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覺察到所謂的口味是會隨著年紀變化而有所不同的,一道菜好不好吃?自然也是隨著我們的口味變化而有所不同。
小孩子不愛酸辣苦鹹,就愛吃甜,成年人逐漸懂得過去不曾理解的美味,甜依然愛,但卻逐漸疏遠,從全糖,變成半糖、微糖,甚至無糖,辣,從微辣變成小辣、甚至大辣,無辣不歡,不鹹不油,則認為食之無味。我明白許多人看到這總會嘟嚷兩句,認為我以偏概全,但這一段僅是希望你能明白,口味是會改變的,過去不喜歡的食物,如今可能成為摯愛。
一直以來,我對於這麼一句話總有種奇異的感覺:「來到某某地方,就一定要吃某某東西!」
這句話彷彿是種桎梏、是種詛咒,去日本不吃拉麵,就好像沒去過似的,來到鬍鬚張就好像一定要點魯肉飯,否則就像是白來似的。我不否認,這句話的所代表的涵義,畢竟一道美食能代表一個地方,就意味著它有著非凡的魅力,它擁有征服大多數人的能力,而我並非什麼突出的存在,也是這些美食的俘虜之一。而我之所以稱之為詛咒,全因源自於人們的期待,而若是我們沒有回以期待,那麼我們將得不到認同,失去了共鳴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哪有什麼大不了的?我愛吃什麼就吃什麼,幹嘛管別人怎麼想?若你真的這麼想,那似乎也沒錯,但前提是你真的能無視這些期待嗎?你真的能無視人們看向你的目光嗎?他們的眼中所流露的是浪費、惋惜、錯誤,甚至可憎,滿滿的不被認同感,毫不遮掩的從那雙眼中、那張嘴裡蔓延而出,籠罩你全身,直到你明白到自己的罪惡,因為你沒吃那道美食!因為你不承認那道美食的美好!
沒錯,我是誇飾了我們可能有的感受,但仔細回想一下,有多少次當你吃到所謂的美食,但卻不合意時,你都只能被逼著向你的家人、友人回道:「還不錯。」
不敢直言:「難吃!」「噁心!」那都是因為你很清楚,當你說出這句話,歡樂的氛圍必然大變,人們不僅會用目光,也會使用言語,迫使你明白這道食物的美好,若你固執己見,那麼等待你的將是一句抹煞你人格、羞辱性極強的一句話:「不懂吃的傢伙。」
這句話本應引起你的怒意,你本應奮起抵抗這樣不實的評論,但眾人投射而來的目光,用餐區滿山滿谷的人潮,再再的表示了這道美食的不凡,與受人愛戴,最後你反而可悲的自我檢討,真心的認為是自己的舌頭太過笨拙,無法感受到這其中的美好,為了取回人們的認同,你的下句話不是自嘲:「完了,原來我是木舌頭。」那就是迎合:「被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滿特別的。」
隨著時代推移,網友的評論更加強化了這一畸形的美食生態,擁有高人氣的美食,它們自然是好吃的,但它們卻往往無法達到驚豔的程度,在你我心底總會不由得說道:「就這樣?」厚道的我們,不會拆穿,更不敢打破這一切,我們會默默地噤聲,看著某一群人,不知是源於喜愛,抑或是其他什麼原因,為這些美食瘋狂的歌頌,只有你我清楚,這他們所讚揚的美好,大多時候都是空中樓閣。
我們不願批判那群的人的作為,並不是我們膽怯,而是我們無法肯定他們的用意,就如我前面所言,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喜愛這道美食,所以才這樣的大力支持?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但怪異的卻是,人們卻希望大家都喜歡一樣的食物。
辛苦看到這的朋友,我相信你已經理解我的主張,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口味,但被稱之為美食的卻只是那寥寥數種,不承認這些美食的人,將成為美食邊緣人,他們只能更加費力地去尋覓適合他們的食物,但這些食物終將被時代所淘汰,它們不受大眾承認、不被眾人所追捧,它們不是人們口中的美食。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提倡多元,希望保持各式各樣的獨特文化,但社會卻不這麼看,又或者說人性不這麼看,所有的異類都將在沉默中被消滅,高喊尊重的人,往往挾帶著歧視的口吻,任何有勇氣出來支持自己所愛的人,卻被人們投以憐憫的目光,他們的愛好最終成為動物園內的動物那般,被社會的框架圍繞,看向其中的目光是滿滿的好奇,鮮少有人願意理解,最後這頭被圈養的動物,將孤獨的死去,這是無法改變,無可逆轉的事實,再多的哀嘆,都只是無病呻吟。
如今我寫下這麼一篇文章,只是想告訴各位,我們正在這場浪潮之中,我們都正在毀滅那些我們不承認為美食的食物,以後,日本只能有拉麵、韓國只能有泡菜、台灣只能有魯肉飯,這樣的美食文化中,我想不到任何掙扎、抵抗的可能性,我們只能隨波逐流,看看人們所高唱的多元將帶領我們走向什麼樣的境地?
你覺得好吃嗎?無論你怎麼回答,命運都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