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科學——突破流體智力發展的極限,打造自己無極限的跨欄比賽 Vol. 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孰優孰劣?天才只能小時了了嗎?

在第四堂音樂與科學課,主題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課程一開始,余道昌博士以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曼紐因(Yehudi Menuhin)為例,身為大家公認的天下小提琴家,曼紐因的發跡早在七歲就展露頭角;甚至在他13歲時,搭配德國柏林愛樂樂團的伴奏,他一口氣演奏了巴哈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當時,知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全程聽完演奏會,並讚譽:「我現在才知道,上帝真的存在」。

如此天才的曼紐因卻在30歲時,遭遇了生理與藝術成就上的困境,有人分析應該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過度工作,另有一說是在他年輕時期,因學習方式較無組織,因此碰到了瓶頸,而他後來也借助冥想和瑜伽的幫助度過這段時間。曼紐因也創立了「耶胡迪·梅紐因小提琴音樂學校」,「曼紐因國際小提琴大賽」也是發掘早慧、16歲以下小提琴演奏家的重要音樂競賽。

從曼紐因的故事,談到了天才兒童碰到的瓶頸,真的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嗎?還是在隨著天才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人腦的學習方式有了什麼變化呢?

心理學家Raymond Cattell 提出了會隨著年齡遞減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隨著年齡增長「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的概念。

「流體智力」意指人發展出解決問題和學習的能力,包含邏輯推理、抽象思維等解決新穎問題的能力。「晶體智力」則是指人透過習得(acquired),而可以解決問題與學習的能力。

「流體智力」與推理、適應性、新穎性與速度等面向有關,且受遺傳與生物影響大,往往在成年初期即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齡下降。這就像是電腦的快閃記憶體一樣,負責儲存短期記憶,余博士也舉例這像是電腦的硬體,會隨著長期使用而老舊。另一方面,流體智力是線性的發展,從自然的能力延伸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短期記憶快速方便可以隨時存取,就像是臨時抱佛腳時背誦的資訊,然而容量有限,往往新的進,舊的就出,關機後就被清除。

「晶體智力」則是透過學習、教育和經驗獲得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運用晶體智力則依賴長期記憶與對先前學習記憶的檢索。晶體智力與知識庫、詞彙與語言技能、專業知識與穩定性等面向有關。晶體智力受環境、教育、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的影響,相對穩定,而且可隨著年齡增加而優化。

晶體智力若以圖像化呈現,則像是水晶體一樣,非線性且多層面的發展,透過長時間而多元的學習,而發展出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有這樣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大腦在人類的生長過程中,會將沒有運用到的大腦細胞之間的連結切斷,依循著「用不到就砍斷」原則,以維持妥善運作。這有點像是電腦的CPU為了分配運算資源,會將資源用在最耗運算能力的應用程式上。晶體智力若以電腦來比喻,就像是作業系統,可以不斷地升級。

大器晚成——成年後晶體智力還有救嗎?

台灣的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上,因為填鴨式教育,強調背誦與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因此學習都是朝著線性方式,直線思考的結果就構成單方面的智力發展。

但若是透過視覺化、圖像記憶、記憶宮殿和聯想等技巧,即可訓練長期記憶,就像是把電腦作業系統升級,或是不定期做硬碟重組,讓記憶成為一個可以供我們提取的資料目錄。

此堂課,即是強調如何把以前被切斷的腦神經連結重新連結起來,舉例來說,可以用到先前幾堂課所學到的方法:

改變自己視覺的習慣,包括跳躍式閱讀快速找出句構、閱讀第一和最後的句子判斷段落文意、閱讀時讓視覺超越思考速度,這樣可以增加記憶儲存的功效。

模糊化左右手用途,包括寫字與畫圖、精細運動功能任務、學習左右手需要快速協調的樂器等,就像是達文西曾經寫下要用鏡子才可以閱讀的相反文字,老師之前曾在訪談中提到,他為了訓練自己的左手,也刻意用左手打桌球。

在訓練視覺面向,舉例來說,以Hippopotamus這個單字來說,老師請同學在當中去找出有多少不限制順序的單字組合,比如說:mop、pop、hippo、post、pita、soap等,這樣的訓練可以讓我們從整體中發現句構,並可像是相機Zoom-in 和 Zoom-out的功能一樣去看到整體中的結構,也可以從個別結構延伸到整體。

在自我學習的歷程中,老師也提醒要避免陷入鄧寧-克魯格效應(The Dunning-Kruger Effect),也就是在學習或完成任務時,對於自我能力評價的偏差。能力低的人,往往對於自己的能力高估;能力高的人,往往有低估自己能力的評價。

因此,余老師也運用心理學當中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理論,為自己畫出自己已知也有可能發展能力的四象限。分別是左上角的Known-Known(自己知道已知的能力)/與流體和(或)晶體智力有關,像是拉小提琴、教學;右上角的Known-Unknown(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能力)/晶體智力,像是鋼琴、作曲、指揮學;左下角Unknow-Known(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的能力,本能區)/與流體智力有關,像是跳弓、抖音、音樂中的情感表現,與右下角Unknown-Unknown(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東西)/晶體智力。


能力四象限

能力四象限

周哈里窗 (Johari Window)Johari window. (2023, March 21).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ari_window

周哈里窗 (Johari Window)Johari window. (2023, March 21).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ari_window

聰明人往往會覺得自己知道的所知很少,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很多,然而傻瓜或是業餘者則是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自己知道不知道的幾乎沒有。要克服這樣的學習盲區,針對已知的未知區,老師的建議是將學習的管道打開,比如透過網路、書、課程、老師,以及與聰明的人與專家當朋友;另外,在不知的已知區,則透過重新檢視與過濾自己學習的歷程與經歷,調整學習方式,並與會跟自己說真話的人當朋友。而在不知的未知區,則保持開放態度,等待時機與環境成熟則有機會達成學無止境的境界。

如何使用正確程序性記憶,種下晶體智力的種子?慢慢來竟然比較快?

