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傷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好無聊啊好無聊》這本書中,小主角創造了「喜厭」一詞,一種「又喜歡又討厭」的糾葛心情。2021年倒數的月份中,我無意間踏上了一個「喜傷」的「旅程」——既歡喜,卻也有點悲傷。

我們家的好朋友,暫且稱她為N,在今年夏天「返鄉」,回到老家恆春,開始擔任約聘的小學老師。她所任教的小學非常迷你,全校學生加起來,是都市學區的不到2班學生的人數。她所教授的班級,共有6位一年級生。

對於一個認真、對教育有熱情的老師,我覺得這樣數目的孩子是差不多的,教育者才有餘裕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狀況。而實際上,也正如我們所閱讀到的——孩子的家庭狀況,都很真實地反映在他們的學習能力上。如果教育者沒有付出相當的心力,沒有以每個孩子的差距來「因材施教」,這間迷你小學的孩子們,很難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內生存。換言之,就是會成為「被放棄」的一群。

很會以孩子為主體去思考的N,我真心認為是這些孩子們的大禮(雖然這麼說有點⋯⋯喜傷)。之前因為她的教學現場分享——特別是孩子們學習刺激不足的這部份,一開始我原只是打算,針對我比較擅長、而N也有在做的「繪本閱讀」,從家裡整理一些繪本給N,讓她教學上使用。

但後來轉念一想,如果目的是要刺激孩子書寫的動機(習得文字),寄繪本好像太被動,不如可以結合小朋友間的「通信互動」?但討論一陣後,考量各種不確定因素與現實層面的限制,我們決定先採用每週一日的晨間時光,由我來遠端讀繪本,跟孩子們互動。

raw-image

第一次雲端相見歡時,大家都很興奮 (我自己啦)。跟小朋友們約定好這學期的任務,就是「交換禮物」。我先請孩子們寫下想要的禮物。而既然是「交換禮物」,當然不是我白白的給。條件是,我每週會跟他們分享一本繪本,並且會出小任務。他們給我的「交換」,就是回答小任務的問題。而我會再寫小卡回覆他們。等到累積一定的「任務」回答後,就是換禮物的時候啦!(當然也沒那麼嚴格)

這個計畫,至少在N還在那裡的時候,希望能夠持續下去。因此我稱之為「旅程」,因為我們大家是一起走的。而其實,後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

raw-image

上週第一次,有點手忙腳亂,因為真的是全新的嘗試。在收到孩子們的「回答」時,有些讓我沉思很久,心裡傷心而酸酸的,因為從他的家庭描述中,幾乎可以知道他現在的學習狀況。

所以,歡喜是因為,謝謝N讓我有這個機會認識這些孩子,每週四的早上,真的好開心。希望能用我辦得到的方式,一起協助這些孩子「不被放棄」——同時這也是傷心的地方,但希望透過一些協力,可以把傷心的地方轉變成為其他力量。我是這麼想的。

raw-image

今天正式開始遠端與孩子們讀了第一本繪本(比較沒有手忙腳亂一點)。因為上週他們學校講了日本311海嘯,我就順水推舟,也講了一本以該事件為背景的繪本。在開始之前,都會先亂聊一些生活的事。題外話:在講到繪本裡的古早味電話時(就是還有圓盤、撥電話用轉的那種),有小孩說「要先輸入密碼才能通話」。這個句子實在太讚了!

在繪本時間結束後,N也會繼續做follow up,同時跟我補充每個孩子回答問題的狀況。N非常用心的在幫助我認識每個孩子,我好感謝她。如果沒有她,這個「瘋狂」的計畫也很難實踐。

這不僅僅向著孩子們讀繪本,我是透過這個機會,去認識這6個孩子。拯救世界是超人的事;我是平庸之人,但能夠跟6個孩子的生命/活有交疊,是我能做的事。然後,也希望某一天能去到恆春去跟他們相見歡,請他們當小導遊,甚至,去他們家開的民宿、吃他們家人開的海產店、去看看那些照顧他們的人。

喜傷的旅程,小小的夢想。Who knows,也許不久之後,我會需要更多人來協力:)

因為,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un的沙龍
71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一月離開國小教職,二月開始附幼課後留園教師及電訪兼職,三月因緣際會下到了鄰近的國小帶領英語閱讀會話社,四月又開始英文補習班的電訪工讀生試做,我的職業範圍似乎還是和小朋友及教育脫不了干係。 我曾經想過,少子化的現代,我的理想長遠職業最好是不要牽扯到小孩子。因緣際會似乎讓我還是和孩童教育的產業勾勾纏
Thumbnail
今年一月離開國小教職,二月開始附幼課後留園教師及電訪兼職,三月因緣際會下到了鄰近的國小帶領英語閱讀會話社,四月又開始英文補習班的電訪工讀生試做,我的職業範圍似乎還是和小朋友及教育脫不了干係。 我曾經想過,少子化的現代,我的理想長遠職業最好是不要牽扯到小孩子。因緣際會似乎讓我還是和孩童教育的產業勾勾纏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9月28日的午夜,剛過27分, 還在哄睡懷裏孩子的我, 收到了今年教師節的第一封祝福。 直到撰寫這篇文的此刻, 手機不停的亮著,訊息跳著, 仍有祝福的訊息捎來-- 來自現在的學生與爸媽, 曾經教過的孩子, 好久未見面的家長們, 以及自己的媽媽。 那天,孩子問我: 老師,您曾想過不要當老師, 轉身離開
Thumbnail
9月28日的午夜,剛過27分, 還在哄睡懷裏孩子的我, 收到了今年教師節的第一封祝福。 直到撰寫這篇文的此刻, 手機不停的亮著,訊息跳著, 仍有祝福的訊息捎來-- 來自現在的學生與爸媽, 曾經教過的孩子, 好久未見面的家長們, 以及自己的媽媽。 那天,孩子問我: 老師,您曾想過不要當老師, 轉身離開
Thumbnail
暑假跟著德內ㄦ來到了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國小,第一次到偏鄉服務的我,很期待能跟著小朋友一起透過繪本遨遊世界。看著他們一字一句的朗讀,並給予老師熱烈的回應,我的內心既欣慰又感動,也慶幸當時的自己有鼓起勇氣報名參加。
Thumbnail
暑假跟著德內ㄦ來到了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國小,第一次到偏鄉服務的我,很期待能跟著小朋友一起透過繪本遨遊世界。看著他們一字一句的朗讀,並給予老師熱烈的回應,我的內心既欣慰又感動,也慶幸當時的自己有鼓起勇氣報名參加。
Thumbnail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孩子漸漸更願意向讀寫課老師及和平會夥伴透露心中的話,可以想見有些孩子一回到家裡,常常不得不面對自己一人獨處。但他們除了看電視與玩手機,最渴望的,還是希望有人陪伴自己。
Thumbnail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孩子漸漸更願意向讀寫課老師及和平會夥伴透露心中的話,可以想見有些孩子一回到家裡,常常不得不面對自己一人獨處。但他們除了看電視與玩手機,最渴望的,還是希望有人陪伴自己。
Thumbnail
我們家的好朋友,暫且稱她為N,在今年夏天「返鄉」,回到老家恆春,開始擔任約聘的小學老師。她所任教的小學非常迷你,全校學生加起來,是都市學區的不到2班學生的人數。她所教授的班級,共有6位一年級生。
Thumbnail
我們家的好朋友,暫且稱她為N,在今年夏天「返鄉」,回到老家恆春,開始擔任約聘的小學老師。她所任教的小學非常迷你,全校學生加起來,是都市學區的不到2班學生的人數。她所教授的班級,共有6位一年級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