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望背後,我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動機

由於暑假在長照站擔任志工時,與長者相處時有很不錯的經驗,因此打算在開學時組織一個自學小組,針對「解決長者面臨的困難」為中心,並運用問題解決的思維,在期末開發一款產品作為學習成果。
當時非常碰巧的在開學前有長照展,所以我們決定先去逛逛,想對產業有初步的認識。展場內有許多「主題館」,如: 照護科技、樂齡玩具、高齡友善住宅等各式各樣的相關企業。當時我才了解:「原來這是一個好龐大的產業! 」

失落

我意猶未盡的逛了整個早上後,除了大開眼界的驚喜感之外,也同時感到有些失落。參加展覽前,我們小組多少對「老人的問題」有初步的構想, 比如:孤單的問題。但是到了展場,我們才發現一件事:
我們能想到的問題,別人早就已經想到了。
我不禁思考: 那我的價值是什麼?
我們身為學生沒有技術又沒有資金,而既然產業界都看到這些問題,也發明相關產品了,那為什麼還是時常聽到「老人有很多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這就讓我非常矛盾,解決問題的產品都上架了,那麼,問題到底在哪?
而且就連有錢有技術的企業無法解決這個社會議題,那沒錢沒技術的學生又能做些什麼?

沒有加法,但至少有刪去法

雖然在逛完長照站不免讓我有點失落,但是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刪除超出我們實力範圍的提案。
比如,那時我們想針對「老人咀嚼不易」的問題,製作一款調理包讓他們能夠更方便、更快速的獲取營養。參加展覽時我們看到有企業在製作這種所謂的「介護食品」,也就是軟食的調理包。首先它是食品科學,一個很專業的領域,而且還有很嚴格的食品審查。
因此,雖然我們的想法是不錯的(咀嚼不易),但有礙於技術超出我們所能負荷,一提出這個想法時就馬上駁回了,避免了我們走太多彎路。
總之,參加展覽雖然使我們不知道可以「增加」什麼新點子,但有助於「去掉」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的收穫

1 在失望背後,我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當我跨出了舒適圈,看見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浩瀚時,頓時感到自己好渺小,好無知。我很慶幸在這麼早就領會到這件事,也很珍惜這種「失落感」,因為那意味著我還可以進步,還有好多事情可以學。而且比起80分進步到90分,從0分進步到40分還比較容易,也就是我可以有很大的成長。
2 一個好的團隊,要有形形色色的人
我屬於點子很多,但做事比較沒耐性的個性。而團隊中有幾個朋友屬於點子不多,但做事總是可以做到100分的那種人。
有的人擅長動腦,有的人擅長做事,每個人在團隊中有不同的角色,因此先了解自己的個性再來招募團員,我認為會比較理想。當然比起能力,是否有心完成團隊任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我寧可要一個不聰明但很有熱忱的小白,也不想要一個聰明但只想混的組員。
我很感謝那些凱瑞我的組員們,因為他們做事都超細心,我才有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去做點子發想的工作。
不過後來我開始經營自媒體,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已來,不論是點子發想,或是任何的瑣事。恩….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笑
總之,團隊有各式各樣的人,除了可以發揮每個人的專長讓工作變得有效率,在同一時間我們也在互相學習。我從朋友們那學到如何把事情更有效率地完成,朋友們也從我身上學到如何去切割議題,發掘問題背後的問題。

結尾

坦白說,我們最終的桌遊不是多厲害多複雜,其實蠻簡單的。但就像是考試的分數不代表一切一樣,我們在這學期學到的知識、開拓的眼界,遠超出期末作品這件事。我很幸運能夠剛好趕上長照展,也很謝謝一起奮鬥的朋友們。最後,也很謝謝你看到這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志工的動機 當時是大一下學期結束,暑假即將來臨。歷經地獄會計的洗禮後,雖然慶幸自己終於不用再算一堆數字,但也發現我的生活好像就除了讀書以外沒有重心。我本身就是興趣少的人,因此當時心中時常覺得很空虛,好像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 眼看暑假就要到了,要是維持這種渾渾噩噩的心態,暑假只會更糟。因此我抱持著一
撰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剛好大二下,一個不年輕也不老的普通大學生。
當志工的動機 當時是大一下學期結束,暑假即將來臨。歷經地獄會計的洗禮後,雖然慶幸自己終於不用再算一堆數字,但也發現我的生活好像就除了讀書以外沒有重心。我本身就是興趣少的人,因此當時心中時常覺得很空虛,好像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 眼看暑假就要到了,要是維持這種渾渾噩噩的心態,暑假只會更糟。因此我抱持著一
撰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剛好大二下,一個不年輕也不老的普通大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去年因應朋友邀請參加〖慈濟青年孵化團隊計劃〗 不符合青年年紀需求的我,當時卻能集結一群「好青年們」的支持加入申請團隊 讓我以我個人照顧失智媽媽的歷程,寫出長照六個階段可能會發生的事, 及需要的資源方式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老人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服務的經驗,讓我體會到長者在使用3C產品時的困惑,並分享了與長者交流的樂趣和成就感。
踏入長照應該快10年了,從本科未畢業時,就到教授所管理的機構擔任照服員,是個非常金字塔及嚴謹的機構阿,所有的第一線照顧技巧都是在那練成的,在那個年代夜班是1:20幾的人力比,非常非常辛苦,舉凡翻身拍背、換尿布、餵食、沐浴、換藥還有跑離床警報器,就讓我上一個班像是健走5公里一樣。 但很奇妙的是我甘之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上了大學後,我體驗了課業學習以外的事物-打工,在一家飲料店裡搖飲料的員工。我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遇見形形色色的顧客,若沒有過擔任店員,恐怕無法體會以另一種角度看服務業是什麼感覺。但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印象最深刻的顧客為主題。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對自己一直都很沒有自信的人,總是以困難的
Thumbnail
關於身障與長照的雙重照顧者的心路歷程,描述了長期照顧壓力、睡眠問題、身心調整、宗教信仰和未來規劃等方面的經歷。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Thumbnail
去年因應朋友邀請參加〖慈濟青年孵化團隊計劃〗 不符合青年年紀需求的我,當時卻能集結一群「好青年們」的支持加入申請團隊 讓我以我個人照顧失智媽媽的歷程,寫出長照六個階段可能會發生的事, 及需要的資源方式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老人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服務的經驗,讓我體會到長者在使用3C產品時的困惑,並分享了與長者交流的樂趣和成就感。
踏入長照應該快10年了,從本科未畢業時,就到教授所管理的機構擔任照服員,是個非常金字塔及嚴謹的機構阿,所有的第一線照顧技巧都是在那練成的,在那個年代夜班是1:20幾的人力比,非常非常辛苦,舉凡翻身拍背、換尿布、餵食、沐浴、換藥還有跑離床警報器,就讓我上一個班像是健走5公里一樣。 但很奇妙的是我甘之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上了大學後,我體驗了課業學習以外的事物-打工,在一家飲料店裡搖飲料的員工。我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遇見形形色色的顧客,若沒有過擔任店員,恐怕無法體會以另一種角度看服務業是什麼感覺。但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印象最深刻的顧客為主題。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對自己一直都很沒有自信的人,總是以困難的
Thumbnail
關於身障與長照的雙重照顧者的心路歷程,描述了長期照顧壓力、睡眠問題、身心調整、宗教信仰和未來規劃等方面的經歷。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