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演化(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週我們聊到冰河時期促成複雜生命的產生,本篇文章將從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最初的複雜生命說起。

埃迪卡拉生物群

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語:Ediacaran biota)又稱艾迪卡拉生物群,是一群神秘的盤狀、管狀、葉狀或袋狀生物,生活在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5億8000萬年前-5億4200萬年前)。埃迪卡拉生物群是迄今已知最早的複雜多細胞生物。
1946年在澳大利亞南部埃迪卡拉山的石英岩中首次發現其類化石,因而得名。這類化石已在世界30多個地點被發現。
這類生物主要是貌似現今的水母、海鰓等刺胞動物般的柔軟底棲生物,它們形態特殊,一般體型較大,個別長達1米以上,無口、肛門及消化系統。身軀扁平,可能生活於淺海近岸的水中,多數種類不具運動能力,科學家依這些化石的形態提出了三葉動物門(身體為三輻射對稱)、前分節動物門(身體為兩側對稱且分節)、花瓣動物門(身體呈葉狀或羽毛狀,類似海鰓)等已滅絕的動物門類。德國古生物學家阿道夫·塞拉赫認為它們由多分區相互纏結或縫合的扁平體組成,用液體支持身軀,利用擴散作用獲取海水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體表的條紋及褶皺能擴大體表面積,增加物質交換的效率。牠們各自棲息在海床上,沐浴陽光、吸收水中氧氣和養分,彼此間互不侵犯的祥和場景,使得埃迪卡拉紀的海洋生態環境被稱作「埃迪卡拉花園」(Ediacara Garden)。少數現代動物門類在這一時期亦有化石出土,例如刺胞動物和脊索動物(多為類似海鞘的化石)等,以及可能屬於軟體動物的金伯拉蟲。
埃迪卡拉生物群在成冰紀的廣大冰川融化、地球回暖時出現(阿瓦隆大爆發),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前的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中迅速消失。而牠們空出的生態區位則於之後的寒武紀大爆發中輻射演化出的各種生物(其中包括絕大多數現今動物的祖先)順利地填入。現存動物的基本發育體制與寒武紀大爆發中產生的動物化石紀錄相符合,而非較早的埃迪卡拉生物。在後來的肉眼可見的大型生物方面,寒武紀生物群完全取代了埃迪卡拉紀化石紀錄中出現的生物。
由於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形態和生長方式等和任何之後出現的生命形式截然不同,大多數種類都難以和現代生物建立確切的聯繫,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代表著動物演化史中早早就滅絕的一個分支,沒有留下任何後代,很可能是早期多細胞動物的一次不成功的演化嘗試。而古生代初期大量出現的複雜多細胞動物則是由與它們無關的單細胞生物演化而來。阿道夫·塞拉赫為這類神祕生物提出了獨立的文德生物總門(學名:Vendozoa,後改為Vendobionta)。過往學界對於它們究竟是動物、真菌、原生生物、藻類或地衣等一直有很大的爭議,甚至有學者認為它們屬於已滅絕的一界。不過2018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俄羅斯出土的狄更遜水母(Dickinsonia,埃迪卡拉生物群的代表生物之一)化石中含有膽固醇,支持此類群為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

在埃迪卡拉紀(又被稱作震旦紀)的地層,有兩種主要的化石種類:一種是稱作埃迪卡拉生物群的軟體生物,其化石被微生物殘骸所形成的軟墊保存了下來;另一種則是鈣化生物(英語:calcifying organisms),例如具有碳酸鈣骨架的克勞德管蟲以及納馬籃蟲。由於這兩種生物群同時突然在埃迪卡拉紀末期(約5.42億年前)消失,他們的滅絕無法簡單以原先所猜測的埃迪卡拉型保存層的關閉來解釋。
事實上,這些岩層中生物鑽孔的生痕,成了地質學家標記寒武紀的起點。這些洞穴的始作俑者可能是所謂的「陰莖蟲」(penis worm,這不是在開玩笑),牠們翻騰著鑽過原始海床,把埃迪卡拉紀生物棲息地給毀了。
在地質學家眼中,這些鑽孔標誌著地層的質變,與過去數十億年形成的無生物鑽孔的岩層明顯不同,可以標誌著地層間的質變;接下來五億年的岩石紀錄裡可能都找不到類似的改變,直到人類為了尋求礦物和化石燃料,在岩石上打出數英里深的大洞為止。
在這場生存競賽中的倖存者們持續演化,形成所謂的「寒武紀大爆發」,此次大爆發創造出當今地球上絕大多數動物的祖先,而「寒武紀大爆發」後續生命演化下次再來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5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次我們講到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以及最原始簡單的生命發展歷程,而我們所熟知的多細胞且肉眼可見的生物在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裡只是最近六至八億年的事,其餘時間地球上的生命都只有單細胞的原和生物與簡單原生生物,最多海中有一些中大型的藻類,那複雜生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 光合作用最地球生命的影響地球就像其他行
