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哲學語錄100句(第一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勵志哲學語錄100句(第一集)
  1. 紀律就是想去也得去,不想去也得去。
  2. 紀律不可違。
  3. 成功來自日復一日的紀律,日常紀律的累積。
  4. 用紀律完成夢想。
  5. 只有紀律可以完成夢想。
  6. 找到切入點重複紀律直到內化。
  7. 紀律是鍛鍊的根本。
  8. 紀律決定成敗。
  9. 自律中自由。
  10. 冰的堅決,火的意志。
  11. 平凡的堅持,長久的累積。
  12. 可怕的決心,驚人的毅力、奮力一搏的勇氣、非成功不可的意念。
  13. 心靈充實就不怕辛苦。
  14. 忙碌就不孤獨。
  15. 覺得好玩就不辛苦。
  16. 你的強大來自你吃的苦。
  17. 辛苦是必經之路,成功是必然結果。
  18. 自己給自己目標,對自己狠心。
  19. 辛苦不分春夏秋冬,努力不分東南西北。
  20. 想進步就不能怕辛苦。
  21. 永遠可以更好,比最好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2. 每一次比上一次更好、更進步。
  23. 追求更好的改變。
  24. 一次進步一點點。
  25. 辛苦是為了更好的結果。
  26. 辛苦才會進步、才會成長。
  27. 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
  28. 格外珍惜自己的時間。
  29. 時間像夾縫中求生存的草,從不可能的地方翠綠出來。
  30. 做有意義的事絕不浪費時間。
  31. 成功需要時間醞釀。
  32. 把握每一次可以練習的機會。
  33. 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34. 有一分時間就有一分成功的機會。
  35. 不放過任何可以變強的機會、可以進步的機會、可以練習的機會、可以學習的機會。
  36. 只專注在重要的事上。
  37. 專注在當下。
  38. 去掉不重要的才能專注在重要的。
  39. 為好的事努力。
  40. 為喜歡的事努力。
  41. 為重要的事努力。
  42. 為自己而努力,為自己喜歡的事奮鬥。
  43. 確定喜歡才能巧遇。
  44. 每一個成功的機會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45. 想好的事、想好的結果。
  46. 重要的是現在,做好每一分努力。
  47. 專注在每一個步伐就能達成目標。
  48. 看事情好的一面,珍惜純粹真實的美好。
  49. 珍惜好的,珍惜自己擁有的。
  50. 幸福是滿足於當下。
  51. 集中力量做有意義的事。
  52. 堅持做對的事。
  53. 致力於做正確的事。
  54. 確定對就堅持到底。
  55. 喜歡就堅持己見不及輕易動搖。
  56. 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向現實低頭。
  57. 覺得有意義就繼續努力下去。
  58. 環境影響人。
  59. 人會跟著環境做出一致的行為。
  60. 投入有利環境,加入強者群體。
  61. 給自己環境接觸,久了就知道方法。
  62. 和足夠優秀的人在一起。
  63. 看最強的高手,最厲害的示範,找最強的人。
  64. 有需要就會知道,有用到就會學會。
  65. 在有限的資源發揮無限的可能。
  66. 發揮每個資源的最大效益。
  67. 把資源發揮到極致。
  68. 不同角度發揮,同樣材料不同變化。
  69. 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開闢成功的路徑。
  70. 自己找機會、創造機會,不放過任何一絲機會。
  71. 想像力有無限可能。
  72. 想像沒有的東西,想像更好的東西。
  73. 沒資源就自己發明,自己研究方法。
  74. 沒資源也咬牙苦撐。
  75. 尋找資源,找人問、找書看、找人教。
  76. 少數者自強。
  77. 夠強壯才能保護自己。
  78. 常用就會記住,不用就會忘記。
  79. 種子決定果實,源頭決定成果。
  80. 先選擇對的種子才會長出對的果實。
  81. 痛苦中成長,安逸中墮落。
  82. 痛苦是前進的動力。
  83. 阻力是助力,阻力激發動力。
  84. 化阻力為前進的動力。
  85. 壓力使人成長,挫折使人明朗。
  86. 提升心靈思想。
  87. 規律來了,成功就近了。
  88. 只要養成習慣就會容易許多。
  89. 習慣成自然。
  90. 久了就習慣了,習慣就不難了,習慣就是學會了。
  91. 習慣決定成敗,日常作息決定人生。
  92. 用好習慣取代壞習慣。
  93. 養成固定習慣,融入日常作息。
  94. 不管懂不懂,養成習慣就對了。
  95. 習慣是印記,養成就很輕鬆,但不用就會消失。
  96. 重複同樣的動作就會習慣,同樣的事重複出現就會習慣。
  97. 習慣是從陌生到熟悉,從不會到會。
  98. 從日常習慣改變思考和心態。
  99. 日復一日的訓練。
  100. 100.每天練習,難的不是練習是每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64內容數
