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034學問緣起,自覺於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問哪裏來?源自於內心的覺悟。我們平常的只追求好,不敢追求最好。我對於學問的追求其形就是快樂。不然,我為何還要追求學問。一個人不快樂,看什麼都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自身,世界病了,我自身無病,這不能說不是一門學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8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要被人偷窺內心世界,把自己的原生藏起來是可以的。原生藏不起,看到了,是真假善惡哪一覺被加大?就是自己的原生了。原生可怕嗎?適當的掌握真假善惡四覺,原生是可以藏起來的。
我和各位同修不同門派,我是什麼門派?我是以當下視覺演化阿彌陀佛。當然,我不是阿彌陀佛。我不承認自己無中生有,我看到了時差,兩個慈場的不同文化。世上有人釋放愛,就有人接受愛。我佛慈悲,他接受了我們末法眾生的愛,所以我才有這樣的文體。阿彌陀佛要度化我們末法眾生,就要有我們末法眾生的情意所在,其中的平衡點
人類對於覺悟者的迷思,是天馬行空的,有者認為他們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大便、不需要睡覺,還堅信不疑要做個這樣的人,而覺得這是正確無誤的。佛雖然是人做的,人是要吃飯、大便、睡覺的。為了做佛,不要這三需求,要做的就是一尊佛。有了這三需求,就不能做佛?就不能做個更好的人嗎?所以迷思就是一種無知,請問幾時才能放
人的本來面目是怎樣的?喜怒哀樂?沒有?還是人嗎?人生的品嘗是什麼?甜酸苦辣?沒有?還是人嗎?什麼時候才不再迷思?好好做人才是根本思想。
一個無瑕疵的人,生活上是不能自如的。換個角度想,我們生活在學習中,就是一個好人了。若有人說覺悟者就無瑕疵,那麽他一定活的很不自在,很不自由,捉捉癢會被人非議一番,這是什麼生活?所以,別再有這種迷思。一個人要有瑕疵,才能自如的生活。
人的根本是雖隨著自己的要求而得到,不想拿,就永遠拿不到。認命,就不能造命。道理說通了,就是契入當事人的理念。不然,喊破喉嚨也枉然。
不要被人偷窺內心世界,把自己的原生藏起來是可以的。原生藏不起,看到了,是真假善惡哪一覺被加大?就是自己的原生了。原生可怕嗎?適當的掌握真假善惡四覺,原生是可以藏起來的。
我和各位同修不同門派,我是什麼門派?我是以當下視覺演化阿彌陀佛。當然,我不是阿彌陀佛。我不承認自己無中生有,我看到了時差,兩個慈場的不同文化。世上有人釋放愛,就有人接受愛。我佛慈悲,他接受了我們末法眾生的愛,所以我才有這樣的文體。阿彌陀佛要度化我們末法眾生,就要有我們末法眾生的情意所在,其中的平衡點
人類對於覺悟者的迷思,是天馬行空的,有者認為他們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大便、不需要睡覺,還堅信不疑要做個這樣的人,而覺得這是正確無誤的。佛雖然是人做的,人是要吃飯、大便、睡覺的。為了做佛,不要這三需求,要做的就是一尊佛。有了這三需求,就不能做佛?就不能做個更好的人嗎?所以迷思就是一種無知,請問幾時才能放
人的本來面目是怎樣的?喜怒哀樂?沒有?還是人嗎?人生的品嘗是什麼?甜酸苦辣?沒有?還是人嗎?什麼時候才不再迷思?好好做人才是根本思想。
一個無瑕疵的人,生活上是不能自如的。換個角度想,我們生活在學習中,就是一個好人了。若有人說覺悟者就無瑕疵,那麽他一定活的很不自在,很不自由,捉捉癢會被人非議一番,這是什麼生活?所以,別再有這種迷思。一個人要有瑕疵,才能自如的生活。
人的根本是雖隨著自己的要求而得到,不想拿,就永遠拿不到。認命,就不能造命。道理說通了,就是契入當事人的理念。不然,喊破喉嚨也枉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要用為替全人類帶來的福祉多寡,來衡量生命的意義所產生的價值,就難免被人類不擅長,但對美好未來卻是必要的遠見所束縛,進而掉進供需平衡的泥淖,卻忘記真心與真誠才能對信仰虔誠,始終抱持著虔誠的態度,學什麼都自然卓越超凡。 而一旦卓越超凡,又會在再次掉進遠離同儕的泥淖裡,失去同理共情。
Thumbnail
在大學是自由聽課的,進入異派的世界。 學習是因為對知識的好奇心還是對知識的虛榮心? 引不起自己的一丁點興趣或「感動」便是對自己沒有任何意義的學習。 該如何陶冶自己的人格,比學生該學些什麼還重要。 在本書中我看見作者心目中身為學生的熱血,而這些熱血來自於「犯錯」,不是違反倫理道德或法律,而
Thumbnail
雖然透過自學在這一刻,能自然體悟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意志,就會自然產生。 但這一切已經離原本自學的定義太遙遠,而難以再簡潔有力的自學,所幸他人並不能感受到這一切,所以隨時又能回到簡潔有力的自學。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要用為替全人類帶來的福祉多寡,來衡量生命的意義所產生的價值,就難免被人類不擅長,但對美好未來卻是必要的遠見所束縛,進而掉進供需平衡的泥淖,卻忘記真心與真誠才能對信仰虔誠,始終抱持著虔誠的態度,學什麼都自然卓越超凡。 而一旦卓越超凡,又會在再次掉進遠離同儕的泥淖裡,失去同理共情。
Thumbnail
在大學是自由聽課的,進入異派的世界。 學習是因為對知識的好奇心還是對知識的虛榮心? 引不起自己的一丁點興趣或「感動」便是對自己沒有任何意義的學習。 該如何陶冶自己的人格,比學生該學些什麼還重要。 在本書中我看見作者心目中身為學生的熱血,而這些熱血來自於「犯錯」,不是違反倫理道德或法律,而
Thumbnail
雖然透過自學在這一刻,能自然體悟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意志,就會自然產生。 但這一切已經離原本自學的定義太遙遠,而難以再簡潔有力的自學,所幸他人並不能感受到這一切,所以隨時又能回到簡潔有力的自學。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阿原來,是因為某種原因,但總而言之,我開始愛上了智慧愛上了思考這件事情啊」 philosophy是在還未被命名為philosophy的活動中體察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