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傷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好無聊啊好無聊》這本書中,小主角創造了「喜厭」一詞,一種「又喜歡又討厭」的糾葛心情。2021年倒數的月份中,我無意間踏上了一個「喜傷」的「旅程」——既歡喜,卻也有點悲傷。
我們家的好朋友,暫且稱她為N,在今年夏天「返鄉」,回到老家恆春,開始擔任約聘的小學老師。她所任教的小學非常迷你,全校學生加起來,是都市學區的不到2班學生的人數。她所教授的班級,共有6位一年級生。
對於一個認真、對教育有熱情的老師,我覺得這樣數目的孩子是差不多的,教育者才有餘裕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狀況。而實際上,也正如我們所閱讀到的——孩子的家庭狀況,都很真實地反映在他們的學習能力上。如果教育者沒有付出相當的心力,沒有以每個孩子的差距來「因材施教」,這間迷你小學的孩子們,很難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內生存。換言之,就是會成為「被放棄」的一群。
很會以孩子為主體去思考的N,我真心認為是這些孩子們的大禮(雖然這麼說有點⋯⋯喜傷)。之前因為她的教學現場分享——特別是孩子們學習刺激不足的這部份,一開始我原只是打算,針對我比較擅長、而N也有在做的「繪本閱讀」,從家裡整理一些繪本給N,讓她教學上使用。
但後來轉念一想,如果目的是要刺激孩子書寫的動機(習得文字),寄繪本好像太被動,不如可以結合小朋友間的「通信互動」?但討論一陣後,考量各種不確定因素與現實層面的限制,我們決定先採用每週一日的晨間時光,由我來遠端讀繪本,跟孩子們互動。
第一次雲端相見歡時,大家都很興奮 (我自己啦)。跟小朋友們約定好這學期的任務,就是「交換禮物」。我先請孩子們寫下想要的禮物。而既然是「交換禮物」,當然不是我白白的給。條件是,我每週會跟他們分享一本繪本,並且會出小任務。他們給我的「交換」,就是回答小任務的問題。而我會再寫小卡回覆他們。等到累積一定的「任務」回答後,就是換禮物的時候啦!(當然也沒那麼嚴格)
這個計畫,至少在N還在那裡的時候,希望能夠持續下去。因此我稱之為「旅程」,因為我們大家是一起走的。而其實,後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
上週第一次,有點手忙腳亂,因為真的是全新的嘗試。在收到孩子們的「回答」時,有些讓我沉思很久,心裡傷心而酸酸的,因為從他的家庭描述中,幾乎可以知道他現在的學習狀況。
所以,歡喜是因為,謝謝N讓我有這個機會認識這些孩子,每週四的早上,真的好開心。希望能用我辦得到的方式,一起協助這些孩子「不被放棄」——同時這也是傷心的地方,但希望透過一些協力,可以把傷心的地方轉變成為其他力量。我是這麼想的。
今天正式開始遠端與孩子們讀了第一本繪本(比較沒有手忙腳亂一點)。因為上週他們學校講了日本311海嘯,我就順水推舟,也講了一本以該事件為背景的繪本。在開始之前,都會先亂聊一些生活的事。題外話:在講到繪本裡的古早味電話時(就是還有圓盤、撥電話用轉的那種),有小孩說「要先輸入密碼才能通話」。這個句子實在太讚了!
在繪本時間結束後,N也會繼續做follow up,同時跟我補充每個孩子回答問題的狀況。N非常用心的在幫助我認識每個孩子,我好感謝她。如果沒有她,這個「瘋狂」的計畫也很難實踐。
這不僅僅向著孩子們讀繪本,我是透過這個機會,去認識這6個孩子。拯救世界是超人的事;我是平庸之人,但能夠跟6個孩子的生命/活有交疊,是我能做的事。然後,也希望某一天能去到恆春去跟他們相見歡,請他們當小導遊,甚至,去他們家開的民宿、吃他們家人開的海產店、去看看那些照顧他們的人。
喜傷的旅程,小小的夢想。Who knows,也許不久之後,我會需要更多人來協力:)
因為,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記得剛成為國小新鮮人的孩子,下課時總喜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探險,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孩子只要想獨處,就會去他自己專屬的秘密基地看看花草,發呆放空;同學邀約時,也會一起去玩學校的遊樂器材,在那裡有更多的同學,也認識了不少中高年級的學生。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低年級的班導,讓學生們在下課時間能充分的玩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朋友讓我背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鍋,說出來我還是很不敢相信竟然是在我帶隊出門校外教學發生的事。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小朋友的問題又或者是不是家長的問題了,我一直都不覺得「我家小孩就不會這樣!」又或是「我家小孩年紀還很小!」我真的很討厭這些理由。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前言:這是一間特別的學校,以音樂🎵與餐廚🧑‍🍳為主。 故事主人翁:小一 🟢🟢小一生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小二,跟7個喜歡小孩的哥哥姐姐住在一起,但他們卻都沒有血緣關系。原來這兩個小孩是領養的,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小一性格內向,不願意開口說話,小二活潑開朗,是小一的好玩伴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記得剛成為國小新鮮人的孩子,下課時總喜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探險,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孩子只要想獨處,就會去他自己專屬的秘密基地看看花草,發呆放空;同學邀約時,也會一起去玩學校的遊樂器材,在那裡有更多的同學,也認識了不少中高年級的學生。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低年級的班導,讓學生們在下課時間能充分的玩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朋友讓我背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鍋,說出來我還是很不敢相信竟然是在我帶隊出門校外教學發生的事。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小朋友的問題又或者是不是家長的問題了,我一直都不覺得「我家小孩就不會這樣!」又或是「我家小孩年紀還很小!」我真的很討厭這些理由。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前言:這是一間特別的學校,以音樂🎵與餐廚🧑‍🍳為主。 故事主人翁:小一 🟢🟢小一生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小二,跟7個喜歡小孩的哥哥姐姐住在一起,但他們卻都沒有血緣關系。原來這兩個小孩是領養的,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小一性格內向,不願意開口說話,小二活潑開朗,是小一的好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