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守密

2023/07/0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圖書館,剛好看到「守密」這本書,就借回來看看,到底秘密藏在一個人的心裡會激起怎樣的漣漪呢?
書籍封面
這本書的作者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副教授,畢業於雪城大學心理系,副修腦科學,秘密心理學得研究先驅。
首先,我想先討論「秘密,還是隱私?」這個點:
平常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對方有不想講的東西,一般我不會去想對方是故意有秘密,我都會覺得那是她的隱私。
同理,我也會有我覺得不想要講的隱私,難道連牙齒蛀牙痛好幾天、都要到處跟人說嗎?有必要說嗎?

所以看這本書,首先要釐清作者對於秘密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作者就討論秘密怎麼來的,幾歲開始會有秘密的概念,為什麼人會想要守密而不是坦白?你該怎麼選擇,要守密或是坦白?
有時候事情沒你想得嚴重,坦白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後果,但後果通常由聽的人決定,所以你要確定你夠了解聽的那個人。試想、如果我們身在其中,當局者迷、一定還是很難做決定。
作者還花了一些篇幅解釋正向的秘密:雖然是正向,但效果一樣是取決在接受的人手中;比如說,製造驚喜這件事,如果用了接受者不喜歡的方法,會變成驚嚇。
然後,我印象最深是有一節在講不能說的秘密:「沒說出來,結果是好的」。
書中作者提到一個奶奶的例子,這位奶奶得了癌症,醫生說她只剩三個月,但家人決定瞞著奶奶,奶奶一直到他離開人世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最後活了七年。
這本書,我讀起來有點吃力。
可能是因為我對書中的實驗數據並不全盤相信,畢竟光「如何取樣本」就是一個很有學問的東西。
也可能是我對這一類事情不是太在意,如果對方不想說就不要說,為何要逼迫對方說,他可能跟我不熟就不想說啊;相對的,我不想說的事情,我幹嘛要強迫自己說,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總之,多多瞭解別人的想法也是挺有意思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