生命起源學說 自然發生論,或者說生命起源,指的是自然歷程中無生命物質如何演變為有機分子乃至生命的學說。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地球上從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前進演化的過程(即一個複雜性逐漸增加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宜居星球的形成、有機分子的前生物合成、可自我複製、自組裝、自催化的
上週我們聊到氣候變遷的議題,談到二氧化碳與氣溫的因果關係,一個會有讀者好奇說氣候學界為何鮮有提出另類聲音的人?學術界不是一個獨立於世俗以外清幽殿堂嗎?但真實的學術界真是如此嗎?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議題。 研究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科學工程方面的研究,儀器設備購買與維護所需要的開銷對常人而言根本就是天文
氣候變遷的議題,一直以來都是氣候學家研究的重點,有鑑於近幾十年來地球溫度逐漸上升,且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隨之增加,便產生出當代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之氣候變遷理論,在理論上也看似很有道理,本週就來聊聊這個議題。 從氣溫與二氧化碳的關係看 下圖是近八十萬年以來氣溫與二氧化碳的關係圖,紅色是氣溫,藍色為
地球上的生命各式各樣,有動物、植物與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但光是脊椎動物就有數萬種,更不用說數量更為龐大的無脊椎動物、植物與微生物,那這些數量龐大的地球生物該如何分類呢,下面篇幅詳細敘述之: 生物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英語:biotaxonomy)簡稱分類學(taxonomy),是關於生物個體的鑑定(i
上週我們談到農民的耕作方式與所耕種之作物種類,都是當地農民長時間觀察自然環境與實際耕種後所得出的最佳解答,而近期中國的農管插手干預農民種植作物與養殖牲畜等行為,彷彿大躍進捲土重來,這篇文章接下來介紹作物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先談作物氣象 作物氣象(Plants meteorology)是屬於農業
上次我們講到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以及最原始簡單的生命發展歷程,而我們所熟知的多細胞且肉眼可見的生物在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裡只是最近六至八億年的事,其餘時間地球上的生命都只有單細胞的原和生物與簡單原生生物,最多海中有一些中大型的藻類,那複雜生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 光合作用最地球生命的影響地球就像其他行
生命起源學說 自然發生論,或者說生命起源,指的是自然歷程中無生命物質如何演變為有機分子乃至生命的學說。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地球上從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前進演化的過程(即一個複雜性逐漸增加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宜居星球的形成、有機分子的前生物合成、可自我複製、自組裝、自催化的
上週我們聊到氣候變遷的議題,談到二氧化碳與氣溫的因果關係,一個會有讀者好奇說氣候學界為何鮮有提出另類聲音的人?學術界不是一個獨立於世俗以外清幽殿堂嗎?但真實的學術界真是如此嗎?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議題。 研究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科學工程方面的研究,儀器設備購買與維護所需要的開銷對常人而言根本就是天文
氣候變遷的議題,一直以來都是氣候學家研究的重點,有鑑於近幾十年來地球溫度逐漸上升,且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隨之增加,便產生出當代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之氣候變遷理論,在理論上也看似很有道理,本週就來聊聊這個議題。 從氣溫與二氧化碳的關係看 下圖是近八十萬年以來氣溫與二氧化碳的關係圖,紅色是氣溫,藍色為
地球上的生命各式各樣,有動物、植物與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但光是脊椎動物就有數萬種,更不用說數量更為龐大的無脊椎動物、植物與微生物,那這些數量龐大的地球生物該如何分類呢,下面篇幅詳細敘述之: 生物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英語:biotaxonomy)簡稱分類學(taxonomy),是關於生物個體的鑑定(i
