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 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事情常常舉棋不定嗎?

你的思考會有誤區嗎?

人類的思考是什麼樣的模式?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我為什麼要讀此書呢?我想了解我自己的思考盲點。怎麼思考會更好。我的思考裡有誤區嗎?人類都是什麼思考模式呢?該怎麼思考才會更好呢?

一.作者介紹

作者~康納曼 翻譯~洪蘭

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由於在展望理論的貢獻,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猶太人大屠殺時,作者父親曾被捕、作者也曾被捕而後都當抓錯人而被放,真是大難不死,之後舉家搬巴勒斯坦, 遇到生命夥伴特維斯基,一起研究此書。

也是心理大師、諾貝爾獎得主

洪蘭:翻譯的如此快樂從來沒有過,這是一本探討直覺偏見的書

raw-image


二.兩個系統:

相信看過此書在做決策時,一定學會避開系統一的陷阱,讓自己更有智慧

系統一: 快思 直覺思考

系統二: 慢想 邏輯 花力氣去思考

系統一:無時無刻的開啟,低耗能,統計跟數學都不好,喜歡單純沒有心機

系統二:比較耗能,善於處理複雜任務,理性,深思熟慮

系統一: 快速 情緒化 易錯 以為眼見為實

系統二: 慢慢 懶惰,邏輯分析 ,系統一無法處理就丟給系統二。

生活中兩個系統不斷的運行著,系統一好像X軸前進著,系統二也如同Y軸前進著。

用心處理事的時候,注意力會使瞳孔會逐次放大,心跳增加,7次/分

類似棉花糖實驗,四歲小孩關一無任何書籍、玩具的空間,二選一,吃一餅或等15分鐘可吃兩餅,過程隨時可以搖玲呼叫改變選擇,15年後,後者自我控制能力強,這也正因為後者的系統二的運行

三.直覺的誤區

溝通不只是藝術更是智慧,要了解人的心裡,好的溝通者一定要知道人的心理,尤其是系統一的本質,因為系統一 是直覺的,我們只有在系統一走不通時,才會勞駕系統二。

Z例一:奧地利和德國是同文同種,但是在器官捐贈上, 奧地利的捐贈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而德國只有12%;瑞典和丹麥 都屬於北歐語系,文化和人種也相似,丹麥還被瑞典統治過,但是瑞典的捐贈率是86%,而丹麥只有4%。追究原因,原來表格 的設計不同,高器官捐贈國家的表格是你不想捐,請在格子中打 勾,不然假設你都願意捐;低器官捐贈的國家表格是你必須在格子 中打勾,你才會成為捐贈者,就這麼一點點的差異,造成捐贈率 這麼大的差別。人真是個說不準的動物,誰會想到表格勾選的方式,會造成完全不同結果。

Z例二:實驗猜測未來是農夫還是圖書館管理員的實驗,不要忽略了實際的數據美國的農夫是圖書員的20倍,所以怎麼算如何個性行事作風相似圖書員,但機率近乎都是農夫,所以回答案還是實際一點,這叫做"可用性捷徑"

Z例三:通姦情形應該政客會比醫生律師多,因為常見嗎?答案是不一定定的,那是因為政客常會被記者揭露,醫生律師則不會,所以要考慮到實際一點!同上問題。

Z例四:以色列8位假釋委員,平均6分鐘就處理好一案子,但是如果給予吃點心,吃完點心通過率最高,35%變65%,沒吃的時候幾乎是0%審核通過!

Z例五:用於行銷,限量促銷康寶濃湯,每人限買12罐,過幾天又寫購買數量不限,前者平均買七罐,後者沒限制變買2罐。

四.系統一的直覺還是有他的優勢的:

某次救火的過程中,多位消防隊員衝入火場,此時火場聲音卻比平常安靜許多,突然,隊長大喊了一聲,撤退!地板塌了,原來火源在正下方。那是經驗累積的直覺,就像孩子看到狗叫狗狗一樣,他是累積來的。

五.我的想法

😄一般我們常聽到三思而後行!可是儒家孔夫子可不是這樣說哦!我們看到原文如下: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是講"再"就可以了!不是一思,也不是三思。所以他是界於中庸之道。

😄看人看事當然不是直覺只看到表面,眼見為實。心理學又一個月暈效應,人常常容易以偏概全。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所以視、觀、察的重要,而且不僅應用於看人,觀事做事也是如此。

😄今天買來的一台健身車,之前幾天網路上訂購的,想說一樣的東西,就只是室內腳踏車而已,價差就上萬元到兩千元不等,一樣美觀、一樣可以飆汗的功能啊!應該沒什麼差別吧!當時直覺也沒想太多,那好吧!那麼就選擇最便宜的好了。今天到貨,碰到實體,才真正知道差在哪?儀表板是有電源但是騎起來是沒反應的,你想退貨,可是拆裝花了半小時了,還要再拆回去、寄回去的工程;飛輪的阻力轉到最大還是很輕的很;坐墊坐不到半小時,下半部都麻了。這才發現判斷錯誤,為時已晚!那是系統一的輕率,雖然我有進入系統二,但卻也一下又出來回到系統一了。於是,最現實最快的應用便出現了,網絡購物比價看不到實體,所以多多運作系統二非常重要。🥲🥲🥲🥲

😄相信大家聽過"五秒法則"吧!。54321的倒數吶喊聲,最後一聲如同火箭要升空一般,於此想像帶動著自己的行動也要開始了,這確實是震撼人心的勵志作法,不過這要有個前提,要發動的這件事,必須確定他是好的才是。

六.結論:

相處中~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自己的,不是嗎?

處事中~我們常常過度自信,以直覺去判斷事情,而忽略了理性,是不是?

