐」? 在歷史的洪流中,尚書台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東漢順帝,或許就是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的關鍵。
Thumbnail
尚書令。 過去非屬三公,不是丞相,由漢武帝特設的政令處理機構首長。 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被視為實質上的宰相,能跟三公一樣「獨坐」? 在歷史的洪流中,尚書台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東漢順帝,或許就是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的關鍵。
Thumbnail
中書令,堪稱漢代最神秘的官職之一。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完全沒有提過這個職務。 是漢武帝之前都不曾建立這個職務嗎? 又或者是司馬遷故意不記? 畢竟,按班固的史料收集,最早可考的中書令,就是司馬遷本人,也是司馬遷受宮刑之後,在宮廷擔任的職缺。 中書令這個職責的變化,牽動著兩漢,甚至「魏」的滅亡…
Thumbnail
中書令,堪稱漢代最神秘的官職之一。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完全沒有提過這個職務。 是漢武帝之前都不曾建立這個職務嗎? 又或者是司馬遷故意不記? 畢竟,按班固的史料收集,最早可考的中書令,就是司馬遷本人,也是司馬遷受宮刑之後,在宮廷擔任的職缺。 中書令這個職責的變化,牽動著兩漢,甚至「魏」的滅亡…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
Thumbnail
在明代朝廷中有一群官員他們可以針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監察甚至彈劾,從皇帝到官員百姓,大至國家小至庶民,他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需要有確切的證據,只要是有所耳聞就可拿來作為憑證,哪怕事後調查並無此事也不用負責,他們有個統稱:「言官」。
Thumbnail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在描寫清代的小說或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大清官員的身影,不管是王爺、漢人官員、滿人官員,一身蟒袍頭頂官帽,威嚴帥氣,我們該如何從這些配件上一眼認出官位,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大清官員的官服配件,日後在收看清朝宮庭劇或研讀清代書籍,能迅速辨認該人的地位。
Thumbnail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在描寫清代的小說或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大清官員的身影,不管是王爺、漢人官員、滿人官員,一身蟒袍頭頂官帽,威嚴帥氣,我們該如何從這些配件上一眼認出官位,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大清官員的官服配件,日後在收看清朝宮庭劇或研讀清代書籍,能迅速辨認該人的地位。
Thumbnail
作者: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11/01/2019 甚麼人會比一個普通的太監更易做壞事呢? 答案就是一個讀過書的太監。 大家千萬不要看輕太監識字的禍害, 明朝初年, 太祖朱元璋就曾經立一鐵牌在宮中規定
Thumbnail
作者: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11/01/2019 甚麼人會比一個普通的太監更易做壞事呢? 答案就是一個讀過書的太監。 大家千萬不要看輕太監識字的禍害, 明朝初年, 太祖朱元璋就曾經立一鐵牌在宮中規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