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有次第之分,就如同我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然後國中、高中、大學乃至碩士、博士逐級提升,須依所證所行的智慧而定。
在本分中,我佛先提出成佛前的四個果位: 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還有阿羅漢。
一. 須陀洹: 為初果。我佛以河流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為入流。八正道的內容為: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得須陀洹果,即得正定聚,定力不退,還可不墮惡法不落惡道。
二. 斯陀含: 為二果。能斷我見、疑見、斷戒禁取,並且遠離五欲。一往來的意思,是只要再來一次輪迴,就可以永遠解脫脫離輪迴,戒行圓滿。
三. 阿那含: 證得阿那含果的聖者,已經斷了欲界的煩惱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因斷除了欲界的貪愛,必定證得初禪。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彼界證入涅槃,不再返還欲界。所以才說不來。
四. 阿羅漢: 根據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義,阿羅漢是依照正法修行,而達到涅槃的聖者,離貪斷愛,名、色、識三者不再相依相緣,再生之因緣滅盡,無因緣可記說。我們之所以不斷輪迴,就是因為因緣未盡,業障未了。
我佛在這一分裡提問,換成須菩提尊者回答。初學的朋友看了,可能又要疑惑了。怎麼須菩提又說入流又說無所入?又說一往來實無往來?又說不來實無不來?看得人頭昏眼花,摸不著頭緒。
其實,答案跟前面各分所說的一樣。不管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或者阿羅漢等果位,都只是我們修行過程中,會經歷的歷程。等我們最後修行成功證得涅槃,得以解脫清淨自在的時候,這一些法筏,都應該放下,不該執著。
須菩提尊者一方面應和我佛,為我們開示修佛悟道的次第,一方面又回答我佛提問,告訴我們,隨著我們往後修行成績進步,我們也要能放下不執著。
華嚴經將修佛的階位分為四十個。菩薩瓔珞經分為五十二位,為現在較為廣泛通行的分法。這五十二個果位又分為:
1.十信位: 信為道源功德母。修佛須先有堅定的信心,才有可能得道,才有機會成就功德。如果半信半疑,想要再往前修行,就不可能了。
2.十住位: 依據星雲法師的開示,必須持戒清淨,無所毀犯,柔和忍辱,自他平等,施為智慧,契入般若,才能夠信心堅定,信心安住不退。
3.十行位: 有人說知易行難。有了智慧也信心堅定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實行,所獲得的智慧信心,才能對我們開悟解脫,產生實質效果。
4.十迴向位: 大乘佛法不只求自己解脫清淨,也強調要自渡渡人。在自己證得般若獲得法喜之後,也要同時隨順善法,引導眾生修佛證道。
5.十地位: 成就前面的階位後,就能獲得甚深智慧,擺脫一切煩惱的束縛,進入菩薩的十地位。功德圓滿,遠離無明自在清淨。
修成五十階位後,接著第五十一階是等覺位,就是接近成佛而尚未成佛,相當於軍中準備晉升將軍的准將位階。最後第五十二階位,就是真正成佛,成為正牌的將軍了。
日本學者神林隆進認為,以上五十二階位,並無次第之分,各自獨立。有人修成這個,有人修得那個,並無循序漸進,依次地修行的規律。
在佛教歷史中,曾經出現過許多所謂的”過來人”。比如我前面說過的禪宗六祖惠能法師,原本是一位樵夫,只因聽聞本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隨即頓悟,因而出家,拜於五祖弘忍法師門下,後來才有”菩提本非樹”的故事。
我有一位八十歲的同修,在他12歲小學畢業暑假時,隨著父親到台北龍山寺辦事,隨手翻了一本金剛經,竟然為之著迷,整個暑假都在研讀此經。
有人認為,他們之所以具有這樣的慧根,能夠在未經長久苦修的情況下,即能悟得甚深佛理,是由過去多生多世修行而得,所以稱之”過來人”。
如果你讀經輕鬆,不像駑鈍的慕風這樣再三揣摩,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經文裡的義理。或許你在過去多世,可能已經修行多時,到達一定的階位境界,也不無可能。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