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年代,轉職非常困難,越往上的階級越難。反過來也造就各國官僚系統,輕忽這個問題,因為民主國家是中產出身的菁英掌權,當中產菁英多到形成新的統治階級,掌權者就會替自己人製造新工作。越來越多的智庫、NGO、協會,替政府機關寫計畫、產業評估,卻沒幾個人真的在產業界待過。
校正後的世界,會有一段時間漫長的波動期,硬要講個理由就是資源不足,不是資源總量不足,是流動變慢。全球化促成高速流動,人人都可以在巨量的流動資源中取得一點存量,減緩後就變成大家都很難快速累積財富。
具體的比喻,就是流速很快的大河旁,不管拿水桶還是湯匙,水量流動的夠快,總是可以快速裝滿,差在裝水回家儲放的速度不同,只要時間夠久,湯匙也能裝滿浴缸。但如果流速變得很緩慢,那只要人一多,水流就會逐漸被截斷,越下游的就越少。
數位資本難以壟斷,想維持優勢的菁英不惜擁抱專制
全球化校正後,巨大的流量不見得會減少,畢竟資源總要有地方去,問題出在流速變慢,會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掘壕儲水,也就是變成固定資源,土地或是定存。這就會讓賺錢速度變慢,看起來資源就被壟斷,被少數人把持。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於是菁英更焦慮,這些資源並非固定不變的土地可壟斷,金融資本的流通仰賴法律制度的穩固。如果今天法律修改變成貴族繼承制,權力決定獲取資金的方式,那就等於打破民主機制下的市場規範,走回封建體系。封建體系不利工業發展,長期來說讓技術衰退,現在沒有一個民主國家能接受。
雙重矛盾讓菁英無比焦躁,由於當代權力秩序來自於教育、考試、能力展現,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獲利,越擴大市場,參與的人越多,就有越強大的力量促使短線操作,然後這反過來影響菁英心理,只要稍一不慎,這一季虧了錢,立刻就會被趕下去。
當成功的定義如此狹窄,菁英的人生不見得好過,雖然這對勞工而言是講幹話,但也是實話。只是依靠技術跟能力成就的國家,進步的泉源是競爭,才會讓全球化走歪,歪到寧可忽略專制獨裁規範與民主體制不相容,歪到只要有錢就好,一切看短線。
餅早就不夠分,全球化下菁英階級持續擴張又坐立難安
這最終促成了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及俄中兩國近年對民主國家的滲透破壞。畢竟國力相差太巨大,要獲勝就只能內部破壞,就算西方倒台,人類技術一時衰退,對這些專制國家來說,利益仍然是十分巨大,大到可以忽視全人類的進程。
但這種作法只是飲鴆止渴,讓菁英階級取得更多權力,依照傳統說法,就是統治階級固化,人民要被鎖進獨裁的框架下?
沒有,工業革命後的財富密碼,是擴大參與,讓越多人加入市場越好,從高速流動的資源中獲得財富,遠遠比坐在土地上收租要快。這導致現代的菁英模式,是以擴張為基礎,而每次擴張帶來更多競爭者,形同統治階級想要維持權力,不被中下層推翻,就得要擴大統治階級的人數。
權力的矛盾,在AI科技出現後更明顯,獨裁國家想透過AI控制人民,這樣就能規避專制政權對技術發展不利的根本,透過掠奪、剽竊先進國家的技術,快速累積權力。民主國家的菁英則認為,這種做法可以進一步減少「低劣平凡」民眾的箝制,走向真正的專家治理。
問題是誰制定秩序?菁英階級自己都喬不好,加上擴張帶來的新競爭者,隨時都要擔心下層革命,中產階級聯合起來抵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建立在武力基礎的菁英階層,很快就會被推翻,失去一切。
虛業取代實業,社群媒體無限增幅倖存者偏誤
超高速競爭下促使上層肥大化,贏家全拿的邏輯讓菁英焦慮不已,教育競賽從小展開,然而中產階級已經無望參加,即便努力當上技術專家,在現代金融巨獸面前,如同滄海一粟。
然後這就是最大的弔詭,現代菁英階級主要在法律、金融等管理機構,不是促成工業革命後發展世界的技術專家,民主的基礎奠基在權力由中產階級普遍控制,而中產階級的最初,是包含技術與管理諸多成分,現在卻被極少數的中產菁英,進行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治理。
歸根究柢,就是流速太快,透過中國這個巨大工廠加速的結果,我們習慣於高速轉變的世界,把休息看成懶惰,消化成果當成停滯不前。網際網路把極少數人的聲音放大,1%的人在10億先進國家裡也有1千萬人,這數量足以徹底壟斷媒體,讓我們以為這1%邏輯就是真理。
所以,其他99%的人起而仿效,卻根本做不到。
全球化修正煞停,社會階級固化難再流動
憤怒會累積,忌恨會傳染。
上層的菁英覺得自己努力應有報償,贏家全拿是獎賞進步的理由,但菁英卻對工業技術的理解越來越少、越來越淺薄。
中產階級以前還有機會擠身菁英,拿到統治權力,現在變成沒辦法了,拚搏到醫師、老師、工程師,掌握著實際執行的技術,卻不能控制自己的方向。中產看著上方,把菁英的價值當成自己所有,配合著剝削下層,以為努力應得報酬,卻屢屢落空。
下層的藍領勞工原本的夢想是晉身中產,子女可以成為專業人士,卻發覺完全沒機會,資本的落差太過巨大,形同契約奴工。而能維繫藍領生活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傳統價值,也在菁英主導、中產配合下被破壞殆盡,最後連尊嚴都要被丟到地上踩,強迫為自己的守舊認錯。
以「進步」為名掠奪藍領,再毀滅中產鞏固自身利益
為何如此悽慘?說到底就是人的能力畢竟有差,菁英階層的小孩儘管拚死拚活的讀書,真正有能力繼承者少。沒有能力者無法在既有體制生存,就得發明新的行業,破壞總是比創造簡單,解構社會成為專業,無力反抗的藍領階層成為祭品。
而要這樣做,就得要大量中產階級,執行的技術專家配合。在資源高速流動下還可以依靠普發獎賞,讓中產相信強押藍領低頭,符合努力就有報償的理論。
當全球化的腳步煞停,資源流動變慢,上層菁英中的廢物卻依舊靠各種理論想要掠奪中下層,誰會想買單?
這終究要反映到現有的基礎,沒有設計工程師的計算、工頭的指揮,菁英畫在紙上的美麗建築蓋得出來嗎?
目前的趨勢,看來菁英想用AI技術,跳過中產執行專家,直接去控制工人,會不會成功?成功則是人類的浩劫,中下層會被徹底犧牲,成為機械烏托邦;失敗則是大家的悲劇,數十年的進步可能要打對折回去。
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