如果我們願意在生活中,辛苦一點,叫醒系統二,讓自己比較累一點沒關係,就可以讓我們在這個不可預測的生活中,還能保有一點理性,做出更好的決策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雁頭的沙龍
16會員
21內容數
閱讀的心得,促進自我成長、引發你我共鳴、產生良善風氣、激厲讀者心有戚戚、大家一起奮發向上吧!
雁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6
真的讀懂了這本書了嗎? 還是似懂非懂呢? 還是含糊不清、囫圇吞棗? 閱讀是一件自我卓越的事,可是你可以真的吸收消化它嗎? 雖然我已經接觸過許多閱讀技巧相關的書籍,但是看到這封面標題,也不禁想再一親芳澤,閱讀速度、技巧還要更重要的深入理解、真的讀懂嗎?可運用嗎?我想這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作者
2023/08/16
真的讀懂了這本書了嗎? 還是似懂非懂呢? 還是含糊不清、囫圇吞棗? 閱讀是一件自我卓越的事,可是你可以真的吸收消化它嗎? 雖然我已經接觸過許多閱讀技巧相關的書籍,但是看到這封面標題,也不禁想再一親芳澤,閱讀速度、技巧還要更重要的深入理解、真的讀懂嗎?可運用嗎?我想這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作者
2023/08/04
不知道自己出生前發生的事情的人,就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沒有過去、沒有歷史⋯ 有人問 上帝:"上帝啊!你為什麼容許毀滅、戰爭、階級、種族的存在呢?" 上帝回答說:"因為人類需要!"⋯
Thumbnail
2023/08/04
不知道自己出生前發生的事情的人,就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沒有過去、沒有歷史⋯ 有人問 上帝:"上帝啊!你為什麼容許毀滅、戰爭、階級、種族的存在呢?" 上帝回答說:"因為人類需要!"⋯
Thumbnail
2023/07/25
閱讀為了什麼? 什麼是閱讀? 要讀什麼? 讀過不都忘了嗎? 那麼讀那麼多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行動的力量 我一直認為,讀一本書後,最重要的就是從這本書中找到行動的力量!我可以做什麼?從那裡做起?這才是關鍵,並非讀一讀後,就將他藏在大腦深處,還不知這知識何時才能重見天日、實質發揮能力。於
Thumbnail
2023/07/25
閱讀為了什麼? 什麼是閱讀? 要讀什麼? 讀過不都忘了嗎? 那麼讀那麼多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行動的力量 我一直認為,讀一本書後,最重要的就是從這本書中找到行動的力量!我可以做什麼?從那裡做起?這才是關鍵,並非讀一讀後,就將他藏在大腦深處,還不知這知識何時才能重見天日、實質發揮能力。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探討人類認知的領域中,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開創性作品《快思慢想》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思維運作的複雜機制。卡尼曼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巧妙地解析了支配我們決策過程的兩種基本思維模式: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直覺的大師 系統1是我們直覺思維的大
Thumbnail
在探討人類認知的領域中,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開創性作品《快思慢想》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思維運作的複雜機制。卡尼曼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巧妙地解析了支配我們決策過程的兩種基本思維模式: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直覺的大師 系統1是我們直覺思維的大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Thumbnail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Thumbnail
提到思考的「樣貌」,你腦中浮現的情境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個人神情嚴肅,眉頭深鎖,用手撐著下巴,就像那座知名雕像「沉思者」一樣;還是腰桿挺直,正襟危坐的在電腦前,盯著未完成的PPT或word呢? 如果這是你最先想到的「思考樣貌」,那推薦你,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
Thumbnail
提到思考的「樣貌」,你腦中浮現的情境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個人神情嚴肅,眉頭深鎖,用手撐著下巴,就像那座知名雕像「沉思者」一樣;還是腰桿挺直,正襟危坐的在電腦前,盯著未完成的PPT或word呢? 如果這是你最先想到的「思考樣貌」,那推薦你,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
Thumbnail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Thumbnail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Thumbnail
學會邏輯才能搭建理解世界的橋樑  好書分享:贏在邏輯思考力 作者:郝旭烈(郝哥) 商業周刊出版 郝哥又再一次用超級大白話來拆解知識了,之前包含了窮小孩富小孩系列,財務思維,專案管理,現在連邏輯思考也來拆解了!我們生活之中難免遇到:你說話很有邏輯,或是這些話根本一點也不合乎邏輯,到底邏輯是
Thumbnail
學會邏輯才能搭建理解世界的橋樑  好書分享:贏在邏輯思考力 作者:郝旭烈(郝哥) 商業周刊出版 郝哥又再一次用超級大白話來拆解知識了,之前包含了窮小孩富小孩系列,財務思維,專案管理,現在連邏輯思考也來拆解了!我們生活之中難免遇到:你說話很有邏輯,或是這些話根本一點也不合乎邏輯,到底邏輯是
Thumbnail
怎麼接觸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一開始其實是想研究如何考試,也看了許多介紹關於如何做好筆記的書、心態調整、如何規劃讀書計畫,再來才發現''大腦怎麼學''才是主要核心。 知道這本書後馬上借閱來看,一看不得了,開頭的記憶法馬上提到核心的提取記憶、交錯練習、間隔學習,毫不廢話的用數據和科學寫下為何提到這些
Thumbnail
怎麼接觸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一開始其實是想研究如何考試,也看了許多介紹關於如何做好筆記的書、心態調整、如何規劃讀書計畫,再來才發現''大腦怎麼學''才是主要核心。 知道這本書後馬上借閱來看,一看不得了,開頭的記憶法馬上提到核心的提取記憶、交錯練習、間隔學習,毫不廢話的用數據和科學寫下為何提到這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