而要發展晶體智力,就像是種下植物的種子,需要時間、對的時機和環境,這就牽涉到為自己的學習歷程發展出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就像是寫程式時特定的程式碼會觸動某些功能,也像是透過特定的實驗操作再現同一種實驗的結果。

如何植入晶體記憶發展的種子呢?老師的建議如下:

  • 將高深的道理與技術簡化,並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建立程序性記憶;
  • 把艱深的控制和學習遊戲化
  • 透過不同的解釋與角度去教同一件事,圖像、字彙、聲音和肢體動作
  • 把學會的任何字或字彙套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境中
  • 慢學快思

以上的方法,其實都很像是老師在前幾堂課提到,像是Google Map 規劃不同路徑的路線一樣,透過不同的路線、交通方式的組合,並因應現實的氣候、車況與路況去改變最佳路徑。這樣的方式其實也跟學習語言很類似,透過不同的媒材與情境,無論是影片、廣播、電影字幕或是真人對話,可以讓語言學習者浸淫在異國語言的環境中,並透過不斷地輸入與產出,無論是寫作、對話還是做摘要,可以不斷磨練語言技能並更熟練語言使用的語境與自然的句構。

余博士提到的方法當中,「慢學快思」也是很反直覺的方式,強調放慢腳步把所學的技能一開始就充分瞭解並嘗試做到最好。這種學習方式會讓學習者一開始覺得很有阻力感,然而,卻有助於建立長期的程序性記憶並有利於之後提取。最後,可以達到一法通,萬法通的境界。

舉例來說,余博士提到他求學期間碰過的同學,無論是醫學院主修鋼琴的同學,同時還精通天文、藝術等領域,或是另一位碩士班同學不但是小提琴鋼琴主修,後來還成為哈佛教授。

這種學習方式,其實也類似達文西如何成為通才的路徑,像是他精通科學、工程等領域,而對於這些領域的擅長,例如精細的觀察力、邏輯思維、對於結構與細節的掌握,也幫助他在藝術創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之道的沙龍
48會員
25內容數
關於人生的各種思考與想像,在21世紀的現實裡,想像著22世紀更為成熟的人類與更永續的世界。
心理之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孰優孰劣?天才只能小時了了嗎?在第四堂音樂與科學課,主題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課程一開始,余道昌博士以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曼紐因(Yehudi Menuhin)為例
Thumbnail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孰優孰劣?天才只能小時了了嗎?在第四堂音樂與科學課,主題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課程一開始,余道昌博士以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曼紐因(Yehudi Menuhin)為例
Thumbnail
之前聽了大人學的 Bryan 訪談余道昌博士談論自己從小到大學習古典音樂並且進行跨域學習,最終在不斷地假設與試錯之後,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學習邏輯與方法,也希望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學習音樂或任何想要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是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之前聽了大人學的 Bryan 訪談余道昌博士談論自己從小到大學習古典音樂並且進行跨域學習,最終在不斷地假設與試錯之後,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學習邏輯與方法,也希望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學習音樂或任何想要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是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本能、智能和直覺是三個「偉大的我」,使我們生活在塵世的神廟充滿了活力;而在通往光明之路上,它們在我們獲取知識和理解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對於真正神秘主義者來說,他的目標是進入內在,並獲得高我所包含的一切,以便可以學會如何用智慧來控制自己的智力、本能和直覺。
Thumbnail
本能、智能和直覺是三個「偉大的我」,使我們生活在塵世的神廟充滿了活力;而在通往光明之路上,它們在我們獲取知識和理解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對於真正神秘主義者來說,他的目標是進入內在,並獲得高我所包含的一切,以便可以學會如何用智慧來控制自己的智力、本能和直覺。
Thumbnail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作者:David Epste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說回到職涯! 這樣的我,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 推薦
Thumbnail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作者:David Epste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說回到職涯! 這樣的我,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 推薦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能在自身領域成就頂尖;其他人卻只能在庸庸人世載浮載沉?究竟那些音樂家、西洋棋大師或奧運選手的成功是源於他們天賦異稟,還是刻苦努力呢? 天才要如何煉成是被討論到爛的大哉問,而今天介紹的這本《刻意練習》就是要告訴你,天才的道路不是天注定,而是可被我們這些凡人複製學習的。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能在自身領域成就頂尖;其他人卻只能在庸庸人世載浮載沉?究竟那些音樂家、西洋棋大師或奧運選手的成功是源於他們天賦異稟,還是刻苦努力呢? 天才要如何煉成是被討論到爛的大哉問,而今天介紹的這本《刻意練習》就是要告訴你,天才的道路不是天注定,而是可被我們這些凡人複製學習的。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你不行啦,我還不懂你嗎?」、「嗯...你的天份不夠,建議發展別的技能。」、「女生就別來唸什麼理組啦,沒你想像這麼簡單啦~~」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人們都這麼說,我們開始相信人像物品一樣,只有固定功能、使用在特定領域,然而最新的腦神經科學顯示,我們以前都弄錯了...
Thumbnail
「你不行啦,我還不懂你嗎?」、「嗯...你的天份不夠,建議發展別的技能。」、「女生就別來唸什麼理組啦,沒你想像這麼簡單啦~~」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人們都這麼說,我們開始相信人像物品一樣,只有固定功能、使用在特定領域,然而最新的腦神經科學顯示,我們以前都弄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