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別人的不同」並克制「糾正」別人的慾望,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能力。

2023/06/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選擇性注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只會留意自己想留意的,或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而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然後不由自主的想要糾正別人,是「好為人師」的表現。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23章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願意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而好為人師,喜歡教育別人,指導別人,在自覺與不自覺之中已經包含了我比你強的自以為是。
叔本華說的:「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


心理越成熟的人,越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改變別人不僅很難,而且容易傷害到別人。

一段關係裡,最難得可貴的就是理解和被理解。堅持自己的喜好,不影響他人;尊重別人的價值觀,不破壞別人的興致,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成年人社交的基本禮儀。

基督教今日報說:「糾正」本身沒有問題,但
1. 未經他人許可主動糾正對方,俗稱「雞婆」或是「多事」。
2. 即使無需對方同意,用權力糾正的行為,通常變為「定罪」。
3. 雖然動機純正,目的也是管教,這種糾正最後往往淪為「嚴格」與「壓力」。
4. 跟對方不熟的情況下,善意的糾正也很容易被誤解為「輕視」甚至「嘲笑」。
5. 當我們糾正的同時帶著強烈的情緒,那就是「發洩」甚至是「投射」。

當我們糾正他人的時候,我們通常覺得自己是對的,糾正的目的是為了對方好,不希望他一直錯下去,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或是「自己比較厲害」;遺憾的是,這通常就是糾正的下場。

嚴格來說,只有在對方同意或是「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糾正才有意義。克制去糾正別人的慾望,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聖經特別提醒「用愛心說誠實話」,這絕對是藝術。
就算是自己小孩或是另一半,甚至員工下屬,只要涉及「糾正」最好還是謹慎一點,說話之前先想想,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意義,對方可以接收到完整訊號嗎?還是會模糊了焦點,給人不舒服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的是「正確」還是「溝通」,是「理解」還是「對錯」,這足以影響往後各種人際間的相處。練習好好說話、只看優點,多稱讚少糾正,對於任何關係都會很有幫助的。

#只看得到別人的缺點
#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等於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同的命格卻有不一樣的人生,差別在於「選擇」。 想要人生有所不同,想要不被表現迷惑,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歡迎找我預約:|八字|答案桌遊|奇門遁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