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烘咖啡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許久未更新,來說說最近在做的事情…

前陣子玩的吐司機,
只要配方正確,基本上不太會烘出爛吐司,
頂多口感會有些微差異,而且人還不用在旁邊顧。

但這次要講的咖啡豆煎焙,
只要方向不正確,咖啡就一定不好喝,甚至不能喝,
最重要的是人不能離開,雖然很快就能烘好。

所謂的方向:
1. 生豆未挑妥
2. 熟豆未挑妥
3. 各區間的溫度及風門設定錯誤

依上述方向細部論述:
1. 生豆未挑妥:如發霉豆,若未挑除可能會傷肝又傷腎;如蟲蛀豆,裡頭可能發霉或有瑕疵味;其他還有許多應挑除的,就先不在這篇文章一一列舉了。

2. 熟豆未挑妥:如發展不完整的熟豆、焦豆、破損豆等等

3. 各區間的溫度及風門設定錯誤:這部分是新手撞牆期最嚴重的問題,也是我前陣子最苦手的部份。

烘豆主要有三個區間-脫水期梅納期發展期
(雖說在此列舉為脫水期,但烘豆全程都是在脫水,梅納期則是在118度以上都會持續發生,是故各區間的說法見仁見智。)

脫水期-如機器無法讓環溫維持穩定在一定程度,一沒有加熱就會失溫嚴重,使用這樣的烘豆機,脫水期一定要給予充足的高溫,才能確保草腥味減到最低;此階段占約烘豆全程時間40-55%。
一般而言,若有冒煙量大幅降低&豆色慢慢轉黃等兩個條件,即可判斷脫水期的結束。使用烘豆軟體如Artisan,在脫水期結束會標註Dry End(ED)

梅納期-溫度要確保能直接衝上一爆,在這階段催火是很安全的,但也別催過頭造成風味不均;此階段占約烘豆全程時間30-45%。
一般而言,發出一爆聲響約三聲,即可判斷梅納期的結束。使用烘豆軟體如Artisan,在梅納期結束會標註First Check(FC)

發展期-看豆子的含水量及不同種類的生豆,會在不同的時間下豆;即使個人喜歡淺中焙,但也有人喜歡中深焙,因此下豆時機會因不同喜好而有不同定義。
下豆之後也要盡速將熟豆冷卻,避免豆芯的溫度持續發展而造成預期的風味差異過大;此階段占約烘豆全程時間15-25%。使用烘豆軟體如Artisan,在梅納期結束會標註Drop

上面是密集烘豆約半年的心得,即使自己的Google文件整理了很多重點,但用的機器不同,就會遇到不同的狀況,這些都得在烘豆期間一一克服、驗證、排解。

對了,我所使用的烘豆機是Fresh Roast的SR800,杯身是台灣特仕版,會比較好烘哦。

如使用同款的烘豆機,在此提供下列建議:
1. 銀皮收集的方式要稍作調整,避免部份銀皮較大而造成銀皮出風口堵塞。
2. 家裡的電量如不足或無法穩定於110V以上,可另外購買115V 2000W的變壓器。
3. 風門如何設定?因風門會影響火力輸出,過大的風門也會造成風味不足,過小的風門也會造成火力過大,而每一台機器又各有不同,因此這部份得自行拿捏。一般而言只要能讓豆子順利翻動即可。

未來若有其他心得會再持續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mmy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因為喜歡每天都喝個幾杯美味的咖啡,又常在咖啡館的吧台,看到咖啡師優雅的將水倒入濾杯中,很多人大概會興起一個念頭。「哇!這也太帥了吧,我也要學沖煮咖啡。」,然後就入手了一套手沖器材,就這樣開始了每天自行沖煮咖啡的樂趣。有一部分人在熟悉了咖啡沖煮之後,又可能會開始想要自己來烘點咖啡好了。
Thumbnail
因為喜歡每天都喝個幾杯美味的咖啡,又常在咖啡館的吧台,看到咖啡師優雅的將水倒入濾杯中,很多人大概會興起一個念頭。「哇!這也太帥了吧,我也要學沖煮咖啡。」,然後就入手了一套手沖器材,就這樣開始了每天自行沖煮咖啡的樂趣。有一部分人在熟悉了咖啡沖煮之後,又可能會開始想要自己來烘點咖啡好了。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來說說最近在做的事情… 前陣子玩的吐司機,只要配方正確,基本上不太會烘出爛吐司,頂多口感會有些微差異。 但這次要講的咖啡豆煎焙,只要方向不正確,咖啡就一定不好喝,甚至不能喝。 所謂的方向.....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來說說最近在做的事情… 前陣子玩的吐司機,只要配方正確,基本上不太會烘出爛吐司,頂多口感會有些微差異。 但這次要講的咖啡豆煎焙,只要方向不正確,咖啡就一定不好喝,甚至不能喝。 所謂的方向.....
Thumbnail
有在沖咖啡的人大概都聽過「養豆」的說法,就是將剛烘好的咖啡豆靜置在保存的容器中 *也有人主張不需要養豆 *如何觀察咖啡是否需要養豆 *養豆的理由 *養豆的例外 *如何加速養豆
Thumbnail
有在沖咖啡的人大概都聽過「養豆」的說法,就是將剛烘好的咖啡豆靜置在保存的容器中 *也有人主張不需要養豆 *如何觀察咖啡是否需要養豆 *養豆的理由 *養豆的例外 *如何加速養豆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前幾天整理了這四年來的咖啡烘烤記錄,雖然登記有案的紀錄只有將近300擊(鍋),這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烘焙現場從過去的手忙腳亂+烏煙瘴氣,一直到現在比較能安穩的預測烘焙走向,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自我成長階段了吧?這篇僅是統整300鍋之後的一些記錄參考,非專業,僅供同好們交流。
Thumbnail
前幾天整理了這四年來的咖啡烘烤記錄,雖然登記有案的紀錄只有將近300擊(鍋),這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烘焙現場從過去的手忙腳亂+烏煙瘴氣,一直到現在比較能安穩的預測烘焙走向,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自我成長階段了吧?這篇僅是統整300鍋之後的一些記錄參考,非專業,僅供同好們交流。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家電用品,店員會細心跟你說注意事項,但往往都是左邊進右邊出…    『豆子進豆速度別太快,進豆口容易塞』      新機入手,總會想多玩幾次。今天烘完需要的咖啡豆,意猶未盡,問阿母冰箱的『黑豆』要不要拿給我烘看看,那包黑豆我猜至少冰一年了吧。我煞有其事的拿磅秤秤黑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家電用品,店員會細心跟你說注意事項,但往往都是左邊進右邊出…    『豆子進豆速度別太快,進豆口容易塞』      新機入手,總會想多玩幾次。今天烘完需要的咖啡豆,意猶未盡,問阿母冰箱的『黑豆』要不要拿給我烘看看,那包黑豆我猜至少冰一年了吧。我煞有其事的拿磅秤秤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