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個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看了許多長照的案例,在整理文書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些特別的事情。有些問題一再出現,這代表有許多老人都面臨這些問題。而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與看法。

1 中風

過去我一直認為中風是整個人癱瘓,但透過我對案例的觀察,我發現中風的比我想得還要常見。許多人在中風後不需要臥床,但會出現半身無力的情況,所以他們必須依賴另一邊的身體來進行日常活動。中風不是高齡者的專利,有些人50、60歲就因中風而半側身體癱瘓,導致行動不便。

2 跌倒

跌倒可以說是老人的大忌吧。有些老人可能在前一天還能活蹦亂跳地在公園散步,但一次跌倒可能導致髖部骨折,使日後走路變得困難。當行動變得困難後,可能會減少外出和運動,導致他們的身體功能迅速退化。

而嚴重一點的,有些老人甚至可能因為一次跌倒而完全臥床不起。

3 嗆咳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老人的咀嚼和吞嚥能力會衰退,導致他們在喝水和進食時容易嗆咳或噎到,有生命危險。一旦發生嗆咳或有異物阻塞,他們可能因為害怕嗆到而不想吃東西,最終導致營養不良。就我所知目前有一些配方可以讓水變稠,以減少這個風險。即便如此,有些老人仍需要重新學習如何正確吞嚥食物。

這件事令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吃飯有時候是無腦進食的狀態,但對有些老人來說,卻是生活中的難題。

我以前常常將食物當作情緒的發洩出口,壓力大就狂吃,吃完又很有罪惡感,所以與食物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太愉快。所以當我得知老人需要努力學習吃飯後,我才知道「好好吃飯」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4慢性疾病

高血壓和糖尿病幾乎是老年人共同面臨的問題,我的阿公和阿嬤也在吃藥物控制。我在想,既然這些疾病是不可避免的,那麼相較於完全避免,降低傷害可能是一個更好的策略。比如高血壓是中風的危險族群,對那些人來說無法完全消除中風的風險,但至少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結語

雖然我知道老人身體會逐漸虛弱,但我不知道的這些身體上的不方便,會導致日常有這麼多的阻礙。在震驚之餘,我也開始為家人著想,因為我不希望他們老了之後連走路、吃飯這種小事都很吃力。

人家說老人容易成天鬱鬱寡歡,真的不是講假的。試想一下,今天突然想吃巷口的豆花,先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到下公寓的樓梯,走到巷口,買了豆花,再爬樓梯回家。好不容易到家,吃的時候還要小小口吃,不然會噎到。每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對部分的老人家來說卻是如此困難。

我想這些個案帶給我的不只是對長照體系的了解而已,還有包括對自己生活的省思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風花園
2會員
15內容數
微風花園的其他內容
2023/07/16
今年暑假我到一間B單位實習,對我來說是一份很開心的工作。除了公司的督導很耐斯,我也可以盡情探索這個產業,了解這之中的運作。
Thumbnail
2023/07/16
今年暑假我到一間B單位實習,對我來說是一份很開心的工作。除了公司的督導很耐斯,我也可以盡情探索這個產業,了解這之中的運作。
Thumbnail
2023/06/24
前言 我們可能以為只發生在東亞國家和北歐國家,但近年來巴西、墨西哥和東南亞也在研究如何解決高齡化所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3/06/24
前言 我們可能以為只發生在東亞國家和北歐國家,但近年來巴西、墨西哥和東南亞也在研究如何解決高齡化所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 時不時會在新聞或報章雜誌中看到「銀髮商機崛起」、「擁抱3兆銀髮商機」、「高齡化社會來臨」等大宣揚的說法。起初,我也對銀髮商機充滿樂觀,認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這個產業一定賺翻了。而且印象中老人就是「有錢有閒」,從他們的口袋裡賺錢應該蠻容易的。 然而,隨著我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我也開始感到一種矛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 時不時會在新聞或報章雜誌中看到「銀髮商機崛起」、「擁抱3兆銀髮商機」、「高齡化社會來臨」等大宣揚的說法。起初,我也對銀髮商機充滿樂觀,認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這個產業一定賺翻了。而且印象中老人就是「有錢有閒」,從他們的口袋裡賺錢應該蠻容易的。 然而,隨著我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我也開始感到一種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忙碌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有時候忘記了生命的可貴,以及關心長者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珍愛生命,關懷長者,以及認知症等議題。透過政府的長照服務,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忙碌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有時候忘記了生命的可貴,以及關心長者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珍愛生命,關懷長者,以及認知症等議題。透過政府的長照服務,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看了許多長照的案例,在整理文書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些特別的事情。有些問題一再出現,這代表有許多老人都面臨這些問題。而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與看法。
Thumbnail
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看了許多長照的案例,在整理文書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些特別的事情。有些問題一再出現,這代表有許多老人都面臨這些問題。而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與看法。
Thumbnail
「一般老化」與「老年症候群」還傻傻分不清嗎? 其實它們有所不同,經常會被誤解和混淆。 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Thumbnail
「一般老化」與「老年症候群」還傻傻分不清嗎? 其實它們有所不同,經常會被誤解和混淆。 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Thumbnail
很多長者的家屬都曾疑惑,家裡的長輩看起來明明非常硬朗,為何一次跌倒、一個小感冒之後,身體狀況便急轉直下呢?事實上,這些長者並非真的「一夜老化」,進一步回想他們先前的日常生活,便可以發現疾病或失能其實早有警訊。
Thumbnail
很多長者的家屬都曾疑惑,家裡的長輩看起來明明非常硬朗,為何一次跌倒、一個小感冒之後,身體狀況便急轉直下呢?事實上,這些長者並非真的「一夜老化」,進一步回想他們先前的日常生活,便可以發現疾病或失能其實早有警訊。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這幾天,巷子裡有兩位長者紛紛撒手歸去。雖然現在醫療可以讓人的生存期限延長,但終究還是會到期限。第一位長者臥病在床十幾年,年輕時氣勢凌人,愛喝酒、常拿人開玩笑。後來年紀大了、生病了,整天與床為伴,而且不能自理。除了自身的病痛,還要忍受孤寂,因為他們的小孩都有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這幾天,巷子裡有兩位長者紛紛撒手歸去。雖然現在醫療可以讓人的生存期限延長,但終究還是會到期限。第一位長者臥病在床十幾年,年輕時氣勢凌人,愛喝酒、常拿人開玩笑。後來年紀大了、生病了,整天與床為伴,而且不能自理。除了自身的病痛,還要忍受孤寂,因為他們的小孩都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