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別人的不同」並克制「糾正」別人的慾望,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選擇性注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只會留意自己想留意的,或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而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然後不由自主的想要糾正別人,是「好為人師」的表現。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23章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願意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而好為人師,喜歡教育別人,指導別人,在自覺與不自覺之中已經包含了我比你強的自以為是。


叔本華說的:「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



心理越成熟的人,越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改變別人不僅很難,而且容易傷害到別人。

一段關係裡,最難得可貴的就是理解和被理解。堅持自己的喜好,不影響他人;尊重別人的價值觀,不破壞別人的興致,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成年人社交的基本禮儀。

基督教今日報說:「糾正」本身沒有問題,但
1. 未經他人許可主動糾正對方,俗稱「雞婆」或是「多事」。
2. 即使無需對方同意,用權力糾正的行為,通常變為「定罪」。
3. 雖然動機純正,目的也是管教,這種糾正最後往往淪為「嚴格」與「壓力」。
4. 跟對方不熟的情況下,善意的糾正也很容易被誤解為「輕視」甚至「嘲笑」。
5. 當我們糾正的同時帶著強烈的情緒,那就是「發洩」甚至是「投射」。

當我們糾正他人的時候,我們通常覺得自己是對的,糾正的目的是為了對方好,不希望他一直錯下去,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或是「自己比較厲害」;遺憾的是,這通常就是糾正的下場。

嚴格來說,只有在對方同意或是「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糾正才有意義。克制去糾正別人的慾望,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聖經特別提醒「用愛心說誠實話」,這絕對是藝術。

就算是自己小孩或是另一半,甚至員工下屬,只要涉及「糾正」最好還是謹慎一點,說話之前先想想,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意義,對方可以接收到完整訊號嗎?還是會模糊了焦點,給人不舒服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的是「正確」還是「溝通」,是「理解」還是「對錯」,這足以影響往後各種人際間的相處。練習好好說話、只看優點,多稱讚少糾正,對於任何關係都會很有幫助的。

#只看得到別人的缺點
#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等於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ella從覺知出發的沙龍
39會員
62內容數
相同的命格卻有不一樣的人生,差別在於「選擇」。 想要人生有所不同,想要不被表現迷惑,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歡迎找我預約:|八字|答案桌遊|奇門遁甲|
2023/12/23
某年跟朋友在聊天,聊到我為什麼想要被呵護,於是連結到我「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
Thumbnail
2023/12/23
某年跟朋友在聊天,聊到我為什麼想要被呵護,於是連結到我「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
Thumbnail
2023/09/04
道理人人都會說上二句,經書也是人人都會念,還有每日打坐冥想的,這些行為都會讓人覺得是在修行。在身心靈圈,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引經據典的貼文。
Thumbnail
2023/09/04
道理人人都會說上二句,經書也是人人都會念,還有每日打坐冥想的,這些行為都會讓人覺得是在修行。在身心靈圈,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引經據典的貼文。
Thumbnail
2023/08/29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
Thumbnail
2023/08/29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不同時事議題都會有著不同意見,有時候我們更加會像導師一樣就不同事件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判斷是否合理呢?合理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別人有嚴格要求的同時,我們又是否能夠要求自己做到呢?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就一項道德事件進行批判。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不同時事議題都會有著不同意見,有時候我們更加會像導師一樣就不同事件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判斷是否合理呢?合理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別人有嚴格要求的同時,我們又是否能夠要求自己做到呢?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就一項道德事件進行批判。
Thumbnail
「選擇性注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只會留意自己想留意的,或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而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然後不由自主的想要糾正別人,是「好為人師」的表現。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23章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願意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而
Thumbnail
「選擇性注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只會留意自己想留意的,或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而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然後不由自主的想要糾正別人,是「好為人師」的表現。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23章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願意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而
Thumbnail
你是否總是挑剔別人,卻無法接納自己?本文探討了無法接納自己的原因,並提供了學會接納自己的方法。通過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停止比較自己和他人,培養自我關懷,以及尋求支持和幫助,你可以成為真正的勇者,學會接納自己,不再挑剔別人!
Thumbnail
你是否總是挑剔別人,卻無法接納自己?本文探討了無法接納自己的原因,並提供了學會接納自己的方法。通過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停止比較自己和他人,培養自我關懷,以及尋求支持和幫助,你可以成為真正的勇者,學會接納自己,不再挑剔別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前一篇上述業力〈化瞋心為慈心-來討報的鄰居(上)〉的過程之中,我認知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但是執行起來真的很困難。這個重點是,除了已經在償還的業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心性,要怎麼樣在這樣的困境裡面,保持如如不動、忍辱波羅蜜的狀態,才是我真正要學習的功課。這是訓練自己色、受、想、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前一篇上述業力〈化瞋心為慈心-來討報的鄰居(上)〉的過程之中,我認知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但是執行起來真的很困難。這個重點是,除了已經在償還的業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心性,要怎麼樣在這樣的困境裡面,保持如如不動、忍辱波羅蜜的狀態,才是我真正要學習的功課。這是訓練自己色、受、想、行
Thumbnail
一直覺得在遇見不同人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持續提升,每一個人都能照出自己好跟不好的部分,無論這人對你是好或不好,喜歡與否。這裡分享在與上千人聊天的過程學到讓自己改變的重點。 優勢觀點 華人社會的教育方式大多是打罵教育,我們社會中習慣都是說你哪點不好、需要改進,這就是劣勢觀點。當然提升自己的不足沒甚麼
Thumbnail
一直覺得在遇見不同人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持續提升,每一個人都能照出自己好跟不好的部分,無論這人對你是好或不好,喜歡與否。這裡分享在與上千人聊天的過程學到讓自己改變的重點。 優勢觀點 華人社會的教育方式大多是打罵教育,我們社會中習慣都是說你哪點不好、需要改進,這就是劣勢觀點。當然提升自己的不足沒甚麼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轉貼師兄的分享:「修偏係個人意願,怪要怪自己,這菩薩已開示多次。持續反省別人,魔性永遠消不完,更淪為外道用來干擾佛教的入口。要著重自己,不要每天想別人,要誠實面對自己,不是自己錯了都當沒事。」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轉貼師兄的分享:「修偏係個人意願,怪要怪自己,這菩薩已開示多次。持續反省別人,魔性永遠消不完,更淪為外道用來干擾佛教的入口。要著重自己,不要每天想別人,要誠實面對自己,不是自己錯了都當沒事。」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可以保持正向,我覺得很大一個關鍵是,我有一個處世原則,我會稱他為「假定善意推斷」,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先假設對方的出發點為善意,這也我在工作中學到最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可以保持正向,我覺得很大一個關鍵是,我有一個處世原則,我會稱他為「假定善意推斷」,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先假設對方的出發點為善意,這也我在工作中學到最重要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