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的四個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的人生老是在錯誤中輪迴著?
你知道什麼事情影響我們的一生天嗎?
是什麼一直左右我們的人生呢?
那都是來源於自己的選擇啊!
所有一切操縱,全都來出於自己的習慣而與生命一切息息相關啊!
你知道人類習慣的形成有四個步驟嗎?一般來說就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些都是所有習慣的骨幹,大腦形成想法行動每次都會一群這些步驟哦!。
一.提示:
首先是提示,大腦開啟的一個行為,預告這樣做你會感覺很好,所以,你記得那份感覺。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很清楚地記憶,食物水源帶給他的一個需求,一份很好的感覺,他記得這份美好的記憶,於是在大腦中立下一個印象,就是所謂的提示。
二.渴望:
第二個步驟就是渴望,是所有習慣的動力,就是行動的原因,想要水跟食物,不是真正想要他們 ,而是他可以帶來滿足與其需求,美好的感覺解渴飽足感。那個那份感覺是他們想要的。
這讓我想起來,為什麼每到7-Eleven的時候,很想來份洋芋片,因為想要吹冷氣,冷氣給我很舒服,看到架上的洋芋片,提示我這份鹹鹹脆脆的感覺,令我食指大動、垂延三尺,於是我產生的渴望,沒事坐在哪裡吹冷氣,就會很想要那份感覺!於是提示就會轉變成渴望。
我在減重與洋芋片中徘徊掙扎!好天使幾乎拒絕讓我再進入seven啦!
三.回應:
產生了的真正的執行力,有可能只是個想法呈現而已,執行到底會不會發生,取決於你受到多少的影響,還有大腦前額皮質的控制,大腦前額皮質就好像糾察隊一樣,他控制你的脫序行為,他不斷的在糾正你,任何事情適合不適合去做。
四.獎賞:
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相對的獎賞,食物和水自然而然帶來原始人的滿足與快樂。而今時代,相對的變成金錢的需求,相對的努力,得到相對的報酬升遷加薪、眾人的尊重,或者更多的益處。所以獎賞的教育值得讓我們記住,那又變成提示。
於是成一個神經迴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不斷的迴路,而今,我們了解到大腦原來是這樣的迴路,當然我們不希望他走向糟糕的,而是走向更好更光明的路。然而今天我們是有控制權的!
行為改變四法則,如何建立好習慣,就是應用剛剛的四個原則
1.讓提示顯而易見
2.讓習慣有吸引力
3.讓行動輕而易舉
4.讓獎賞令人滿足
我要增加睡前刷牙的習慣:我記得刷牙後口氣那份清新感,我想要睡前有那份感覺,於是一樓也放盥洗用具、寢室也放盥洗用具,天天執行、口齒常保清新健康。
我要減重:我記得身輕如燕的暢快感、沒有大肚腩的帥氣感,我渴望得到,於是我執行計畫,天天室內超慢跑運動,一邊跑一邊看著自己喜歡的YouTube,並想著運動後大汗淋漓的感覺與輕鬆多巴胺。
我要閱讀習慣:多看書可以變聰明呢!我渴望了解許多知識、生活運用的智慧,於是我固定上圖書館,把書放在我常坐的沙發上,這樣一來,只要坐在沙發上,自然而然,左手一伸就可以拿到書了,每每讀完一本書都有滿滿的充實感。
好習慣就是這樣子而已,只要經常問自己
1.How can I 讓提示顯而易見?
2.How can I 讓習慣有吸引力?
3.How can I 讓行動輕而易舉?
4.How can I 讓獎賞令人滿足?