上週我們談到農民的耕作方式與所耕種之作物種類,都是當地農民長時間觀察自然環境與實際耕種後所得出的最佳解答,而近期中國的農管插手干預農民種植作物與養殖牲畜等行為,彷彿大躍進捲土重來,這篇文章接下來介紹作物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先談作物氣象 作物氣象(Plants meteorology)是屬於農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碎片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開始探索前寒武紀(寒武紀以前)生命的存在,首次埃迪卡拉紀的化石描述也可追溯到那個時期,但當時的發現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許多古生物學家不願接受前寒武紀存在大型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有在追蹤古生物資訊的人應該對眼齒鳥事件並不陌生,它是2020年才發生的一樁古生物醜聞。在當年的3月,科學頂尖期刊《自然》發表了一篇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描述一項從緬甸的克欽邦發現的琥珀化石標本,年代為9千8百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森諾曼期。琥珀中存在一個非常小的頭顱化石,長度約
Thumbnail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目前主流認為開花植物(被子植物)是出現在侏儸紀到白堊紀早期(有些人認為更早),昆蟲協助植物授粉也被認為是發生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但近年來的化石發現這樣的共生現象早在二疊紀的裸子植物就已存在。以往要從化石了解古生代或中生代昆蟲授粉的資訊都是由間接的途徑得知,如植物的毬果、花朵的形態適合蟲媒或者昆蟲的口
Thumbnail
四足動物的四肢是脊椎動物演化到陸地上的決定性特徵,然而這樣的重要衍徵在某些物種上又逐漸消失,配合演化出細長的體軀,改用爬行取代行走。現存的有鱗目動物中有超過六十種各自獨立演化出四肢縮小甚至消失的支系,如蛇亞目、蛇蜥科、鱗腳蜥科、雙足蜥科、蠕蜥科、石龍子科、南非草蜥屬、蚓蜥類等,此外某些兩棲動物如
Thumbnail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 在英國的各地散落著一種巨獸的化石,牠們體型龐大,超乎當時人們的想像,在過去都被人們相傳為巨人、大象,或是神話裡怪獸的骨骸,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碎片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開始探索前寒武紀(寒武紀以前)生命的存在,首次埃迪卡拉紀的化石描述也可追溯到那個時期,但當時的發現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許多古生物學家不願接受前寒武紀存在大型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出現於約4億2千萬年前的志留紀晚期,而具有木質結構的樹則大約至3億8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演化出來。泥盆紀中晚期存在的古代蕨類有瓦蒂薩屬(Wattieza)、古蕨屬(Archaeopteris)、蘆葉屬(Calamophyton)等等,高度都不亞於現今的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木本物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有在追蹤古生物資訊的人應該對眼齒鳥事件並不陌生,它是2020年才發生的一樁古生物醜聞。在當年的3月,科學頂尖期刊《自然》發表了一篇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描述一項從緬甸的克欽邦發現的琥珀化石標本,年代為9千8百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森諾曼期。琥珀中存在一個非常小的頭顱化石,長度約
Thumbnail
化石庫是留存豐富生物化石的沉積岩床,也時常保有動物的軟組織化石,由於生物物種豐富,因此可以窺探該地區當時的古生物生態系。現今所發現的寒武紀至奧陶紀化石庫幾乎都是當時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區域,而古生代早期極圈以內的化石庫出土甚少,因此到此我們對於寒武紀—奧陶紀的極圈生物生態瞭解不多。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目前主流認為開花植物(被子植物)是出現在侏儸紀到白堊紀早期(有些人認為更早),昆蟲協助植物授粉也被認為是發生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但近年來的化石發現這樣的共生現象早在二疊紀的裸子植物就已存在。以往要從化石了解古生代或中生代昆蟲授粉的資訊都是由間接的途徑得知,如植物的毬果、花朵的形態適合蟲媒或者昆蟲的口
Thumbnail
四足動物的四肢是脊椎動物演化到陸地上的決定性特徵,然而這樣的重要衍徵在某些物種上又逐漸消失,配合演化出細長的體軀,改用爬行取代行走。現存的有鱗目動物中有超過六十種各自獨立演化出四肢縮小甚至消失的支系,如蛇亞目、蛇蜥科、鱗腳蜥科、雙足蜥科、蠕蜥科、石龍子科、南非草蜥屬、蚓蜥類等,此外某些兩棲動物如