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閱讀完《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後的改變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摘是我在速讀時覺得比較重要的章節,但是作者做的目錄裡是將內容分成「改變筆記本」、「為何一定要用方格筆記本?」、「學習筆記」、「工作筆記」、「簡報筆記」

【書摘】

這是一本具體說明如何寫筆記的書,還有介紹方格筆記本的許多優點,以及寫筆記的重要性和作用,這裡是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部分。
  1. 黃金三分割原則,將筆記本分成「事實」、「解釋」、「行動」,可以幫助自己整理要寫的主題
  2. 設定標題→一眼就能知道主題,複習筆記時會很有幫助
  3. 大量書寫、捨棄後,就是精華
  4. 寫在標題旁的重點最多就是三個,再多會不好記
  5. 一頁只寫一個主題,複習時會比較好閱讀和理解這一頁在寫什麼
  6. 「事實」最重要,延伸出後面的所有思考、歸納
  7. 產生「行動」、解決方案,寫完筆記後歸納出行動,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8. 先傳達結論(標題和副標題)後,再寫支撐結論的事實和想法,能清楚表達每一頁的重點

【我的感想】

閱讀這本書的背景和效果
國中時,我很常為了學習課本內容而寫筆記,但通常寫完後就不會再拿出來看,因為寫了太多內容,非常雜亂不知道要從哪裡看起,還不如直接去寫題目練習,可以更快知道自己哪個地方不懂。後來上高中因為學校在教寫閱讀心得,老師推薦我們這本書,我就因為想知道如何做筆記更有效率,在網路上訂了這本書,因為它並不厚,內容也很受用,我很快就看完了,但是因為高中的老師會幫我們大家做講義,所以不需要自己寫筆記也能好好複習,就沒有特地培養寫筆記的習慣,如果需要寫一點東西,也是寫在老師給的講義上而已,可是時隔多年,雖然能肯定我沒把那些講義丟掉,但也不知道被我收到哪去了。高二申請實驗教育後,我就專注在閱讀其他書籍上,那時候想說寫筆記應該是上課時在做的事,就沒有特別去練習寫筆記,直到高三時發現自己的作品少得可憐,想著除了實驗教育需要交的報告以外,應該再多練習寫其他的文章,於是開始翻自己以前讀過的書,想找到寫作的靈感和素材,一開始是不太順利,雖然有想寫的題材,可是要動筆的時候就是會卡住,直到再閱讀一次這本書才驚覺原來寫筆記也可以幫助整理要寫的內容,加上之前有因為閱讀其他書籍寫的筆記,現在已經可以寫出好閱讀的筆記了。
從書中學到的小技巧
之前不管是在寫作還是寫筆記,都會忍不住寫一堆雖然跟主題相關卻不是重點的東西,甚至有一次寫作文時,滿分六分,被老師評了兩分,平常我都是寫四到五分的,老師說我就是寫到離題了,後來我就會在每次開始寫正文之前,先把想寫的重點提出來,再一個一個詳細說明,我也感受到筆記的效果。其他還有一些書寫時的小技巧,比如說只用三種顏色的筆,以免太過眼花撩亂,使用時也才發現三種顏色就很夠用了。還有將筆記本換成至少A4的大小,因為太小的話會寫不下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小筆記本可能是只適用在紀錄瑣事和捕捉靈感吧,要認真整理筆記內容時,肯定是大一點會比較好寫。最後一個是用橫向的書寫,因為人類的眼睛是橫的,後來不管是筆記還是稿紙,我都會把他們轉成橫向的再開始寫。
個人實際運用的情況
我自己練習很多次之後統整出寫閱讀筆記的方法是,閱讀時努力注意內容中的重點在哪裡,並把比較有印象或覺得重要的內容貼上標籤,每次閱讀完後也會寫好摘要貼在那段內容的最後面,要整理筆記時就把那些貼上標籤的重要章節再讀過一次,將摘要精簡後抄到筆記本中的「事實」,再依序將感想和歸納出的心得寫上,這樣就能清楚了解我在這本書中學到什麼,過段時間要再複習的話也很方便。
因為圖表跟一長串的文字比起來肯定是圖表比較好理解,所以我也在學著畫心智圖和小插畫之類的,主要是心智圖,但是我畫了幾張後發現,我應該先整理心智圖要畫的內容再來畫,沒有想好內容要寫什麼就隨便畫的話,成品看起來就像抓不到重點的小學生日記,所以我就先練習寫文字筆記了。
總結和我的想法
距離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其實也有些時日了,一開始讀完的時候我也完全不知道怎麼實踐,但是後來透過實驗教育,給了我個人學習的空間,在看完一些書籍後又翻到這本,才想到其實我也可以為我的閱讀寫一些筆記,只是我還是沒找到運用在其他事情上的方法,以前用筆記本是空白的會越寫越歪,橫線的感覺又太侷限了,書裡推薦方格筆記本,因為它可以讓圖表變好畫、強化思考能力,對我來說是讓字不會太超過屬於它的空間,而且可以比較好分配每個內容的區塊,書裡是這樣形容的:「架構決定了工作與學習的品質」,這裡的架構就是指黃金三分割原則,透過分配筆記本裡內容的區塊,可以幫助思考這樣子,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很有幫助,而且方格筆記本也很符合我的需求。

題外話:頭貼的由來

這個新的貓咪頭貼是我拜託我妹畫的,他好像是用非慣用手的手指畫的,我覺得蠻可愛的。
22會員
12內容數
我在閱讀後撰寫的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