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文老師講於《 [根本佛教講座] 阿含要略—A 阿含簡介》
我們對佛法先要具備端正法,也就是了解因緣果報,所以佛陀
說施、說戒、說生天法,再來是
念佛、念法、念僧。有這一些基礎,才能接受正法要。正法要就是四聖諦法門。建立端正法,世、俗的正見就夠了,可是要現觀苦、 集、滅、道,那要聖、出世間的正見才行。
我們看到的《
雜阿含 第一經》,並不是正法要而已。是有 正法要的基礎才能接受的增上法。增上法,是這個課程 最後才會談到的,包括無常法門、無我法門、無生法門。而第一經就談到於五陰你要正觀無常、苦、空、無我了。
這不是任何人可以立即承受如是說法。我們以佛陀教導羅睺羅(Ranula)尊者來做例子。羅睺羅尊者是佛陀親生的孩子。他出家以後,認為自己是佛陀的孩子,不早一點開悟不行,怕給父親丟臉,所以就找機會要佛陀教導他,可以最快速達到,
漏盡解脫的方法。
佛陀觀察一下,知道羅睺羅尊者的慧根還沒有成熟,所以就提醒他:「你有沒有向同學說過五陰法門呢?」他說:「沒 有過。」佛陀說:「那你去向同學們介紹
五陰法門吧。」透過為別人說五陰法門,比自己要弄清楚五陰法門的要求更高。我們看五陰法門,自以為我知道了,可是要你向任何人說五陰法門,你就會有一點膽怯。說不定某一個方向我沒有注意到,人家問我的話,我怎麼樣回答呢?所以會更廣泛的,用比較多的角度來看五陰法門。
向同學開示五陰法門後,羅睺羅尊者回來了,佛陀看他的慧根仍然還沒有熟。就向他說:「你有沒有向人說過眼、 耳、鼻、舌、身、意
六處法門呢?」他說:「沒有。」佛陀就說:「好,你去教教吧。」
羅睺羅尊者又回來了,佛陀認為他的慧根仍然沒有成熟,所以提醒他:「你有沒有向同學們說尼陀那(nidana)法門呢?」所說的
尼陀那法門,也就是四聖諦、十二支緣起、因緣法。
佛陀說:「你去向同學們說尼陀那法門。」羅睺羅尊者說完了以後,又回來了。可是佛陀看他還是慧根未熟,但現在不要求他什麼了,只是提醒他:「你想要快速達到漏盡解脫,而我為什麼要求你向同學們介紹陰、處、尼陀那這種種法呢?你多想一想。」
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再仔細思考:陰、處、尼陀那這一些法門是一個基礎,沒有這一些法門為基礎,那一些解脫法門就沒有辦法了解、沒有辦法應用,而這幾個法門都是傾向涅槃、導到涅槃的。
羅睺羅尊者有了這樣的心得,就再回來了。佛陀一看,慧根熟了。而根熟了以後,佛陀才為他說:「
一切法無常」。
一切法無常,所以我們要知道,「無常法門」是讓我們成就三菩提、作證漏盡解脫的一個很關鍵的法門。可是這個關鍵的法,你對四聖諦、十二支緣起不了解,沒有辦法。可是要了解四聖諦、十二支緣起,你要對五陰跟六處的名—色,也就是身—心,生理—心理種種的現象、反應,要全部了解才行。
而我一開始就要說「無常法門」,那就相當於 佛陀最後提醒羅睺羅尊者的時候,可是那是因為當時他已經可以接受增上法了。以學佛的ABC來說,那是最高級的說法。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大品般若經》提到: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 無所得為方便。」 「一切智智」就是佛智,跟佛智相應,就有正確的見解跟志願,而堅定你的信心、以及堅持你的願力。可是,「一切智智」要成佛才有,但可以放寬到開法眼。雖然只有開法眼,還沒有完成「一切智智」,但對「一切智智」已有正確地了解。而用阿含的話來說,就是有「聖、出世間的正見」了。若再加上正行,那就可以說得上是 堅定你的信願。
其次,也要有美好的情感。《大品般若經》說「大悲為上首」,實際上不只是悲而已,包含了慈、悲、喜、捨,大 悲、大喜、大慈、大捨,也就是慈悲心腸,慈悲。可是問題來了,只有信願跟慈悲,你沒有法眼開、慧眼清淨,你就是沒有般若慧。即使有般若慧,般若慧又分為兩種,也就是基礎的般若慧和應用的般若慧:而現在所說的「無所得為方便」就是應用般若慧,一方面用來使自己改過遷善, 一方面用來影響別人、改善其他有情,還有他們的生活環境。
我們學佛,一定要注意到人性的三個成分‑知、情、意,理智、情感和 意志。
有些人失掉理智,就是有無明、邪見:有些人沒有慈悲,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甚至於不關心父母、妻兒。即使你有智慧、你有好的情感,可是沒有堅定 的信願,那也不能 從初發心修習佛道 一直維持到成佛為止。
如是,透過
「學佛三要」,可以肯定 佛法、佛學、佛道不離人性。
~ 講於 2009 年 9 月 19 日
《[根本佛教講座] 阿含要略—A 阿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