習慣就是重複多次以達到自動化。
習慣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用最少的能量與努力覺生活中的問題。
大家一起共勉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1內容數
閱讀的心得,促進自我成長、引發你我共鳴、產生良善風氣、激厲讀者心有戚戚、大家一起奮發向上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雁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演藝圈核彈省思 不知道跟端午節有沒有關係,性侵害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演藝圈醜聞核彈級別的爆發,"佼事件"好像粽子一樣發生就是一擔,挖得是滿目瘡痍、滿城風雨、雞犬不寧、一片嘩然,大眾喜歡探隱私,看他們喜歡的名人有什麼特別的生活,人性哪! 我想起陳文茜的一段話,"他不是鐵達尼號的紳士,他要大家一起沉沒
讀了很多書內容都忘了! 學了很多知識也記不起來了! 回想很多以前爬過的文都記憶模糊了! 難道,以前讀的學的都白花時間了嗎? 我想,還是有一些印象生活中還是可以用的,只是,如果我早早讀到這本書,我對以前所學的一定能記憶猶深啊! 作者是是中國成甲說書節目裡的成甲,他以他切身的經歷,道出,讀書可
最近看這本創造快樂的大腦,讓我了解到,所有哺乳類動物、人類的行為,完全源自於大腦的這些分泌物質,有驅動抑制的關係。 人類演化而來的,當時大腦所分泌的物質,完全為生存而設定,但今日社會,不再如過去危險林立,但生活人際的需求,也會迫使我們分泌這些物質,如何善用,了解為何,更能深入了解人們的社會行為的動機
自由是什麼呢?😮 無拘無束就是自由嗎? 盡情地享受肉身的歡愉就是自由嗎?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自由嗎? 放縱自己的慾望盡情開懷就是自由嗎?
你是不是遇到不如意事就不開心了呢?😆 你是不是遇到煩躁事就變心情糟糕了呢? 那你也和我有同樣的思維困境了吧! 😄😄
去除壞習慣的四個方法 想要戒斷癮頭,一再重蹈覆轍 想要放下手機3C網絡的吸引,卻每每欲罷不能。 我!到底要怎麼做呢?才能真正改變啊! 原子習慣提到的四個要點,不妨試試哦! 我真心的發現,再這樣下去的生活,太糜爛、太頹廢了!於是,我真心要調整振作自己,以下四點思考,我們以戒斷手機成癮的例子來說好
演藝圈核彈省思 不知道跟端午節有沒有關係,性侵害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演藝圈醜聞核彈級別的爆發,"佼事件"好像粽子一樣發生就是一擔,挖得是滿目瘡痍、滿城風雨、雞犬不寧、一片嘩然,大眾喜歡探隱私,看他們喜歡的名人有什麼特別的生活,人性哪! 我想起陳文茜的一段話,"他不是鐵達尼號的紳士,他要大家一起沉沒
讀了很多書內容都忘了! 學了很多知識也記不起來了! 回想很多以前爬過的文都記憶模糊了! 難道,以前讀的學的都白花時間了嗎? 我想,還是有一些印象生活中還是可以用的,只是,如果我早早讀到這本書,我對以前所學的一定能記憶猶深啊! 作者是是中國成甲說書節目裡的成甲,他以他切身的經歷,道出,讀書可
最近看這本創造快樂的大腦,讓我了解到,所有哺乳類動物、人類的行為,完全源自於大腦的這些分泌物質,有驅動抑制的關係。 人類演化而來的,當時大腦所分泌的物質,完全為生存而設定,但今日社會,不再如過去危險林立,但生活人際的需求,也會迫使我們分泌這些物質,如何善用,了解為何,更能深入了解人們的社會行為的動機
自由是什麼呢?😮 無拘無束就是自由嗎? 盡情地享受肉身的歡愉就是自由嗎?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自由嗎? 放縱自己的慾望盡情開懷就是自由嗎?
你是不是遇到不如意事就不開心了呢?😆 你是不是遇到煩躁事就變心情糟糕了呢? 那你也和我有同樣的思維困境了吧! 😄😄
去除壞習慣的四個方法 想要戒斷癮頭,一再重蹈覆轍 想要放下手機3C網絡的吸引,卻每每欲罷不能。 我!到底要怎麼做呢?才能真正改變啊! 原子習慣提到的四個要點,不妨試試哦! 我真心的發現,再這樣下去的生活,太糜爛、太頹廢了!於是,我真心要調整振作自己,以下四點思考,我們以戒斷手機成癮的例子來說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