    極簡 環保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智者是否會遭遇智慧的瓶頸和挑戰?智者如何面對挑戰和壓力?智者的智慧是否越高就越難面對挑戰? 人類一直追求著智慧,而智者則被認為是人類中最具智慧和洞見力的人。然而,智者是否真的能夠克服一切挑戰和壓力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就連最聰明的人也可能遭遇智慧的瓶頸和挑戰。
    Thumbnail
    avatar
    田埂邊的哲學家
    2023-04-09
    醫學生的課外時間|《斷捨離》閱讀心得|整理術、人生哲學、心理勵志收納東西真煩人,但是要丟掉卻又會有種焦慮感? 如果你有種家中東西怎麼收也收不完,快被煩死了的感覺,歡迎參考本書。
    Thumbnail
    avatar
    雙雙在讀
    2023-03-03
    20221002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海上仙山」是本蛙獨創的選房哲學,板橋府中地區為例~優質房產要標準嚴格。房價驅動力「實質低利率」快速消失中 美國升息循環啟動,每次三碼,讓台灣央行陷入「兩難之間」~■跟了利率攀升過快,不利整體經濟發展;□不跟台幣不斷弱勢,會引發大規模資金外流~最後央行選擇「宣示性升息」,每次只上漲半碼,其餘留給市場去消化。 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美利差」,這個利差是「台美實質利差」。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2-10-03
    《我的學生亞歷山大》-智者與王者的哲學對話 舉世文名的亞里斯多德在哲學及文學,甚至科學都有開創性的地位。他的生平若是和千古君王亞歷山大有段發人深省的師生情誼,是吸引我翻開這本書的起因。
    Thumbnail
    avatar
    書堆上的貓
    2022-07-27
    【元瓅玩樂誌】開麥拉,影視播不停!S2EP38__《殺人草莓夜》、竹內結子、譽田哲也、龍居由佳里、佐藤祐市|元瓅書坊壟罩於強大的日本厭女精神下,2013年的《 #殺人草莓夜》影集為我們示範了另一種女性,可陰柔婉轉,也可英姿煥發,在男性場域中帶著 #後女性意識,可以帶點潑辣,可以優雅從容,更可以在急遽倉促下和男性一樣操辦著每一樁重大案件。歡迎收聽今天的「#開麥拉影視播不停!」
    Thumbnail
    avatar
    吳淑慧
    2022-04-21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2EP34__〈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警世通言》、馮夢龍 |元瓅書坊馮夢龍在小說中對李白的描述以傳說始,又以傳說終,相較於真實的李白更為狂放不羈,瀟灑飄逸。體現了晚明士人有時也放誕風流,充分肯定人的生活欲望,既追求精神超越的愉悅,也追求世俗的物質享受。歡迎收聽今天的「啊,是文學啊!」:〈李白仙醉嚇蠻書〉
    Thumbnail
    avatar
    吳淑慧
    2022-03-23
    照顧失智者:以我父親為例常常陪父親在家附近逛逛,培養與他的新感情;換個環境,務必解除他內心的焦慮;照護父親,需要愛,更需要方法與支援;搬進養護中心,從家中帶來對父親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照片、繪畫或個人創作物等等,來創造他對「新家」的依附;頻死階段而減少進食時,會尊重病人意願決定是否放置鼻胃管;生命末期、發生感染不用抗生素
    Thumbnail
    avatar
    Jeadre
    2022-01-28
    我看《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 》:貫徹減法思維,堅持做好自己我看《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 》:貫徹減法思維,堅持做好自己 在出版市場上習慣勉勵讀者要戮力追求成功的氛圍裡,《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似乎是一本不大「政治正確」的書籍。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平時喜歡涉獵大量書籍,老實說這並不是一本新書,卻是一本讓我過目不忘的日文翻譯書。 我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0-12-24
    【閱讀時光】不辦清單:史上最不勵志的爛泥哲學書作者:Pha (日本) 出版日期:2016/10 出版公司:時報文化 書摘作者:蔣竣植(CFP) 市面上一堆勵志書告訴我們人生該怎麼過,低迷的經濟與扭曲的社會氛圍搞得好像若不這樣做會被打入「人生失敗組」一樣。翻開書的第一頁就列出滿滿的「人生待辦事項」,看到時不覺笑了出來,原來我也是一般人罷了。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0-08-26
    【關於AS】「柯文哲到底有沒有亞斯?」──從柯文哲的個例進一步認識「亞斯特質的主動性」「柯文哲到底是不是亞斯?」不是二分法的討論,而是藉由此事讓社會大眾更正確認識何謂亞斯特質與其主動性。「人性」是共通的,我們進一步該探問的應該是「這個人想做什麼?表達這個的意義何在?」,是認識眼前的「這個人」而不是「XX特質」,如此,父母才知道怎麼進一步協助孩子激發主動性,朋友之間才知道怎麼進一步溝通
    Thumbnail
    avatar
    林仁廷心理師
    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